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備課法:從觀察思考到創造,用單元備課法找出教學核心

備課時,老師們會如何利用課本的單元頁呢?在國小任教的老師陳佳釧分享利用單元備課的三個步驟,透過單元頁快速掌握學習核心,而觀察單元與課文的關聯性,也能擴展對教學內容的思考。

新學期備課法:從觀察思考到創造,用單元備課法找出教學核心。圖片來源:陳佳釧老師

新學期備課法:從觀察思考到創造,用單元備課法找出教學核心。圖片來源:陳佳釧老師

本文重點摘要

國語課本的設計,依內容架構來看,大致可以分為:目次頁、單元頁、課文、課後的學習重點(語文焦點、百寶箱或加油小站)、每冊四個單元後的統整內容(學習地圖、語文天地或統整活動)、每冊二個閱讀單元(閱讀階梯、愛閱讀、讀寫練功房)及自學篇章。

每一個部份其實都有不同的設計思維,教師備課時都應該思考如何運用,發揮教學價值。
(用目次頁備課請見:新學期快速備課法:善用目次頁,完成寫作教學計畫!

以單元頁而言,要如何利用單元頁幫我們快速掌握學習重點呢?我通常會這樣做:

步驟一:閱讀單元說明,找出教學核心

請登入帳號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會員可瀏覽免費文章、教學資源,以及每週會員專屬電子報。

延伸閱讀

陳佳釧 陳佳釧

陳佳釧

新北頂埔國小班導師

新北市頂埔國小教師,同時也是夢的N次方國小國語講師、新課綱國語教科書編者、作者,曾獲105年教育部師鐸獎、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經營部落格「推陳初心」,記錄教學的點滴,希望能為孩子種下一顆語文的種子,打造一座閱讀的花園,豐盈孩子的生命。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