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涉假風波:看見教育現場6個挑戰,制度如何補強?

當一名醫學系準新生因「單場優秀辯士」寫成「最佳辯士」,遭撤銷錄取,輿論炸鍋。學習歷程會不會變成「包裝大賽」?從這則新聞出發,高中校長提出6大挑戰與2項補強建議,直指制度不能再靠「運氣揭發」來維持公平。

學習歷程涉假風波:看見教育現場6個挑戰,制度如何補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學習歷程涉假風波:看見教育現場6個挑戰,制度如何補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近日,一名原正取陽明交大與北醫醫學系的高中生,因在社群平台公開自己的審查資料,遭揭發內容涉有不實陳述,進而被兩校撤銷錄取資格,引發社會關注。

此事件之所以震撼,不僅因為涉事學生原本錄取的是醫學系,更因它觸及了一個關鍵問題:「學習歷程的真實性,靠得住嗎?」

一、從個案看制度:誠信問題不是瑕疵,是根本

請登入帳號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會員可瀏覽免費文章、教學資源,以及每週會員專屬電子報。

延伸閱讀

陳勇延 陳勇延

陳勇延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

陳勇延校長是教育部師鐸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得主。擔任國立興大附中校長14年,退休後也秉持「自己幸福,助人幸福」,致力於用大眾熟悉的語言,傳達學習不打結、升學不踩雷、升學不卡關的教育觀念。

陳勇延(延選好學)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