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國三班導的⼀天:疲憊與光亮交織的教育⽇常
國中班導的一天是什麼模樣?晶瑩老師細膩紀錄,帶我們走進國中班導師平凡卻不平淡的教育現場——在疲憊與無奈中堅持、在混亂中拼湊秩序,接住被當成皮球踢來的問題,默默擔任孩子的最後守門人。勉勵每一位默默耕耘的班導師:「在疲憊與責任交織的⽇⼦裡,請記得,你不是孤軍奮戰。」
⼀位國三班導的⼀天:疲憊與光亮交織的教育⽇常。圖片提供:晶瑩老師
本文重點摘要
早晨開場多線任務的奔波
清晨七點半,國三班導迎來⼀天的開端。⼿邊改著聯絡簿,腦海中快速整理著今天需要聯絡的學⽣與家長,特別是那位總是遲到的轉學⽣,另⼀位瀕臨中輟的學⽣,可能⼜要成為她⽇常需要處理的挑戰。
看著班上的打掃⼯作,再瞬間移動到諾⼤的外掃區域巡視。這樣的晨間任務彷彿已成常態,但她明⽩,教育的路上沒有「常態」,每⼀天都是新的難題。
「班導的每⼀天,都像是在接踢來⽪球的⾺拉松。」
第⼀節課:平衡混亂與秩序的微妙張⼒
某位轉學⽣⼤搖⼤擺進入教室,其他學⽣陸續進入學習狀態,但課堂背後的忙碌,往往不為⼈知:國三班導⼀邊備課、⼀邊檢查作業、促繳交清單,還要悄悄留意那些狀態不佳的孩⼦。
這其中還包括第⼀百零⼀次提醒累計⼀週未繳交的學⽣們,該整理每⽇的錯題筆記,因為她知道這些看似微不⾜道的細節,可能決定了這群即將迎來⼈⽣第⼀個轉折點的孩⼦們的未來。
「班導的⼯作,是在混亂中撐起秩序,並將學⽣的未來⼀點點拼接完整。」
午餐時間:尋⼈的孤獨旅程
午餐鐘響起,教室裡的學⽣開始排隊領飯。班導卻發現那位轉學⽣依然沒有現⾝,於是她⼀邊關⼼學⽣是否都⽤餐,⼀邊啟動「尋⼈計畫」。終於,轉學⽣姍姍來遲,但未戴⼝罩的他,無法⾃⾏領餐。班導只能⼀邊招呼其他學⽣幫忙,⼀邊默默記下:「或許該準備幾個備⽤⼝罩,下⼀次才能避免這種尷尬場⾯。」
她想起過往處理這位學⽣的經歷,近來⾏政單位總像踢⽪球⼀般將問題回到她⼿中,⽽她,總是那個接住⽪球的最後⼀⼈。
「教育現場不是完美的環境,但班導總是⽤平凡的付出去填補那些空⽩。」
午休:堅守界限的考驗
短暫的午休時間,班導正準備稍作歇息,卻注意到那位轉學⽣⿁⿁祟祟地翻閱⼀本書。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她以輕聲的⽅式詢問書的內容,卻得到冷漠且充滿敵意的回應:「關你什麼事?」
面對這樣的態度,她內⼼有⼀瞬間的崩潰,但她明⽩,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學,還有守護每位學⽣的安全和尊嚴。
最終,她只能冷靜地拿出⼿機錄下師⽣溝通畫⾯,以此來捍衛⾃⼰的立場,⼼中卻升起⼀股無奈。
「班導是這群孩⼦最後的守⾨⼈,儘管疲憊無⼈能⾒,卻依然默默承受。」
下午連堂:體⼒與精神的⾺拉松
下午的課程⼀堂接著⼀堂,班導拖著疲憊的⾝體繼續教學。
就在快要結束時,家長的來電⼜將她拉回那場似乎無⽌境的問題處理流程中。她感到疲憊,但內⼼仍不斷告訴⾃⼰:「我是他們的班導,無論如何,孩⼦的問題終將回到我的⼿上。」
「班導的⾓⾊,像是⼀座橋樑,連接著學⽣、家長與學校,卻承受著最沉重的負擔。」
結尾的獨⽩:教育的光與影
國三班導的⼀天,總是在忙碌與無奈中度過,卻也閃爍著微光。每當有⼈問她:「今天過得怎麼樣?」她總是輕輕⼀笑:「還⾏吧,踢來的⽪球都接住了,踢不出去的還在。」
每次課堂中,學⽣們像⾃由落體的粒⼦,⽽她是試圖捧住沙漏的⼿;每次⽇常的突發事件中,她的內⼼默默說:「我是老師,也是氣象觀測員,負責測風、測雨、測颱風。」
儘管如此,她依然相信那微弱隧道盡頭的光終會到來,午夜夢迴告訴⾃⼰:「也許我不是改變世界的⼈,但⾄少,我攔住了孩⼦們可能墜落的⼀瞬間。」
「教育的⽇常,是⽤疲憊搭建出的平衡,是⽤平凡的愛承載起的光亮。」

圖片提供:晶瑩老師
後記:致國中班導、家長、行政
- 給同為第⼀線的班導們:「在疲憊與責任交織的⽇⼦裡,請記得,你不是孤軍奮戰。每⼀個班導的付出,都是點亮孩⼦未來的微光。我們在不同的教室,卻有著同樣的信念——守住教育的初⼼。哪怕前路再難,也別忘了⼼中的那片光。」
- 給合作夥伴的家長們:「每個孩⼦的成長都需要共同守護,老師是陪伴他們渡過風浪的燈塔,⽽家長則是穩住船隻的錨。我們攜⼿,才能讓孩⼦在波濤中找到屬於⾃⼰的⽅向。」
- 給成為強⼒後盾的⾏政們:「教育的每⼀個環節都是⼀座⿒輪,班導是最前線的推動者,⽽⾏政是整個系統的⽀撐者。只有相互理解與協⼒合作,才能讓這部教育機器平穩運轉,真正為學⽣的成長服務。」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