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一定本善嗎?孩子天性各異,面對班級不良風氣老師能如何引導?

「人之初」,一定都「性本善」嗎?在教室、校園裡,其實就能看見孩子不同的天性展現。Ms.蔡蔡分享當國中班上出現排擠、霸凌等行為時,老師的引導與班級經營方法。或許當我們放下過度理想化的「人性本善」濾鏡,從根本的適性教育、合理管教著手,更能夠陪伴孩子長成最好的自己。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對於人性,您怎麼看?我們小時候朗朗上口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您認同嗎?可能多數人會同意,畢竟小孩子涉世未深,總顯得天真無邪。

你是否曾觀察過一群三、五歲的孩子,看到蝸牛緩緩爬過的反應?對於還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學齡前幼童,在大人不介入的情況下,可能會先圍著牠觀察。在他們當中,可能有的孩子對首次見到的生物感到好奇,想要多認識了解;有的會因為沒看過感到害怕;有些孩子可能快速看過一眼,便不感興趣地跑開去玩耍;同時,也可能有孩子會立刻走向前,一腳把牠踩碎。

這幾年在學校也看到一些情況反覆出現,例如排擠、霸凌,或是廁所牆壁和天花板上永遠清不完的一坨坨濕衛生紙團⋯⋯讓我不禁思考,比起假設每個人都是「性本善」,然後感嘆「他們怎麼會出現這些行為?」,是否不如放下這些過度理想化的人設濾鏡,然後好好地、從根本的教育和管理著手?

人類終究帶有動物的「野性」

成人經過長期社會化下,或許已逐漸淡忘,人類終究是由動物演化而來。除了天性有所不同,孩子們距離動物的原始本性又更近一些,例如建立地域性(排擠他人),或像一些肉食動物會玩弄其他小動物的行為(欺侮、霸凌),這些比較原始的行為,在人類社會中也很難完全滅跡。

學生每天在校過團體生活,彼此之間會互相影響,因此我相信透過成人的適當引導,讓孩子能建立正確價值觀,以及與他人、甚至整個大環境適切互動的能力,更至為重要。

1、轉移焦點:從看見缺點到聚焦優點

同類型的人因彼此有共同興趣或話題而喜歡聚在一起,這是天性。但如果因此開始聚眾仗勢,排擠與自己不同的人,那就需要教師的適度介入。

若只是一昧地在口頭上鼓勵大家要有同理心,相信我,孩子八成無感。老師是否可以先透過觀察,找出被排擠的孩子有無專長或優點?例如內向害羞的孩子,如果手作能力佳,可以指派他製作教室佈置的主要內容;體型比較瘦弱的孩子,若剛好擅長烘焙,可請他校慶園遊會時負責提供點心讓班級販賣。

每個孩子都有相對優勢的能力。老師可以嘗試幫他們搭建舞台,再找合適的時機用力放大。透過轉移焦點的方式,讓大家「主動」看見他們為班上的貢獻,以取代原本的冷落或反感。這樣一來,同學比較有機會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比起老師一直處罰那些欺侮他人的孩子,或許更能真正解決核心問題。

2、建立班級生態系概念:多元才能共好

容易受到排擠、甚至霸凌的的孩子,往往具有所謂的非主流特質。或許是特別胖或瘦、反應特別慢,其中也不乏特教生。

我們常希望自己是特別的那個人,不過要是「好」的那種特別。若難以達成,那不如不要跟別人太不同,靜靜地融入人群,比較有安全感。但,一個班級裡面30人,總會出現幾個比較「特別」的學生,怎麼辦?

我認同這是很難解的問題,但並非無解。我盡量從入學開始就陪孩子建立一個觀念:「每個班級都是個小型完整生態系統」。若系統運作得好,當中每個人都會過得好。而生態系要健康運作,一定要有完整的生物多樣性。我們討厭食物發霉,因為吃了會中毒;但黴菌除了在醫療上受到廣泛運用,在整個大環境當中更扮演關鍵的分解者角色,支撐著生態系的永續循環。

我和你來到同一個班級,基本目標是各自都要過得好,再來便是要找出彼此共存共榮的模式。如果一昧地趨同,剷除異己(例如排擠別人),最終導致生態過度單一化,會讓整個生態系統走向毀滅。你可能是大樹、是小草、是昆蟲、小鳥甚至是細菌,關鍵是,每個人都對班級生態系有重要的存在意義,少了任何一個人都不行!

你可以不喜歡某個人的個性,但要給予最基本的「尊重」,這個班級生態系才會生生不息。這跟包容不同,包容是在勉強自己去接受,只是凸顯自我中心的想法,隱含一種高對低的姿態,長久下來容易產生反效果。

不過,如果學生被排擠或霸凌是源自於個人習慣問題,例如衛生不佳,或常常跟同學借用物品卻不歸還,這些狀況就需要老師陪同一起找出原因,協助孩子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昧的要求其他同學承受。

3、透過泡泡紙機制,保護弱勢孩子

前陣子聽聞同事提到,某幾個班級的孩子在走廊上圍住一個他班的特教生,嬉鬧嘲笑、動手推擠。下課時段,走廊上陸續有許多同學經過,沒有一人站出來為他出聲,直到老師經過才予以制止。聽到這樣的事情,心裡很多的不捨,也有憤怒。

如同前面所述,如果班級可以形成一個互相扶持的體系,當自己班上的同學在課餘受到其他班級孩子的欺侮,發現之餘,同班級的孩子應該就會有意識的主動站出來,形成一個「泡泡紙機制」,成為班上相對弱勢孩子的保護屏障。同時,盡快通知師長前來處理,避免欺侮情況加劇或是兩班的孩子起衝突。 

校園裡的破窗效應──沒來由的惡意與從眾,遇上教師管教兩難

另一個我最近觀察到的情況,是廁所外牆和天花板上,總有大大小小的濕衛生紙團黏在上面!每次清理完畢,總是隔沒幾天就再出現。我知道這不是什麼大事,但彰顯的是部分孩子某種「沒來由的惡」。

同前所述,數名學生圍著反應較慢的弱勢生嬉鬧,或許也沒有要嚴重傷害他的主動意圖,但往往就是來自於一種不經思考的、甚至沒來由的惡意。因為不是自己班級掃區,沒興趣去細思打掃班級背後的辛苦;因為欺負的不是自己親人,所以不在乎對方感受。就算被抓到了,也覺得不過是小事而已嘛!反正又不是只有我這樣,老師幹嘛大驚小怪? 

這幾年學生和家長意識抬頭,老師在輔導管教方面變得如履薄冰,就擔心稍有不慎,落得一個不當管教的污名。於是越來越多老師遇到學生狀況,可能寧願選擇睜隻眼閉隻眼,免得出手處理反倒惹事上身。但這樣的風氣演變,對整體的教育環境難道好嗎?

我遇到的老師們,絕大多數都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熱忱,盡力處理各種課務班務大小事。沒收到感謝倒無妨,最無奈的莫過於換來孩子和家長認為老師「管太多」,甚至擺明不願意合作。但同時也是會聽到別人的加油打氣,說我們這些還願意留在教育現場的老師「真的很有勇氣」,只不過⋯⋯語氣裡似乎帶有一絲同情?

孩子都像一張「白紙」?縱然如此,質地樣式也各不相同

許多學校動輒學生上千人,而母群體的樣本數一旦夠大,就會呈現常態分配,有天性良善、習慣主動照顧別人,小太陽般的孩子;勢必也有天生較自我中心,甚至以欺侮他人為樂者,需要旁人花費更多心力引導。

縱然嬰孩初生之際,因為尚沒有表達能力,彷彿一張白紙般純潔;但每個孩子實則帶著不同的基因與心性來到世上,即使是張白紙,也是質地各異、大小不一的紙張。再加上後天環境因素影響⋯⋯比起為人熟知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能「人之初、性百態」「性不近、習更遠」更為貼切。

與其盲目地相信「人性本善」,或許先徹底認知「每個人的天生質地不同」,並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透過落實適性教育與合理管教,更能夠陪伴他們長成最好的自己。

延伸閱讀

Ms.蔡蔡 Ms.蔡蔡

Ms.蔡蔡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國中英文老師,國際教育政策背景、英語專長。曾擔任新北市特教中心資優方案的特聘教師,任教於公立中學。育有兩名子女,經營臉書粉絲頁蔡蔡視角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