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溝通失靈淪行政壓力? 校園公共球爭議剛過,排課任務又來 基層教師有苦難言

原是放鬆學生、活化課堂的美意,卻成為校園行政壓力鍋?教育部校園公共球計畫才剛踩煞車,「第七節活動課」政策綁補助上路,卻引發各縣市詮釋不同、基層無所適從的怒火。接連的政策溝通失靈,再次踩痛教育現場的節奏與彈性。

教育部鼓勵中小學第七節課可安排體育、綜合活動、藝術、生活課程等活動課程。示意圖。楊煥世攝影

教育部鼓勵中小學第七節課可安排體育、綜合活動、藝術、生活課程等活動課程。示意圖。楊煥世攝影

本文重點摘要

  • 教育部公文排課綁獎勵金,鼓勵美意走調
  • 爭議一:政策形式主義太離地 學生壓力「不減反增」
  • 爭議二:縣市詮釋不同 爭獎勵金反成學校新壓力
  • 爭議三:教學現場心有餘而力不足 溝通失靈釀基層反彈
  • 教育部:獎勵金為另行編列,非強制、無懲處

新學期展開,教育現場卻被「校園公共球」、「第七節活動課」搞得心情三溫暖。兩個教育部從中央主導的政策,公共球的新聞一出,已經緊急踩煞車,但中小學第七節活動課綁著補助款「獎勵金」上路,公文才收到,馬上成為新學期中小學教學組長排課的燙手山芋。

「學生於求學階段面對課業繁重,加上影音產品使用,易導致身體活動量減少.....」教育部立意良善的目標,卻成了一紙讓教育現場窒礙難行的公文,還來不及討論政策的立意可以如何落實,已經讓現場老師們抗議滿滿,凸顯政策制定背後的溝通失靈。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趙宥寧 趙宥寧

趙宥寧

親子天下記者

記者。一直都是喜歡寫字、聽故事的人。從日報轉戰雜誌,希望報導不是框架,就跟這世界一樣,永遠沒有絕對的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