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教學實踐!珍珠板手擲機課程經驗分享

從學期末到寒暑假,不少師資生會到偏鄉小學實踐教學或擔任教育志工?本文由特教系許珮紘老師分享從零開始設計「手擲機課程」,結合動手做、物理原理與飛行挑戰,順利引導偏鄉孩子做中學,並記錄這次的自我磨練與反思,在教與學中找到滿滿成就感!

藍天綠地~飛吧,手擲機!偏鄉孩童珍珠板手擲機教學經驗分享。圖片提供:許珮紘

藍天綠地~飛吧,手擲機!偏鄉孩童珍珠板手擲機教學經驗分享。圖片提供:許珮紘

本文重點摘要

因為大學就讀教育相關科系的緣故,到實務現場進行教學活動算是一種自我磨練與挑戰。

在父親的穿針引線之下,利用小學月考完、放寒假之前的空檔,我來到台南一所全校不到 30 人的偏鄉小學進行「珍珠板」手擲機的教學活動,對象是小五和小六的學生,共 8 位小朋友。

教學先從學生的能力與背景分析開始

  1. 只有玩過紙飛機,沒有玩過珍珠板手擲機。
  2. 說不出飛機各部位結構較正式的名稱,對於飛行的原理也不是很清楚。
  3. 沒有畫手擲機設計圖的經驗。
  4. 需要具備畫出垂直與平行線條的能力。
  5. 未曾使用美工刀切割珍珠板,及利用熱融膠槍黏著珍珠板的經驗。

需準備的材料與工具

  • 珍珠板:0.5 公分和 1 公分兩種厚度
  • 美工刀
  • 熱融膠槍
  • 膠帶
  • 40 公分的鐵尺
  • 切割墊
  • 各種不同規格大小的華司墊片
  • 簽字筆。

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 美工刀:使用美工刀必須特別小心,並使用切割墊,避免破壞桌面。

  2. 熱融膠槍:使用熱融膠槍需要避免擠壓過多造成燙傷,另外不可將膠槍尖端的金屬直接碰觸珍珠板以免造成融化破掉的情形。

教學流程簡介:8 步驟帶學生做出手擲機

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部份。

教學活動 1:

飛機結構的認識,至少要能說出「主翼」、「機身」、「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四個較為正式的名稱、功用及正確位置。

飛機飛行的構造與原理

圖片來源:https://doctorx9000.com/76/

教學活動 2:

簡單介紹「白努力原理」有關飛行時氣流行進的方向與上升力量之間的關係,搭配圖片展示加以說明。

白努力原理

圖片來源:https://aerolife123.blogspot.com/2011/08/5.html

教學活動 3:

簡介製作材料、各種工具、或有哪些替代工具可以使用。

教學活動 4:

教師示範畫設計圖,請小朋友在珍珠板上面模仿畫出設計圖。

教學活動 5:

將畫好的設計圖切割下來,並使用熱融膠槍加以黏貼組合。

教學活動 6:

使用華司墊片進行配重,過程中鼓勵學生嘗試改變配重重量與位置,並體驗改變之後會造成什麼不同的飛行效果。

教學活動 7:

說明投擲手擲機的技巧、飛行可能的軌跡及修正調整的方法。

教學活動 8:

在操場上進行投擲試飛活動,並指導破損修復的方法。

教學現場實況觀察與檢討:先模仿、再創作

1、「白努力原理」是比較常被提到的飛行理論,但因飛行動作並不是單一理論的體現,而靠手部推進為動力來源的手擲機也未必能利用白努力原理來做全部的解釋,建議教學過程中不必過份強調原理原則。

2、讓學生模仿老師,利用鐵尺和切割墊上面的格線畫出平行與垂直的線條,效果會比較好。

3、切割時因為刀片位置、角度、熟練度或力道不平均的結果會造成切割面不平整,這部份可以利用透明膠帶加以覆蓋黏,不建議學生用美工刀一直「削」。

4、組合過程中如有各個結構傾斜的情形發生,可以利用熱融膠尚未乾時加以微調。

5、在操場試飛時可以和其他同學的機型做飛行效果的比較,或彼此交換投擲體驗不同的飛行效果。

珍珠板手擲機製作課程(圖1)

圖片提供:許珮紘

未完待續!4個教學反思與心得

  1. 偏鄉孩子的表現並不遜色於都會型學校的學生,甚至在練習投擲的動作上比較放得開。

  2. 偏鄉缺少的是提供各式各樣的學習機會,但小班教學和老師互動密切則是教學上最大的優勢,手擲機設計、實踐、操作、修正的課程十分適合偏鄉的孩子。

  3. 女孩子在手擲機的表現也不輸給男生,打破我的刻板印象。

  4. 初次進行偏鄉手擲機的教學活動時,建議先從模仿的過程開始,等學生有了實際製作的概念時,再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想要製作的版型,讓這種「創意發想」真正落實。

這次的體驗教學是以小五和小六的學生為主要的教學對象,開始動手製作時孩子們躍躍欲試和興趣高昂的表現,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在旁觀看的中低年級小朋友看到手擲機在空中飛翔時,紛紛呈現出「也想參與」的表情,我心中不禁許諾下學期放暑假之前,我們再一起來學手擲機。

珍珠板手擲機製作課程(圖2)

圖片提供:許珮紘

延伸閱讀

許珮紘 許珮紘

許珮紘

特教系學生

一位努力把握機會學習與成長的大女孩,用文字記錄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相信只要給予適當的支援與資源,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穫成功和快樂。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