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會提問,才能設計好課程

一個好老師的教學,可以透過他的課程設計,帶給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學習、態度的學習。但要怎麼做到呢?葉丙成教授分享一定要閱讀偉瑩老師新書《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學習設計新思維》的關鍵,推薦給台灣所有對教育有心的老師們。

先學會提問,才能設計好課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先學會提問,才能設計好課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花了好一段時間,終於把偉瑩老師這本新書看完了。花了這麼多時間,因為這是一本很扎實的好書。

這本書談的是什麼呢?原先看書名,我以為是在談如何提問的技巧。但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談的是更深更廣的東西。這本書在談的,是老師要如何思考提問。然而所謂的提問,不光只是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更重要的是,老師在教學之前、在設計課程之前,對於自己到底要教會學生什麼、要給學生的關鍵理解是什麼、要教會學生的專家思維是什麼,這一系列的自我提問。

這些提問非常重要。如果老師在教學、設計課程之前,沒能對自己要教的東西做過這樣一系列的深入剖析,坦白說,那老師對於自己這堂課、這個單元、這個學期,究竟要教會學生什麼,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到最後就會淪落於只對學生填鴨、灌輸課本上的知識而已。然而,一個老師可以教給學生的,絕對不僅止於知識的灌輸(注意:被填鴨灌輸並不等於學生有學習)。一個好老師的教學,可以透過他的課程設計,帶給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學習、態度的學習。但要怎麼做到呢?

讓探究真正在教室發生

這些年來,偉瑩老師非常辛苦地在全台灣到處跑透透,在各地幫助學校老師學習如何做課程設計。這是台灣老師很迫切需要養成的能力。尤其是在世界各國近年的教育改革,以及台灣一〇八課綱,都揭櫫素養為主的教育路線之後,老師能否設計出課程幫助孩子在知識、能力、態度面都有所精進,建立素養,已成為老師們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但要設計出這樣的課程,需要老師對自己的教學不斷地做反思跟提問,才能如剝洋蔥般地讓自己了解,在這個課程中真正要教會學生的是什麼。這樣的提問除了對老師的教學設計有幫助外,其實也是在課堂上跟學生提問的好問題。透過不斷地提問跟思考,對於課程的本質才能越來越深入地了解與提出見解,也才能據以做課程的設計。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棒的是,偉瑩老師在知識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等三個面向,都有一個個不同學科領域的範例。這些範例通常是某個老師在教某個年紀(例如國小)的某一科的教學課題。偉瑩老師在書中呈現她對老師關於該課程一系列的提問,去釐清狀況、確認這次教學的真正目標是什麼。再來思考如何定策略、設計出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做法。這些範例涵蓋不同學科、不同年段、不同面向的學習(知識、能力、態度)。

透過一個個範例,你彷彿可以看到工作坊那個溫柔而堅定地一直對你提問、讓你無法逃避、驅使你找到課程教學本質跟目標的偉瑩老師,正在帶著你做課程設計。如果你沒有機會參加偉瑩老師的工作坊,你應該要有這本書,讓自己功力大增。如果你有被偉瑩老師輔導過,你也應該要有這本書。讓書中的她來問你,總比你直接面對她壓力小得多,對吧?

這本書另外很重要的部分,是談要怎麼做到讓學生「探究」。如何讓學生探究,是現在教育最重視,但老師們在傳統教學中比較少做到的。該怎麼做到讓學生能真的探究,而不是食譜式照著老師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做,這對很多老師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偉瑩老師在書中也教會大家如何分成導入、建構、深化三個階段,分別去思考如何掌握課程設計的重點,讓「探究」能真的發生。

綜而論之,這本書對於想學會如何設計好課程的老師,非常有幫助。它可以幫助大家了解如何設計做到知識/能力/態度的學習、如何讓學生有動機探究、如何讓學生養成素養。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台灣所有對教育有心的老師們!

*本文節錄自親子天下出版《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學習設計新思維》,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學習設計新思維-藍偉瑩

延伸閱讀

葉丙成 葉丙成

葉丙成

台灣大學教授

葉丙成,號丙紳,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BoniO Inc. (幫你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創辦首創的線上電競學習平台PaGamO,引領教育創新浪潮。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