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如何啟齒「不好說」的話?從〈鄒忌諷齊王納諫〉看非暴力溝通4要點

古今中外,「溝通」始終是一個跨越時空的難題。本文從《戰國策》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分析鄒忌的溝通技巧,連結「非暴力溝通」理論,讓我們了解如何有效溝通,找到在困難對話中的一絲希望。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從古至今,我們永遠都有那些基於各式原因不好說出口的話,在現代可能是擔心利益衝突、關係破裂、傷害對方等,在古代,向君王說了不該說的話,一不小心則可能人頭落地,「溝通」是一道橫跨時空的千古難題。

借鏡〈鄒忌諷齊王納諫〉借事說理的溝通心法

如要提到古代說話藝術的名著,就不能不提到《戰國策》。《戰國策》由漢代劉向所編,現代學者多認為其非屬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品,內容主要有關戰國時期,各國說客的言行、縱橫家的政治謀略與辯論技巧等。當中〈鄒忌諷齊王納諫〉用字精煉,情節簡單,不只曾被收入《古文觀止》,亦可見於現代國中國文課本中,是十分平易近人的名篇。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以自身向妻、妾、客人詢問「吾與徐公孰美」的過程,了解到身邊的人會因為「愛自己」、「怕自己」、「有求於自己」而難以吐實的省思,勸諫齊王,希望其能意識到自己身邊也可能存有這樣的現象,而願意主動廣納建言。由於勸諫的過程,是單純的自身經驗觀察與陳述,談的也是自身的感受,並不涉及對齊王的批評,齊王因此能心平氣和的接受意見,從善如流,下令廣納建言並與進諫者賞賜,國政得以蒸蒸日上,甚至贏來他國的尊重。

一般在分析鄒忌所使用的溝通技巧時,都會提到他委婉善用自身經驗,透過生活事例說理,因此勸諫更能為他人所接受。說來固然正確,但要在生活中落實操作卻有難度,萬一就是沒有那麼多故事可以說,該怎麼辦?難道不能直接就事論事嗎?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結構化的溝通模式來解析鄒忌的做法,我們會很意外的發現,縱使跨越中西,差異兩千多年,有些技巧仍是不謀而合。

從〈鄒忌諷齊王納諫〉與「非暴力溝通」看見有效溝通的重要成分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Rosenberg)所提出,希望藉由去除溝通裡會造成傷害的成份,達到有效的溝通目的,讓雙方的真實心意相通。

「非暴力溝通」總共包含4個成分:「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 「觀察」:溝通時,僅傳達事實,而非主觀評價。
  • 「感受」:嘗試表達與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同時嘗試體會對方的感受。
  • 「需要」:進一步找出自己與對方感受下的「需要」,正向、自然看待「需求」,為自己的「需要」負責。
  • 「請求」:明確地向對方表達請求,找出有效方式,以滿足自己與對方的「需要」。

這4種成分是一項指引,而並非在每次溝通皆需使用到,可視不同的情境,使用其中的1~4個成分。從〈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我們可以發現鄒忌除了作為臣子,不便直接對君王提出「請求」,其他的「觀察」(傳達自己詢問妻、妾、客人的事實經驗)、「感受」(傳達自己發現自身不如徐公的事實,有被身邊的人蒙蔽之感)、「需求」(自己有了解真相的需求,推測齊王可能也有)3項元素,則都可以在鄒忌的行動中看見關聯性。

在這當中,尤其是對「事實」不帶評價的陳述,皆是兩者成功溝通的重要基礎,同時,視溝通為滿足自身與他人需要的對話,而非究責的過程,也往往能讓困難的溝通,減少許多火藥味。最後,當我們能明確提出「請求」,有時事情常會比自己預期的更容易迎刃而解,我們總以為對方會了解自己的需要,但往往事實並非如此,尤其是當有的時候,我們可能連自身的需求都難以名狀。

當下次有需要進行難以啟齒的對話時,不妨效仿鄒忌的溝通心法,同時以「非暴力溝通」的4個成分作為指引,讓我們能如真正傳達心意,有效溝通。

延伸閱讀

薇薇安 薇薇安

薇薇安

教育工作者

一位熱衷文字與心理學的國文老師。希望透過連結文學、心理學與生活,讓不同生命(包括自己)都能在需要的時候找到方向與慰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