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起辦校園書展!武功國小用AI協作、解謎任務翻轉閱讀想像
AI技術、跨界合作與沉浸式學習,正悄悄改變學校教育的想像。在臺北市武功國小,一場結合家長、教師與遊戲教育專家的地震主題書展,用 AI 生成動畫與角色設計為開端,串起實境解謎任務。學生在遊戲中查書解題、動腦破關,閱讀從任務變成樂趣,也讓圖書館成為知識冒險的起點。
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本文重點摘要
教育現場是否只能靠學校單打獨鬥?在武功國小,一場結合家長、教育創業者與教師專業的主題書展活動,正悄悄改變這個刻板印象。
本學期,臺北市文山區武功國小舉辦為期五週的「地震主題書展」,以板塊運動、火山、防災與實境挑戰為主軸,引導學生透過閱讀、操作與探索認識地震相關知識。書展在第五週邁入高潮:十六個關卡、十六項學習任務,融合謎題解答與跨域任務,打造出全校沉浸式學習場域。
主題書展最後的實境解謎活動,不只是武功國小學校教師努力的成果,也是一場由學校、家長會及外部專家協力參與的教育共創活動。
親師攜手不是夢!打破學校單打獨鬥的舊印象
在這次解謎活動中,家長不再是後勤角色,而是直接投入內容設計與現場執行。從動畫開場劇情、關卡角色設定,到謎題流程與互動模式,在武功國小策劃的主題書展框架下,由學校家長會引進小探索藝學空間創辦人——小探老師,依據學校書展每周方案的主軸,和學校成員及志工家長們一起討論並設計完成。
獨眼龍船長、火龍果騎士、龍鬚菜夫人、小籠包公主與龍捲風女俠這些創意角色,便是由志工家長們親自構思並擔綱演出,孩子們也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驚喜與參與感。

獨眼龍船長、火龍果騎士、龍鬚菜夫人、小籠包公主與龍捲風女俠等創意角色由志工家長們演出。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教師專業與行政支援
除了地震主題書展每周主軸與框架之外,學校教務處、圖書館幹事和教師們則提供了謎題難度、任務目標與課程對應上的專業建議,並協助整合場地、時程與人力資源,讓活動在教育品質與行政執行上都達到平衡。
「當家長不只是『協助』而是『共創』,學校的學習活動更有深度,孩子的學習動力更是截然不同。」武功國小白玉玲校長表示:「這次的親師合作不但促進理解與信任,更讓孩子在課堂以外的情境中,看見學習的不同風貌。」

親師合作打造沈浸式學習環境。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家長會邀外部專家協力,串連創意與教學實作
協助參與解謎活動設計的小探老師,是「小探索藝學空間」創辦人,擁有 20 年教學經驗與深厚的遊戲化教學背景,曾連續三屆於實境教育遊戲年會發表教案設計。他將民間創新教育經驗帶入校園,與學校教師和志工家長們一起構思故事主線、設計知識謎題與學習任務。
不論是結合地震知識的邏輯題目、多元創意的手作任務,還是引導學生討論表達的思辨挑戰,整個實境解謎的活動都以遊戲設計者的視角讓活動既有教育性,也有挑戰性。這種來自「教育創業者」的實作經驗,為學校教育添上更豐富的色彩。


親師合作打造沈浸式學習環境。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AI 工具協作,讓教案設計更有效率
為了讓任務更貼近學生學習特性,學校團隊這次也嘗試結合 AI 工具進行協作開發。
在家長的創意發想中,AI 被運用於故事開場動畫、角色視覺設計,並融合在謎題的文字提示當中。AI 的快速反應與資料整合能力,使團隊能以更短時間完成高品質內容,讓教師與家長更專注於設計「怎麼讓孩子喜歡學」。

謎題設計。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遊戲化學習,讓孩子主動走進圖書館
最終,這場活動的核心目的,仍是「讓孩子愛上閱讀」。遊戲全程在圖書館進行,許多謎題都需要學生翻找資料、閱讀海報說明、查閱相關書籍才能破關,讓圖書館從「靜態的書櫃空間」成為一座「知識冒險迷宮」。
不論是翻書查資料、與同儕討論策略,或是在挑戰任務中發揮創意,學生都展現出比課堂上更高的主動學習動機。一位參與學生說:「我們好像變成了真的偵探一樣!」


親師合作打造沈浸式學習環境。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結語:教育不需單打獨鬥,而是一場多方共創的旅程
武功國小籌辦的主題書展及最後的實境解謎活動,是由學校、家長與教育創業者攜手主導、AI 技術輔助的教育活動,不僅是一場知識遊戲,更是一場實踐共學共創的具體展現。它證明教育的創新與溫度,來自於每一位願意加入的夥伴。
當學校打開空間,邀請家庭與社會資源一同進來,教育現場就不再孤單,而是更具韌性與可能。

當學校打開空間,邀請家庭與社會資源一同進來,教育現場就不再孤單。圖片提供:白玉玲校長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