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國中新生的信(上):讓你握回選擇權的數位生活指南

學生看起來總是「在線上」,卻常常「不在當下」——訊息收不完、影片停不下、分心像呼吸一樣自然。作為老師,我們不是要阻止他們使用網路,而是教過他們思考、選擇。本文從老師寫給青少年的角度出發,看見他們的網路日常,也找到陪他們站穩數位浪潮的方式。

在網路與 AI 時代,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上)──讓你握回選擇權的數位生活指南。圖片來源:Shubham Sharma (Pexels)

在網路與 AI 時代,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上)──讓你握回選擇權的數位生活指南。圖片來源:Shubham Sharma (Pexels)

本文重點摘要

你每天都在「上線」,那你有沒有「上心」?我們已經聊過友情與選擇,現在,想邀請你一起打開另一個你每天都會進出的世界──網路。你每天滑著 IG、Threads、Discord⋯⋯一邊聽歌寫功課,一邊傳訊息給朋友,追劇、看直播、打一場遊戲、順手發個限動……。你可能會說:「不就滑一下而已嘛!」、「這又沒犯法」、「大家都這樣啊。」

但你知道嗎?

在每一次看似隨意的點擊之中,你的專注力、情緒穩定度、甚至對自己的看法,都正在悄悄地被改變。網路看起來無形,其實正深深「塑形」。

這一封信,不是要你關掉 WiFi 或封鎖社群,而是想陪你練習三件事:

  1. 什麼該點,什麼該停,什麼該略過
  2. 何時潛水觀察,何時靠岸思考
  3. 如何在虛擬與現實之間,仍舊活得像自己

讓我們一起,成為那個「會用科技,但不被科技控制的人」。

一、你滑的是螢幕,還是錯過的生活?

美國心理學家 Jean Twenge 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每天使用 3C 超過三小時,憂鬱、焦慮、自我懷疑的傾向顯著增加。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23 年發佈的報告:長時間滑手機不只影響睡眠品質與注意力,也會讓大腦習慣即時刺激──像是「讚」的數字、訊息的通知、影片的快速切換。這些刺激會讓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上癮。久而久之,你可能會發現:

  • 讀書難以專心
  • 跟朋友對話也開始心不在焉
  • 習慣快節奏後,連「靜下來」都變成挑戰

別誤會,這不是你不夠堅強,而是整個網路世界,正在把你變成它想要的樣子。每一個 App 的演算法,都是一場關於「抓住你注意力」的競賽。但你有選擇權,從現在開始就可以練習「不被滑走的人生」。

二、網路不是隱形斗篷,是你人品的擴音器

你以為轉貼迷因圖只是開玩笑,你以為留言「哈哈」只是附和,但這些行為,都有可能踩到法律的紅線。

以下四點是青少年常見的法律風險提醒

  1. 公然侮辱罪(刑法第309條):在群組或社群中公開羞辱、嘲諷他人,可能觸法。
  2. 誹謗罪(刑法第310條):散播未經查證、足以毀損他人名譽的訊息,可能構成誹謗。
  3. 網路霸凌(《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惡意留言、散布合成圖、假帳號攻擊,即使沒有面對面,也會被記錄處理。
  4. 未經同意散布照片或影片:可能觸犯《個資法》《性騷擾防治法》

別以為「我只是學生」就沒事。根據《少年事件處理法》,即使未滿 14 歲,也會進入輔導與保護程序:通知家長、建立紀錄、由學校或法院安排輔導。

這不代表你不能說話,而是:自由的發言,也要配上責任的理解。請記得,你發出去的每一個訊息,不只是內容,更是你品格的延伸。

三、小心你所分享的每一則訊息

在這個「爆料比查證快、笑話比真相紅」的時代,媒體識讀變得比以往更重要。請練習以下三件事:

  1. 查來源:這是誰說的?可信嗎?
  2. 想動機:這則內容想說服你什麼?影響你什麼?
  3. 停一下:這句話會不會讓誰受傷?是真的嗎?我真的需要轉發嗎?

千萬別讓自己變成一條錯誤訊息的傳聲筒,也別讓一個當下沒多想的轉發,變成你未來最想刪除的回憶。 你可以查證的不只是Google、在你準備按下「轉發」、「留言」或「貼限動」之前,也許可以先打開下面這平台,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FC)。 如果你想查的是圖片或影片的真實性,也可以試試:Google 圖片反搜。

練習當一個資訊偵探,而不是情緒轉運站。這些工具不一定每次都能給你絕對答案,但它們會幫你慢個五秒鐘,想深一點。因為,你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選擇──選擇種下明辨的種子,還是複製謠言的藤蔓

結語:別讓便利偷走了思考

科技能快,但你要學會慢。社群能響亮,但你要願意靜下來聽自己。

願你從今天起,開始練習:少一點被滑走的時間,多一點被你選擇的方向。

因為在這個訊息像風、演算法像浪的時代,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是更新最快、最會追星的人,而是活得清醒、有原則、知道何時按下暫停的人。

國中教師的工具箱

國中班級經營X高效教學資源專區

專為國中老師打造,有效解決教學現場大小事。

#親師溝通 #SEL #SDGs #教學設計 #國中會考
立即前往

 

延伸閱讀

晶瑩 晶瑩

晶瑩

國中教師

23年中學班導,語文領域教師、綜合活動專長,深信孩子成長是獨一無二的奇蹟,守望教室裡的光影與彩虹,如水手般陪伴青春航船,穿越迷霧與風浪。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