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教師離線權 劃出界線,建立親師信任的實用對策

老師下班時間還在回訊息、處理家長提問,常感到身心俱疲。在數位時代,教師的專業與私人界線變模糊。如何落實「離線權」又不失溫度能經營好班級?小魚老師分享核心原則與具體做法,幫助有效建立親師溝通界線,守住教學專業與生活品質,也讓孩子學會負責、家長更放心。

建立高效班級溝通的具體步驟,讓老師也能好好下班。圖:Canva

建立高效班級溝通的具體步驟,讓老師也能好好下班。圖:Canva

本文重點摘要

  • 一、預先建立清楚溝通管道與界線
  • 二、培養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三、親師互信以保持工作生活平衡
  • 四、提升老師專業能力並適時反饋
  • 落實離線權的具體步驟作法
  • 步驟(一):學生回家後固定分享,主動向家長口述學校訊息
  • 步驟(二):訓練學生為聯絡簿填寫與學校通知事項負責
  • 步驟(三):建立「公告+自主查詢」系統,減少無謂訊息量
  • 步驟(四):引導家長信任學生,而不是依賴老師
  • 附件溝通範本下載:家長訊息回覆原則與班級資訊公告

身處數位時代,科技發展和行動裝置已經讓訊息溝通不受時空限制,家長和老師隨時能夠聯繫,孩子也能更快獲得協助。訊息的即時溝通互動雖然有其好處,但也侵蝕了上班工作和下班休息之間的界線,社群媒體「隨時可問、隨時可回應」的型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與挑戰,可能讓孩子少了思考的機會,讓家長多了擔憂的負擔,也影響了老師的教學專業與親師溝通的品質。

近年各國有所謂「離線權」(right to disconnect)或稱「拒絕聯繫權」的立法及倡議,是指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有權利中斷與工作有關的聯繫,而且不接收或回應任何與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電話或訊息。「離線權」被視為是員工的個人權利,旨在確立關於下班之後使用資訊設備溝通的界限,並使員工在家時有權利不從事任何與工作相關的活動。這不僅是指員工有權利中斷公事聯繫,而且也不會因為拒絕聯繫而遭到斥責,或者是因持續保持聯繫而受到獎勵。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黃慧瑜(小魚老師) 黃慧瑜(小魚老師)

高雄市勝利國小老師

超過25年資歷,樂於分享班級經營經驗,認為「班級經營不是很厲害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會很厲害,班級經營也是學習效果的關鍵」,著有「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Dr.顏與小魚兒的對話」,另經營粉絲頁:小魚老師的斜槓教室。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