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廷:孩子,你知道,說髒話會弱化思考嗎?

有人說認識一種文化,最容易的就是從「髒話」學起,但在教養上我們又希望孩子少說髒話,因為於禮貌、觀感都不佳。不過這會是我們要求孩子不說髒話的主要原因嗎?高中老師劉彥廷就從參考資料中發現,其實對詞彙量還不多的孩子而言,髒話對思考力的影響更為重要!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你會禁止小朋友罵髒話嗎?如果會的話,又是用什麼樣的理由禁止呢?

我自己也會說髒話。大多是和好朋友,或和高中男生混在一起時,用髒話靠近彼此。

只是多年以來,也經常困惑,如果身邊的大人都會說髒話,除了禮貌、觀感外,還有沒有什麼其他(好)理由,來限制孩子呢?

這篇文章,從一個較少提及的角度,來和你分享我對「小朋友說髒話」的觀點。

餐廳一對母子的對話

前段時間,我在餐廳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小朋友的年紀,看起來約莫是小學三、四年級左右。

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小朋友:「我們老師是王八!」

在旁的母親聽見後,眉頭緊皺,看的出來應該不喜歡他兒子這樣說話,但還是很有耐心的,輕聲問兒子:「怎麼了嗎?為麼會這樣說老師呢?」

小朋友的怒氣,似乎沒有因為母親和緩的語氣而減少,而是繼續罵:「我們老師對人王八、上課王八、聲音王八、長的王八⋯⋯整個人就是王八!」

我聽完小朋友這一連串飆罵,除了好奇老師到底做了什麼之外,也和那位母親一樣,皺起了眉頭。但我心裡所想的,不是「這孩子真粗俗、沒教養」,而是為這孩子感到憂心。

因為,他使用語言的方式——髒話——很可能正慢慢的腐蝕、弱化他的思考能力。

語言如何影響思考?

關於「語言如何影響思考」,在科學上有不少研究。

比如說,行為經濟學家陳凱斯(Keith Chen)發現(參考資料1),一個人的儲蓄習慣,會因母語不同而有所差異:那些母語中有「未來式」時態的人,平均儲蓄率會比較低(在控制了出生地、居住地、年齡、性別、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變因後)。

因為語言的文法要求,逼迫他們每次張口說話前,要先思考清楚時間,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這讓他們對於「時間的感知」,更為清晰。

而當語言越能清楚描述未來時,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就會感覺未來越遙遠,越沒有存錢的意識和危機感,更傾向於即時享樂。

這大概就像要年輕人為了退休多存點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退休離他們太遙遠了。

再比如說,認知科學家萊拉・布洛狄斯基(Lera Boroditsky)發現(參考資料2),在澳洲北部有一個原住民部落,叫「朋布羅」(Pormpuraaw)。在他們的語言中,沒有「左」、「右」這種描述相對方位的詞彙,取而代之的是,描述絕對方位:「東」、「西」、「南」、「北」的詞彙。

所以,在他們日常生活中,你會聽到這樣的對話:「舉起你的『北』手」、「把杯子往『東南』移動」。

這樣的語言使用習慣,造就了朋布羅的原住民,有著極強的「方位感知」的能力。就連一位5歲的小女孩,都可以在沒有羅盤的情況下,輕易的指出北方。他們就像候鳥一樣,內建著羅盤和 GPS 定位系統。

以上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語言會影響思考、形塑思考」,進一步強化或弱化我們的某些能力。

說髒話對小朋友的影響

回到開頭那位講髒話的小朋友的例子,為什麼說「髒話,會弱化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呢?

說來其實也挺有意思的,因為髒話太、好、用了!

舉凡電影很好看、東西很難吃、今晚加班、明天放假⋯⋯都可以用簡單一個字,或幾個字的髒話來表達。

見到好兄弟,可以罵聲「X!」,傳達善意;見到仇人,可以罵聲「X!」,傳達惡意;中樂透時,可以罵聲「X!」,表示狂喜;被老闆幹譙時,可以罵聲「X!」,表示憤怒。

我們所有內在的喜怒哀樂、所有對外在世界的描繪,都可以透過髒話來傳達。

這對「小朋友」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如果一個人,在年紀還很小,還在學說話、累積詞彙量的時候,就學到髒話這麼好用、威力這麼強大的詞彙,並且養成習慣,不斷用髒話來描述他的感受、他所看到的世界,經年累月下來,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是的,他很有可能不會想再學更多的詞彙,因為簡單幾個髒話就夠用了。

而最可怕的是,因為「語言會影響、形塑思考」,所以當一個人腦中詞彙量太少、都是髒話時,他就沒有辦法進行深刻、細緻的思考。

當你的語言中只有「黑」這個顏色時,你要如何描述、思考五彩斑斕的彩虹呢?

髒話,像一副濾鏡,濾掉了燦爛世界的色彩;髒話,也讓他慢慢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當然,我這邊講的是「大學以下」的小朋友。大學以上,我覺得基本詞彙量就積累的差不多了,在多數情況也能分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什麼對象可以說髒話,其目的又是什麼。所以,比較不會有髒話影響思考的問題。

有了「語言影響思考」的視角,以後在糾正、制止小朋友罵髒話時,除了粗俗、禮貌、觀感等理由外,也許可以在適當時機,試著告訴他們這樣的概念:

「孩子,你知道,說髒話的習慣會弱化人的思考嗎?」

畢竟,對有些孩子——尤其是國中生——來說,看起來不禮貌很酷;但看起來不聰明,就不是一件多酷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

  1. Keith Chen. Could your language affect your ability to save money? TED.
  2. Lera Boroditsky. How language shapes the way we think. TED.

延伸閱讀

劉彥廷 劉彥廷

劉彥廷

台北市高中老師

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物理老師,綽號廷廷。大學、研究所學的是物理,畢業後不務正業,碰了哲學、經濟。喜愛閱讀、思辨,有時會因沉思,陷入自己的世界;有時會一人分飾兩角,自己和自己辯論起來。期許成為「思辨火炬手」,以思辨的光,照亮無知的闇。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