【投書】台灣教師荒的深層反思:當教育專業不再被尊重,社會輕視將導致體制崩壞

台灣教育正面臨教師荒,背後代表的可能是社會輕視教育專業的重要性。本文為第一線老師的投書,深入探討教師荒背後的制度問題與價值觀危機,當教育失去尊嚴,教師失去動力,影響的將不只是單純的體制問題。

圖片提供:CanvaPro@studiosouthkorea

圖片提供:CanvaPro@studiosouthkorea

本文重點摘要

台灣的教育體系正面臨一場風暴,這場風暴並非突如其來,而是長年積累的深層問題所引爆。今年開學前夕,全台各地驚傳教師荒,就連以往被視為教師夢幻職位的雙北地區,正式老師甄試都難以足額錄取,必須大量倚賴代理教師撐起教學現場。

「有證沒用」的論調,正在摧毀教育的根本價值

當《親子天下》一篇揭露〈每10位國小老師就有1位無教師證〉的文章在網路社群引發討論時,底下的留言卻呈現出令人心寒的景象:「有證又怎樣?還不是一堆混吃等死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師證的代理老師也很會教,有的還比有教師證的正式老師用心」。(看更多:史上第一位代理教師奪SUPER獎:只要有正式缺,再遠我都去!

這些看似為代理教師仗義執言的言論,實則映照出台灣社會對於教育專業的集體輕視,這不僅僅是教師荒的表面危機,更是價值觀崩壞的深層悲劇。當一個社會不再將教育視為需要專業培訓的志業,而是將其簡化為「會教就好」的個人技能,我們所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合格的師資,更是整個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教師證不等於萬能,但沒有教師證代表什麼?

試想,如果你不幸生病,你會選擇尋求擁有醫師執照的專業醫生,還是會去找一位無照的民間偏方師傅?你或許會說,某些民俗療法確實有其獨特的功效,但這絕不代表現代醫學體系所要求的專業培訓是多餘的。

醫師執照是經過多年的醫學院學習、實習、國家考試等嚴格考驗後所取得的專業認證,它代表著這位醫者具備了基礎的醫學知識與倫理觀念,能夠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出正確的診斷與處置。教師證所代表的意義亦是如此。

教育專業並非一蹴可幾,不是隨便上個幾堂教育學分班就能速成。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經過至少兩到三年的師資培育,這段期間不僅僅是學術知識的再深化,更包含各種教材教法的學習、班級經營與輔導的訓練、教學評量的設計,以及長達半年的教育實習。(看更多:5個教育實習的生存法則!半年教育實習該注意什麼?

這段實習期間,準教師們不僅無法領取薪水(編按:僅有實習獎助金),還必須在真實的教學現場中,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接受資深老師的指導與檢核。

這是為了確保每一位站上講台的老師,都具備了最基礎的專業素養與應變能力。然而,當前社會大眾將教書看得像餐飲業的店員一樣,認為只要有熱忱、會與人互動,就能勝任。如果我們孩子的老師,都是這種僅接受一週培訓便直接實戰的「速成班」產品,很難想像台灣的教育品質與下一代的競爭力將會如何。

缺乏激勵與改革,正式教師為何教到心灰意冷?

當然,網友們所說的「有教師證不代表比較會教」或許是殘酷的事實。在我們的教育現場,確實存在一些擁有教師證,卻教學熱情消磨殆盡、教學方法僵化停滯的正式老師。

然而,我們應該反思的是:是什麼讓這些曾經充滿抱負,並通過嚴格專業檢核的合格教師,最終變得懶散與倦怠?這背後所反映的,是整個教育體制出了問題。

目前的體系缺乏一個讓老師能夠「向上」的獎勵機制。正式老師的升遷與薪資調整,主要取決於年資,而非教學能力、創新思維或學術研究。當一位老師無論教學多麼用心、學生表現多麼傑出,都無法獲得與其付出相應的薪資或地位提升時,自然會缺乏持續精進的動力。

反觀中國大陸的教師升遷體系,採行「職級制」,教師會依年資、教學能力、學術研究等條件,由初級、中級、高級到特級四個等級逐步晉升。當教學成就與薪資待遇緊密掛鉤,老師們自然會為了爭取更高的職級而努力不懈,形成良性競爭。

此外,教育的方法與內容理應與時俱進,十年、二十年前的教學法,很難適用於今日瞬息萬變的教育現場。

翻轉教育 Logo

加入翻轉教育
與2萬多名訂戶一起前行

追蹤作者、收藏好文,更多靈感資源不錯過

立即訂閱

教學現場停留在上世紀,誰來為課堂創新按下快轉鍵?

當今的學生面對的是一個資訊爆炸、科技日新月異的世界,他們的學習模式與需求已與過去大不相同。然而,當今教育現場的決策權與話語權,卻仍掌握在那些年資最深、最資深的老師手中。他們所堅持的,或許是四十年前剛考取正式老師時的教學法,這與晚清末年,當洋人的船堅砲利已兵臨城下,我們卻還在洋洋得意地吹噓自己的刀劍與弓箭如何精良,又有何本質上的不同?這種因循守舊的態度,才是真正扼殺教育活力的元兇。

那些認為「教師沒有教師證也沒差」的家長,他們或許是真心相信能力比證書重要,但更可能的是,他們並不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受到不合格師資的影響。這些家長,或許多半早已將自己的孩子送往國外求學,和許多政商高層的子女一樣。反正他們的孩子不是要讀台灣的學校,台灣的教育再怎麼爛,也與他們無關。他們有足夠的財力將寶貝孩子送往國外頂尖大學,即使在國內考不上前三志願也無所謂,因為他們知道,最終只要能拿到國外名校的漂亮學歷,回國後便能輕鬆打趴國內的台清交成畢業生,繼續在社會上呼風喚雨。

證照變得可有可無,教師荒將只是冰山一角

至於面對現在的教師荒,當找不到足夠的正式教師時,他們便會開始灌輸一種似是而非的觀念:「有教師證的老師也不一定比較會教,無證的代理老師也很認真喔!」這套說辭,對於大多數沒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的小康家庭來說,是多麼殘酷而無奈。因為他們沒有選擇權,只能被迫將孩子送進國內的學校,接受沒有教師證的代理教師。沒有教師證,代表這名老師可能並非教育相關科系畢業,沒有修過教育學程,沒有經過專業實習。

這等於是讓一個任何畢業生,都能站上神聖的講台。試問,你真的願意讓這樣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來教導你寶貝的孩子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可以」,那麼從今天起,或許你生病時都不要去正規醫院,看醫生也請找沒有醫師執照的;買東西也別再找有品質認證標章的產品。唯有如此,才不構成雙標的行為。

當教育不再被視為一門需要專業證照與長期訓練的志業,當教師證的存在變得可有可無,我們所擔憂的教師荒將只是冰山一角。這個社會對於教育的輕視,將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讓有志於教育的優秀人才止步,讓在崗位的教師失去進步的動力,最終導致整個教育體系的瓦解

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教育在社會中的價值,重新賦予教師這個職業應有的專業尊嚴,並從體制面進行改革,才能真正挽救這場危機,確保下一代能夠接受高品質的教育,迎向充滿挑戰的未來。

延伸閱讀

厭世訓獸師 厭世訓獸師

教師

教育體制內的第一線老師,致力於把目睹教育現場之怪現狀呈現給社會大眾知道,希望能寫出一本教育版的,目前佛系經營粉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