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專欄:家長投訴、學生挑釁,教師正在悄悄離職

當教師成為校園中最沉默的受害者,我們是否也該正視這個問題?在韓國、澳洲、英國等地,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教師壓力爆棚,甚至選擇離開教育現場。台灣的情況呢?

僅為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僅為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自業自得;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台灣教師是否也遭受一樣的問題?我在看診時,如果遇到當國中小老師的病人,同理地對他們說:「現在小孩子越來越難帶喔!」他們都會點點頭。如果再同理說:「現在的家長也越來越不好處理齁!」,通常也會表示認同。不過真實狀況不知如何?

台灣需要政府、媒體與相關團體來做出可信的調查與報導。國外的數據,可引為借鏡。我是先注意到澳洲教師的短缺問題,澳洲教師回報超過先進國家三倍的霸凌發生率。澳洲教師有50%在入行五年內離職,而現在願意當老師的年輕人也在減少。

2018年的調查發現,超過70%的澳洲老師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遭受學生霸凌或騷擾。83%的受訪者表示,因為學生和家長的霸凌行為而想要離開教育行業。西澳大利亞的調查,64.3%的中小學教師在過去兩年中至少經歷過一次針對教師的暴力。昆士蘭州的數據顯示,僅在2023學年,學校就報告了近76,400起霸凌事件。

在一份報告裡,超過70%的教師說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遭學生霸凌,近60%的教師說在過去12個月內至少經歷過一次家長霸凌和騷擾事件。在小學,老師遭遇的霸凌主要來自家長,最常見的包括言語貶低教師(15.2%)、吼叫(14.4%)和為孩子辯護(13.4%)。

不過,回報了這麼高的霸凌行為,也就表示他們對「教師在課堂遭遇的霸凌」很重視。

這些霸凌行為包括:

請登入帳號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會員可瀏覽免費文章、教學資源,以及每週會員專屬電子報。

延伸閱讀

陳豐偉 陳豐偉

陳豐偉

醫師

在高雄執業的精神科醫師,曾以《好男好女》入選1995年台灣年度小說選,二十幾年前寫遍各大平面媒體專欄,現以《陳豐偉編譯社》名義大量撰寫科普、心普文章,並發送免費電子報。

FB粉絲專頁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