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玩不要學!當孩子的心聲被實現,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為孩子做再多、買再多玩具、學再多才藝,都無法彌補我們從孩子身上奪走的玩樂自由。孩子透過主動玩樂所學到的一切,是無可取代的。還給孩子玩樂的自由,他們能學習到的面向比你想像的多。

玩轉學校的共玩聚落裡,孩子和大人們一起試走用棧板、輪胎搭建的平衡木。圖片提供:玩轉學校

玩轉學校的共玩聚落裡,孩子和大人們一起試走用棧板、輪胎搭建的平衡木。圖片提供:玩轉學校

在星期六的下午,孩子們普遍在公園遊樂區裡放電、享受電動遊戲帶來的刺激快感、或是參加才藝課程活動時……。在玩轉學校的共玩聚落裡,一群孩子正拖著廢棄的輪胎,兩人一組的搬著木棧板,在看似一堆等待資源回收的廢材裡,嘗試搭建出屬於他們的遊樂場。

或許你會好奇,讓孩子在規畫好的遊樂設施裡玩,跟在廢棄輪胎與木棧板裡遊戲,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認為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玩樂的自由。

玩樂的自由,是孩子教會我們的事

前陣子,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和我們分享,他只要一有空檔,就會拿起身旁任何可以利用的物品練習打排球。看著孩子對於排球展現的熱情,我們便好奇的問他想不想報名參加排球課程。

「我不想上排球課,只要是課程我都不要!」孩子的這句話,讓我們相當不解,為什麼孩子會抗拒上課?細問之下孩子才說出原因:「我只是想打排球,上課會有很多時間是老師講,就不能自己玩了…...。」

從孩子心裡對於玩樂的渴望,我們回頭看看課餘時間,大人為孩子精心安排的才藝課程。這些才藝課程顯然在內容多元性和玩樂性上,要比學科補習充實許多,但在這些課程與活動安排裡,大人的介入比例,卻依然高於孩子自己決定怎麼玩的主導性。

在看似充實的背後,孩子面臨的卻是:缺少建立自信的環境、缺少自由探索的環境、也缺少人際互動的環境。因此,時間一久,孩子失去了最重要的自信與好奇。

在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格雷《會玩才會學》的著作中,他總結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三大直覺本能:好奇心、玩樂力、社交力。透過建立一處由兒童主導、大人低度介入的遊戲環境,在看似無關緊要的自由玩樂過程中,孩子能透過上述的三項本能,學到一輩子都受用的能力,像是實現創意、人際互動、享受挑戰、熱衷投入、感知危險、克服恐懼、解決問題等等面向。

「我們為孩子做再多、買再多玩具、學再多才藝,都無法彌補我們從孩子身上奪走的玩樂自由。孩子透過主動玩樂所學到的一切,是無可取代的。」
—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格雷。

拋開學科才藝,回歸認真好玩

在玩轉的共玩聚落裡,我們想把玩樂的自由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想玩什麼,而不是大人帶著孩子玩點什麼。在聚落裡,拿掉制式的課程架構、抽離大人指揮的介入,賦予孩子充滿可能性的環境,發揮好奇、玩樂、與社交的探索,讓孩子能在實作體驗中,走出課本探索世界;在遊戲系統中,走入內心自我成長。

在第一期的共玩聚落裡,孩子和大人共同討論著:蓋一座自己的遊樂場,是大家共同想玩的事情。在草地上,孩子們推滾著廢棄輪胎、兩人一組的搬著木棧板,從看似一堆等待資源回收的廢材裡,嘗試搭建出屬於他們的遊樂場。儘管還沒有具備結構和綑綁的概念,孩子們憑著創造力與不斷的嘗試,從一個蹺蹺板開始,一邊玩一邊延伸擴建,結合了不同難度的平衡木關卡,靠著自己的力量搭出一座看似簡單卻充滿挑戰的迷宮。

看著原本空無一物的草地上長出孩子的創意遊樂場,在一旁協助的大人,也都卸下最初對於孩子會不會因為沒有限制、沒有引導、沒有遊戲規則,而產生的緊張。尤其當孩子們在面對好不容易疊好的器材、玩沒幾次又傾倒的挑戰時,不但沒有喪失對於搭建遊樂場的興致,反而自發地和大人許願,希望下次可以嘗試更多用繩子固定器材的方法。

「我還想要蓋一間樹屋!」「我想要可以坐、可以站的盪鞦韆!」「我要一座攀岩場!」透過遊戲,孩子甚至激發出更多的渴望……。在那一刻,我們真的看見:玩樂和好奇才是引領孩子學習最好的老師。

共玩聚落中,大人和孩子們正一起測試用木頭搭建的遊具框架

共玩聚落中,大人和孩子們正一起測試用木頭搭建的遊具框架。圖片提供:玩轉學校

家長,是聚落裡的大玩伴

但在共玩聚落裡,不單純只是做孩子覺得好玩的事情。在聚落裡,所有發生的事,都必須是孩子和大人都共同覺得好玩才行!共玩聚落打造的不僅是一處給予孩子主導、大人低度介入的環境。因為除了自由玩樂的環境,玩轉在意的還有和孩子一同玩樂的夥伴。因此除了共玩聚落裡混齡的孩子、玩轉團隊裡的引導員外,家長也是孩子玩伴的一環。

回到剛打造完遊樂場,孩子意猶未盡的許願時間,出現了一個特別的聲音說到:「我也要許願,我想要一間泥巴廚房。」這次的許願並不是來自孩子,而是一位從建置遊樂場開始,就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協助孩子搭建的爸爸。一聽到泥巴廚房,平常喜歡動手做小點心的孩子們眼睛也跟著閃閃發亮。

或許你會感到疑惑:大人提出這麼明確地的渴望,不就是一種介入孩子自由玩樂的行為嗎?但這位爸爸的許願,並不是大人以上對下的強行介入。我們看到的是:爸爸覺得嘗試打造一座廚房是件有趣的事情。

而孩子們也對於可以在泥巴廚房裡做點心感到期待,這是孩子和大人共同覺得認真好玩的交集!這也是玩轉在共玩聚落裡,設計「孩」可以怎麼玩的方向與環境時,想帶給孩子與家長的價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永遠是無可取代的位置,玩轉不是定位在一個取代父母功能的托育團體,而是希望相遇在此刻的每位家長都能與玩轉,一同重視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和連結。」

在共玩聚落裡,大人和孩子一起利用童軍繩和木板,搭建綁在大樹上的簡易鞦韆

在共玩聚落裡,大人和孩子一起利用童軍繩和木板,搭建綁在大樹上的簡易鞦韆。圖片提供:玩轉學校

透過玩樂,成為自己喜歡的大人

給予孩子玩樂的自由,大人低度的介入並不等於袖手旁觀。和孩子一起成長,除了帶孩子報名許多才藝班、補習班之外,像這樣純粹的陪伴、好好的玩在一起,才是孩子生命中,一生寶貴的重要禮物。玩轉透過共玩聚落想實踐的,不只是我們想給予孩子的自由環境,更期許在這個空間中,能給予家長支持,一起共好給予孩子更深的陪伴。我們也和家長一起討論,如何在各式環境中與孩子溝通,協助孩子發展。

我們深知「拋開學科才藝,回歸認真好玩」會是一條漫長的馬拉松挑戰。但看到遊樂場裡眼神發亮的孩子,和盡情享受的爸媽,我們再一次見識了「玩樂」的價值。和孩子一起在自由探索中,找到關心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理由,這就是「玩」最有價值的地方啊!

延伸閱讀

玩轉學校 玩轉學校

玩轉學校

教育機構

玩轉學校 Pley School (Pley = Play + Education),我們相信愛玩是人類的天性,好奇是學習的起源。遊戲式教學是我們專注的核心,以議題式遊戲作為模板,點燃學習熱情、勇於挑戰複雜的社會議題,最後透過引導反思,將學習帶回現實生活,啟發開創未來的關鍵能力。 目前主要活動分成四類: 教師研習、學生課程,青少年營隊,以及企業合作,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