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考題啟示:老師教學要嘗試「後退一步」

113學測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考題一出,補教業者評為「打臉老師,羞辱學生」,但國教署探究與實作課程北區推動中心執行秘書洪逸文認為,這次新型態命題與2025年將登場的PISA科學測驗不謀而合,未來會帶動學校甚至補教老師的教學「後退一步,不急著告訴同學探索哪些問題、如何設定步驟、甚至直接給答案」。

洪逸文老師提供

洪逸文老師提供

今年(113年)大學學測自然科相較往年,多了過往較不常見的幾個「探究與實作」題組,考後有補教業者聲稱「老師被打臉,學生被羞辱」,引發廣大的討論。深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教師,不管是補教業或學校現場老師,缺乏相關的授課經驗,且不夠了解108課綱所強調的探究與實作課程意涵。然而,這種新型態的命題思維,後續會為高中科學教育帶來什麼樣的挑戰?現場教師又該如何改變與因應呢?

這次考題帶來的啟示,最重要關鍵是在探究與實作課程、甚至一般學科的教學,老師可以嘗試後退一步,也就是不要急著告訴同學要探索哪些問題、如何設定步驟、甚至直接給答案。換言之,老師要嘗試著透過某些實際現象的安排,讓學生主動觀察而發現問題。未來在備課時,老師要了解這些啟動探索的現象,需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1. 再現性
  2. 可被量化
  3. 因不同條件而有差異

如此一來,同學就有機會學習到形成問題的關鍵:掌握變因,並展開後續探究步驟的規劃,進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到了能力與素養。

此類型的課程除了重視學生的參與之外,更希望同學可在學習過程中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期未來能將知識應用在不同場合。這不僅跟過去那種背誦與演算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方式,有很大的差異,也與PISA的精神越來越貼近。 

PISA科學測驗的兩大命題特徵:「生活化」和「知識應用」,而台灣大考的命題也開始隨之轉變。

2025年的PISA科學測驗,除了理解知識概念之外,還會透過某些情境問題來檢驗學生,是否具備了能參與未來社會所需的基礎知識和能力。

如下圖所示,PISA試題內容是依據個人、區域或全球性的議題,三種不同的情境(左邊淺藍色)去進行設計。學生若要解決這些情境導向的問題,則需要具備與展現三種科學能力(中間黃色),分別是:

  1. 能從科學的角度解釋現象
  2. 能建構與評估科學探究活動,並能批判性地解釋科學數據和證據
  3. 能研究、評估和使用科學資訊來進行決策與行動

PISA 2025的科學測驗架構。圖片來源:OECD, 2022, PISA 2025 SCIENCE FRAMEWORK (SECOND DRAFT), 53rd meeting of the PISA Governing Board.

然而,這些科學能力的養成又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主要是「知識」與「科學認同」這兩個面向(右邊綠色)。知識的面向裡包含了「學科內容知識」,即是我們所熟知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等自然科學學科;其次是「程序性知識」,簡單來說,就是知道要如何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是新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的重點;最後是「認識論知識」,也就是了解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與其合理性,簡單來說就是了解科學的本質。另外,「科學認同」則有點類似於過去的「科學態度」。

綜整來說,我們可以發現PISA的測驗核心是能力(素養)的展現,而非過去所熟悉的學科知識的表現。回頭看看台灣的考試,是否有強調PISA測驗的素養呢?

以今年自然科學測試題的第37-39題為為例,取材肉雞育種選擇與養殖的換肉率為情境,題幹的主要敘述如下:

近數十年,高產肉雞育種選拔計畫有著重要的突破,在持續的選拔下,以 56日齡雞隻為例,可從1957年的905克/隻提升到2005年時的4202克/隻(如圖14所示)。

此外,為降低飼養成本,育種過程也會參考肉雞的飼料轉化率,即肉雞每單位肉重所需的飼料重量(如圖15)希望學生從題幹提供的相關數據與證據,去推論肉雞育種的目的與手段。

洪逸文老師提供

第37題是希望學生從題幹提供的相關數據與證據,去推論肉雞育種的哪一個目的與手段是不正確的。第38題則是要同學能進一步地去比較並說明,1970與2000年代的雞隻生長速率、飼料攝取轉化率的變化之間的關係,並藉此說明考生自己對高產肉雞育種計畫是否成功的推論依據。最後第39題,希望同學能以肉雞育種的概念,延伸去評估對賽馬的育種科學探究設計的失敗原因。

此一題組迥然不同於過往知識概念導向的測驗模式,僅考學生的記憶與演算能力,它還想測驗出學生在探究與實作課程中所學到的論證推理能力,且作答方式要用文字敘述,相信學生臨場會面臨相當大的挑戰。但這卻是一個非常貼近真實生活情境的測驗主題,命題概念也跟PISA 2025科學測驗架構中「是否具備批判性解釋科學數據和證據」的能力指標非常貼近。

這個題組的命題情境也正符合PISA設定的問題情境。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全球或在地的農牧業都抱持著追求生產效率的價值觀,也常常使用了基因選擇、改良、重組……等科學方法來進行。因此,科學不僅創造符合這種價值觀的成果,實際上也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世界。但我們可曾反思科學的方法與預期的結果之間,是否能一直能滿足我們的期待呢?

如果高中教育現場能正視這樣新穎的題型趨勢,老師也能隨之調整教學模式,相信未來一定能培育出更多具備不同科學思維的學生。

延伸閱讀

洪逸文 洪逸文

洪逸文

高中教師

國教署探究與實作課程北區推動中心執行秘書、國立師大附中地球科學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