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訴時代:親師溝通失靈,老師求自保,孩子怎麼被好好教

親師衝突成為正在延燒的校園系統性危機。從1999投訴到社群公審、校事會議氾濫,辦案成為辦學壓力,愈來愈多老師在高風險教學環境下採「低接觸、低參與」策略,真正受害是學生⋯⋯

93%家長同意,親師溝通出狀況雙方都有責任。大投訴時代校園攻防中最大的輸家是學生。楊煥世攝

93%家長同意,親師溝通出狀況雙方都有責任。大投訴時代校園攻防中最大的輸家是學生。楊煥世攝

本文重點摘要

  • 兩大張力讓親師關係走向斷裂
  • 一、家長客製化期待過高,老師難以即時滿足
  • 二、社群放大衝突溝通成公審
  • 低門檻投訴讓親師衝突一觸即發,校事會議更讓學校變成法院
  • 親師溝通大投訴時代3大衝擊正發生

近半年來,親師生關係陷入有史以來最緊繃的狀態。 社群上老師們身心俱疲、媒體上家長放棄溝通,用蒐證和投訴反制:放學後與孩子的對話、聯絡簿和 Line 群老師的回應隨時「取證」。

「1999 市民專線」原是設計給一般市政陳情使用,如今卻成為部分家長與學生投訴老師的捷徑。

根據台北市政府資料,每年來自家長針對老師的投訴量高達 8,000 件,平均一個上學日就超過 40 通投訴電話。在台北市,甚至用 App「台北通『有話要說』」就可以投訴老師。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王韻齡 王韻齡

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陳雅慧 陳雅慧

陳雅慧

《親子天下》總編輯

《親子天下》總編輯。 從小喜歡聽故事,當記者可以一直聽到精彩的故事,也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覺得非常的幸福。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