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低年級取消回家作業,學者、親師掀辯論

台灣小朋友常面臨功課太多寫不完,爸媽也好痛苦。但是沒了作業,孩子開心,親師也解放了嗎?波蘭新課綱取消低年級功課,卻掀起辯論。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回家不用寫功課我們班都好開心!」七歲的波蘭小朋友娜迪亞對於新政策非常高興,她覺得有些功課太難要寫很久,現在沒了作業,放學就有時間跟朋友去公園玩了。

波蘭政府規定,從今年四月開始,一到三年級的小學生學校不用出回家功課。新任教育部長諾瓦卡(Barbara Nowacka)於一月時頒布新政策時表示,希望學生「能夠培養獨立思考,而非記憶背誦知識」,他們的目標,是有一天中學生也能取消作業。

波蘭 7 到 15 歲的孩子要參與義務教育,學校屬於單一體系不分小學中學,共分為八個年級,一到三年級屬於早期學校教育,四到八年級則是科目教育。目前一到三年級不用寫作業,其他年級老師會出回家功課,但是寫與否不影響成績。目前波蘭文、歷史、社會、自然四科目都取消作業,但教育部保證不取消授課時數。

這項新政策來自國會選舉期間,一位 14 歲男孩馬切克(Maciek Matuszewski)登高一呼。他告訴當時的總理候選人圖斯克(Donald Tusk):「週末有一堆功課、週一還有很多考試,我們小孩根本沒時間休息,這違反了兒童權。」

於是新政權上任後,不僅將舊有課綱瘦身、取消低年段學生的作業、減少天主教教理課程,最重要的是,還提高了30%教師薪資。

取消作業,只有孩子開心?

即便孩子開心、老師加薪,但是親、師、專家對於「沒有回家作業」還是不同調,引起輿論戰。

「如果能找到方式讓孩子能在學校享受學習,我想對學生和學校都有益處,」一位爸爸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道,但他的太太、孩子的媽卻不同意:「我不樂見,因為作業能夠檢視孩子學會了沒、在學校狀況如何。」

寫作業到底有沒有用?「很多同學早上都在抄功課,抄別人的、抄網路上的都有,」一位五年級學生說。

「回家功課的價值在於那是一份怎樣的功課,以及和整體學習的關聯性,」著名的芬蘭教育學者薩柏格(Pasi Sahlberg)提醒,作業是否必要非常個人也和內容有關,「我們必須信任老師對每位學生的長期觀察」。不過,想讓孩子上手某件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反覆練習。

正當前任波蘭教育部長查內克(Przemysław Czarnek)支持作業重複練習的意義,波蘭教育研究院研究員蓋德羅維科茲(Tomasz Gajderowicz)拿出 PISA 數據,希望減少 15 歲波蘭學生高出 OECD 國家平均 0.2 小時的作業時間(波蘭每天 1.7 小時)。

然而, OECD 資深分析師池田美也子(Miyako Ikeda)提醒,單由 PISA 數據目前並不能判定,功課多會讓學生的成績下滑。

家庭資源決定孩子放學規劃,部分學生恐沉迷3C

疫情促使波蘭教育改變,專家學者各有立場交鋒,輿論也不見得支持。波蘭教育部長諾瓦卡回應質疑,太多作業和壓力,容易促使學生找 ChatGPT 幫忙完成,過長的數位網路學習時間,也有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她也點出,作業反映社會公平性,因為有資源的家庭,爸媽和私人家教可協助孩子完成。

同樣談背景差距,波蘭教師會長布羅尼亞爾茲(Sławomir Broniarz)則擔心:「有資源的家庭和缺乏資源的家庭在放學後能給孩子的非常不同。」他也表示多數教師覺得新政策來的太急太快,取消回家功課之後沒有清楚的配套引導。

在美國,親師可以討論決定作業量,有些小學直接取消作業,不過,美國教師會提出建議:一年級 10 分鐘的作業量,每增一年級加 10 分鐘。韓國雖然於 2017 年限制小學生的作業量,但是中學生卻深陷熬夜補習讀書。

地方媽媽帕雅客(Anna Pająk)就在苦惱,要如何讓 11 歲的兒子下午一點放學之後,不要一直玩手機。「爸媽們現在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安排放學時間,沒空或沒辦法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就會被丟在3C螢幕前。」她講出痛點。

(資料來源:美聯社金融時報

延伸閱讀

程遠茜 程遠茜

程遠茜

特約研究編輯

特約研究編輯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