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教師的心聲:我們需要更完善的特教法!

近日特教法正在進行十年一修,對於條文內容的增刪,專家學者、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在公聽會提出了許多不同意見。但在實際授課的特教老師們的心聲又是什麼?文內,小學特教老師分享第一線的心聲與建議。

特教教師的心聲:我們需要更完善的特教法!圖僅供示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特教教師的心聲:我們需要更完善的特教法!圖僅供示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最近特教法正在進行十年一修,對於條文內容的增刪,專家學者、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在公聽會提出了許多不同意見。而我們對一個好老師的想像究竟是什麼?是用心關懷陪伴學生?設計符合學生需求及課綱方向課程教材?蒐集多元且有意義的授課材料?

目前國教階段,九成以上的特教班級中都是同時安置各種不同障礙學生的,也因為特教學生的能力與一般學生不同,通常沒辦法像普通學生一樣可以直接使用教科書廠商提供現成教材,而需要特教老師另外擬定 IEP、另外針對學生的不同能力狀況設計編製不同教材。

以上的另外,因為我們是特教老師,所以我們願意在空堂時間認真準備課程、製作教材,也願意將我們的所學提供給家長、普師和學生。

但是,如果希望特教老師們能在上述項目做得更好,為什麼又反其道而行的要求學校老師們花大量的時間去做醫院心理師的心理評量工作?

專家學者在公聽會中希望特教老師要能依據心評結果規劃適切教學,這點我也十分認同,但要達到這個目的,該做的重點是要提高特教老師看懂心評報告的能力,具備將心評報告(醫療衡鑑報告)結合課綱轉化為課程及教學設計的能力,而不是施測寫報告的能力,如果我們無視不斷攀升的鑑定需求,繼續要求第一線老師在有限的上班時間一邊上課一邊施測寫報告,會造成的反而是顧此失彼的雙輸局面。

假如未來能順利推動心評專職化,希望各特教系所課程中,也能開設指導特教系學生解讀衡鑑(心評)報告,甚至學習如何將報告轉化為課程設計等課程。這才是真正的對症下藥。

至於特教評鑑,家長代表們擔心取消特教評鑑可能造成特教品質下降,這樣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不過,平常各縣市教育局原本就每年定期安排要求上傳的特教通報網檢核表(內容包括 IEP 會議時間、特教宣導狀況、無障礙環境等)、課程規劃資料審查、IEP督導⋯⋯,這樣還不夠?真的還需要定期舉辦特教評鑑,疊床架屋的再重新整理一次前幾年資料進行大拜拜嗎?

除了各縣市教育局每年對國教階段學校進行的各種資料審查外,以目前申訴管道的暢通以及多元化,假如家長們的孩子真的遇到不當的對待或需要改善的狀況,根本不會也不應該等到四年一次的特教評鑑才反應改善。

針對有特殊狀況的學校進行實地了解並提供必要支持協助是專業的表現,所以輔導團及特教中心的適法性有其必要。但目前特教法中的四年一次大型評鑑只是陷入形式主義的窠臼,忽略評鑑真正的目的,更無視這些滿桌的評鑑資料是由每間學校裡可能少數幾位甚至只有一位的特教老師產出,如果不是加班產出,就是犧牲原本關心孩子和準備教材的時間產出,這真的是家長們希望看到的嗎?

所以建議刪去特教評鑑,由各縣市政府針對各項資料審查有狀況的學校進行訪視,並強化區域內學校特教老師的橫向組織及溝通合作(因同區域內面對的情況及難題可能較雷同,彼此的經驗可互相參考),也持續落實特教相關申訴管道的多元及暢通

做為一個特教老師,當我發現有其他老師混水摸魚損害特教學生權益時也是非常憤怒的,但上述所提到的現行心評制度和四年一次的特教評鑑完全無法有效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只是加速損耗有心為特教學生付出的認真老師。

如果過去的特教法規劃得當,今天就不會有這麼多第一線特教老師站出來大聲疾呼,真心希望立委諸公能將特教法修改得更符合實務現場,明定特教師生比,釐清與教學輔導工作無直接相關的心評及特教評鑑,把特教老師的工作時間還給特教學生,讓特教親師生三贏。

延伸閱讀

特教老師 特教老師

特教老師

特教教師

特教教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