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田野調查——偏鄉小學的弔詭現象:資源豐富卻被升學主義左右

教育部定義偏鄉學校為面對交通不便或數位學習不利的學校,然而,現場情況是否真如此?偏鄉教育實際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是什麼?一位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研究生分享他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所觀察到的現實難題,是什麼讓偏鄉小學生疲於奔命?

田野調查偏鄉小學的弔詭現象:資源豐富卻被升學主義左右。圖片僅為示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田野調查偏鄉小學的弔詭現象:資源豐富卻被升學主義左右。圖片僅為示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遇見兩位校長,他們生於偏鄉,長於偏鄉,他們都是自己口中的「人生勝利組」。考上校長後,一個向山,一個往海,目前正在偏鄉服務,他們並不打算來場譁眾取寵的演出,而是展現一個「不得不」與升學主義「協商」的教育現場。

在教育部的定義下,偏鄉學校是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之學校」。但偏鄉不一定是遠方,可能是交通不便的近郊;先前因應疫情推行的「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1]學校似乎不再苦無數位學習設備。那麼,現在他們需要什麼?

教育現場甩不開的升學主義

這是一個日常的午後,我走進某縣同鄉的兩間國小,遇見兩位校長。向山的校長沈穩內斂,說話不慍不火,就像山林間清晨飄來的霧。往海的校長熱情奔放,表達鏗鏘有力,如同漲潮後的波濤襲岸。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原住民村落的漢人校長。

校園的原住民小同學是如此熱情奔放,每當奔跑舞動起來,彷彿山海之間的呼喚有了迴響。但村落不是,除了幾家唱著 KTV 的回聲,以及村狗看到人的吼叫,感覺異常的安靜。兩位校長說,這是偏鄉的日常,大家都有自己的問題,只是到學校會演變成到課不正常,以及需要特別照顧的小同學,總是在相處之間劍拔弩張。

然而在他們口中,原住民的資源必然是缺乏的,從社福不足到文化不利[2],免不其然的對孩子教育產生衝擊。他們努力地想要改變,靠不同教育翻轉孩子的未來,但是在教育現場,卻仍然免不了要面對成績單的 PR 值之爭

PR 值是指將測驗中所有考生的總分排序後,依照人數均分成一百等分,推估學生大約落在第幾個等分。簡單來說,可以很快看出學生的教育水平,在甩不開升學主義的台灣,越高代表著資優,可說是翻轉人生的保證。

努力比賽,成了偏鄉翻轉人生的樣板?

因為這樣的保證是如此安心,偏鄉校長似乎也找到了方向。既使國小擁有多元的原住民特色,在數理、音樂、體育等不同學科資源的挹注下,逐漸開始出現一個弔詭的情形:偏鄉不僅要資源,現在還要「搶」學生。因為有資質的學生,老師、教練全都要,不但一點就通,比賽都可以得到好名次。這些學生好忙好累,能否保有原住民文化也變得不是這麼重要,宛如他們是村落翻轉人生的未來樣板,只許成功,最好不要失敗,最好成為「人生勝利組」。

當我們談論起「中心」小學生的課業壓力越來越大時,我們也正在讓「偏鄉」小學生疲於奔命。我們不免追問,當偏鄉小學仰賴特色而創生,小學教育也開始轉往菁英導向了嗎?偏鄉的兩位校長,透過書寫在此刻相遇,引領我們看見教育現場的難處,仍然持續地與升學主義協商,而他們需要的並不簡單。

當我們正在大學的心理系所,從「藝術」、「表演」、「音樂」、「影像」等談起治療的多重面相,令人訝異的,並不是那帖在醫院缺席的良藥,而是一種對全人教育的拷問:當高等教育也開始普及化,談論著學生畢業後還能夠做什麼時,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孩子教育成「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畫畫,那可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啊。



[1] 全面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 政府將自111年起投入經費117億元,連續4年總預算達200億元,針對全國中小學1年級至12年級全面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達成「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 

[2] 文化不利(cultural deprivation):是指在生活環境中缺乏文化刺激,如書報雜誌等文化資訊,以致於無法獲得相關訊息的了解,現代化的知識欠缺,甚至一般的教育素質普遍低落。或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適當教養,不僅基本學理常識不能獲得,也無法建立符合社會文化要求的行為規範,因此入學後,學業與生活的適應都比一般兒童困難,學習緩慢,語言發展亦較落後。
取自教育百科 https://pedia.cloud.edu.tw/

延伸閱讀

Bosh Bosh

Bosh

研究生

被教育摧毀也被拯救過,因此相信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現任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研究生,兼任文化人類學小書僮,精神分析學初心者,蘋果貓工作室打工仔,正在用現象學進入田野,感受生活世界的溫度。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