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精熟目標導向及表現目標導向

目標導向(英文:Goal Orientation)意思是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會因目標的性質而不同,有的學生是為了自我肯定、增進自己的能力,也有人是希望被他人肯定或贏過別人。要如何孩子的引起學習動機?陳敬文老師分享身為教師的經驗,建立學生所能及的「目標」是很重要。

「如果拿了前三名,你就可以⋯⋯」督促孩子學習前,可以先了解這2種目標導向、關心孩子的學習目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如果拿了前三名,你就可以⋯⋯」督促孩子學習前,可以先了解這2種目標導向、關心孩子的學習目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如果考不好,就會輸給⋯⋯」、「如果你拿了前三名,你就可以⋯⋯」家長們是否常在日常生活中對著孩子說類似的話。身為大人的我們,常常利用許多外在誘因,督促孩子念書,在我們能給予的資源中吸引孩子學習,那為何時常會有不盡人意的狀況?

人在進行活動時,一定有其想法導致去進行活動。這種引發人從事某種行為的驅力,稱為動機。

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學心理學家對動機在學習上造成的內在和外在影響多有研究,以國內知名學者程炳林教授為例,他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究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其許多研究中用了「目標導向」的概念去探討學生的學習。

目標導向理論是什麼?

「目標導向」可說是當代學習動機重要的理論之一。 美國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提出將目標導向區分為「精熟目標導向」及「表現目標導向」,用以探討人的動機信念。

以讀書來舉例,「精熟目標導向」是指一個人他努力的讀書是為了使自身能汲取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在;「表現目標導向」則是一個人他努力念書是因為他人的關係,而選擇努力讀書,使自己不輸給他人亦或為了達成他人期望。

表現目標導向就不該被認同嗎?

乍看之下,你們是否都認為精熟目標導向比表現目標導向來的重要多了?

在程炳林教授的研究也提及,持有精熟目標導向的人的確比持有表現目標導向的人來的有成就感,但持有表現目標導向就不該被認同嗎?

其實生活中我們大量的方法,驅使孩子們持有表現目標導向。像開頭時提及的那些我們常對孩子說的話,其實也就是希望透過外在目標,讓孩子喜愛學習。本質上來說是沒錯的。

那真正的問題是出在哪裡?

我認為是給予孩子達成的目標出了問題,我們的目的是在於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將其扼殺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是給孩子一個他所能及的目標,而不是讓達成的目標成了觸不及手的星星,形成本末倒置。甚至有些時候孩子的認知與大人的認知是不盡相同的。

經驗分享: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再給予目標

以下想和家長分享我身為教師的經驗:我有個二年級的男學生,從幼兒園開始便學習跆拳道,每天花大量的時間主動要求要去跆拳道館。等他進入小學後,每天都是潦草的搞定作業,也不複習隔天要考試的科目,只因他希望能早點去跆拳道館練習。

在一次生活課上,提及了「警察」這項職業的內容,課後他興奮地的來找我說,他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警察。

當時我想趁此機會能不能藉此讓他在學業上付出心力,我便和他說:「你的夢想是成為警察,那在成為警察前你需要讀好很多書喔!所以要從現在一點一滴的累積。」

男孩聽完後用著疑惑的眼神觀望我說道:「警察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抓壞人嗎?我把跆拳道練得很厲害,就可以抓很多壞人。」原來在他的認知裡,他認為警察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抓壞人,抓壞人理所當然需要的是能和壞人搏鬥的技巧,需要努力的練習好跆拳道。

那次之後我開始試著給學生他所能及且符合認知的目標,像是「如果今天回家你能複習好這課生字,明早來寫一遍給老師看,我會給你一點的獎勵點數」對於孩子來說這項任務感覺是他所能及的目標,他便會去嘗試,只要孩子開始嘗試,究竟是因為「精熟目標」或是「行為目標」導致他的作為,我認為便無關緊要了!重要的是成功的透過方法吸引孩子學習。

關心孩子的學習目標,用適合的方式陪伴學習

最後,上述所提的概念並不是在探討孩子「有」、「無」學習動機的問題,「精熟目標導向」和「表現目標導向」也不是相對的。

有些孩子的學習歷程同時擁有這兩種目標導向,也有些孩子兩種都缺乏。理解這兩個目標導向,目的是關心孩子們在學習歷程中的目標,藉此可使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陪伴他們用最適合他們自己的方式學習。

延伸閱讀

陳敬文 陳敬文

陳敬文

台北教育大學碩士生

四年補教老師,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科技傳播研究所 碩二學生。自大學以來投入補教業至今四年,後考上國北教課傳所,對於國小生的課程以及國小生的學習動機與行為有興趣,故開始有研究目標導向,投此文章希望家長可以對於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