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國文注釋考不考、要一字不漏嗎?以知識組成模型看語文學習關鍵

學習國中國文,到底該不該考注釋?又該怎麼背才有效?其實無論是反對一字不漏背下注釋、或是支持精準背誦的人,共同的願景,都是希望學生能將知識內化,並在人生中靈活運用。陳慧玟老師從知識組成模型,分享語文學習的關鍵。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最近我修政大圖檔所李沛錞教授的資訊服務課,上星期的議題討論,她希望我們說明「Data、Information、Knowledge、Intelligence 四者為何?它們的差異為何?」

身為國中國文老師的我,立刻聯想到最近知名作家在臉書掀起「國中生仍在一字不漏背注釋」的討論,因個人學經歷產生的知識思考,個人覺得很有趣,與大家分享。  

我這幾年在耕耘用理解學國文,但字句梳理能力是我非常重視的一環,我師承貍想教育築壩閱讀體系,一般人俗稱的注釋測驗,我視為字句梳理評量,包含單詞字義、詞語成語解釋、語法與修辭、文化常識等。每課必考,段考前會考範圍內各課複習,而服務學校的臺北市龍門國中國文老師們有共識,段考手寫至少快15年沒考注釋,全部以選擇題呈現。以下是我對知識組成模型差異的說明,以國中學習詞語運用為例:

這四項為知識組成模型,是知識內化的過程,我們從外部接收資料(Data),而後經過自我理解成為可理解的資訊(Information),再將資訊變成我們融會貫通、知道如何使用的知識(Knowledge),最後通過知識的內化,成為我們智慧(Intelligence),可以根據不同狀況,自由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

這四項由低而高,我想以最近知名作家在臉書掀起「國中生仍在一字不漏背注釋」的討論為例,來說明這四者之間的差異:

首先,我們每天接收的資料(Data)很多,沒有用的資料就會被遺忘,為了讓這些資料上升為資訊(Information),讓其產生價值被我們理解,就需要賦予資料意義。學生在每課國文課文學習到的新詞語便是注釋,可推知對於反對「一字不漏背注釋」人來說,注釋就是一堆資料,以現今社會來說可以隨時搜尋檢索,為何需要「一字不漏背資料」。

但僅僅給資料賦予意義,也就只停留在低層次的學習,例如學生記憶詞語的解釋,但是到實際運用的時候,卻有不同的用法,因為僅僅記憶資料為我們所能了解的資訊,並不代表該知識我們已經掌握。所以可推知反對者認為「死背一字不漏的注釋」,並不能真正學會詞語的運用。

資訊依附意義而存在,但卻未必都有用,更未必能為學習者所用,知識(Knowledge)是必須知道如何去使用後,提供學習者幫助的價值。

可推知大多數人並不贊成「一字不漏背注釋」,是希望學生知道如何去運用詞語,來增進對於文章的理解、想法的表達、感受文學的美感。贊成背注釋的老師家長們,也是希望學生能了解詞語的涵義,並能知道如何運用在閱讀與寫作中,至少站在學習詞語的角度,要懂得如何運用詞語,才能說獲取詞語知識。我相信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有共識的。

那如何將知識提升到智慧(Intelligence)呢 ? 如果我們沒有只追求有標準答案的知識,我們主動構建從知識點出發的邏輯思維。

從觀察開始,找出與自己熟悉事物的共通性,發現知識點本質,然後產生各式各樣的假設,經過驗證分析,然後歸納出這個知識的運算系統思維。例如每個詞語,在記憶理解後,嘗試運用在各種情境中,在過程中了解用法,爾後能流暢運用在閱讀與寫作,內化成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見,這應該是贊成或反對背注釋者的共同願望,目前最大的歧異便在「如何達成」。

個人認為:知識從「資料」起始,若無記憶將會遺忘;理解才能與自身連結,成為有用的「資訊」;再融會貫通成知道如何運用的「知識」,最終內化成自身的「智慧」,能依據不同情境或問題,自由組織知識來運用。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延伸閱讀

陳慧玟 陳慧玟

陳慧玟

國中教師

臺北市國中國文教師,曾任6年圖書教師。熱愛生活,以教育為終身志業。在國中課堂經營君子堂教室,希望讓學生用理解學國文、感受文學之美、更好的表達自己、涵養待人處世的態度,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同時致力推動閱讀,展開對事物的理解與探究,用閱讀連結生命喜憂,為生命儲值。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