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超過20%雙專長畢業!賀陳弘:清大特殊選才要培養1+X能力

學習的每一個腳步都會為自己留下印記的,學習歷程檔案真的會做白工嗎?還是我們得重新放下功利的眼光看待學校和學習的本質。前清大校長賀陳弘(已於2022年4月卸任,現為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講座教授)談到他為什麼期待,未來大學選才理想境界應該是人人都是特殊選才。

前清大校長賀陳弘。鄒保祥攝

前清大校長賀陳弘。鄒保祥攝

本文重點摘要

2022教育年會|為幸福而教 報名請點此

【編按】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招生策略中心助理研究員彭心儀、社會所副教授林文蘭、清華書院助理導師林佩錡,採訪前清大校長賀陳弘(已於2022年4月卸任,現為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講座教授)談他為什麼期待,未來大學選才理想境界應該是人人都是特殊選才!

跳脫清華校長的身分,賀陳弘談到特殊選才之於台灣教育的願景,他說:「今天是把它當作『特殊』選才看待,將來最好是普遍都這樣,那就不特殊了。人人都是特殊選才,人人都有自己一條路可以走,人人都有充足的支持資源系統適性發展。」最極致的情況,就是沒有區分入學管道,每個學習主體都可以被看見和適性發展⋯⋯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體制創新持續扮演領頭羊角色,賀陳弘校長始終對於台灣的教育環境懷抱願景,不斷的嘗試教育創新,其中,「特殊選才拾穗計畫」便是在其任內率先推動的學士班入學制度。(看更多>清大實驗教育學生林芳如:特殊選才未來有可能不再「特殊」嗎?

特殊選才包括偏才、不同成長背景、逆境中努力學習

特殊選才的精神涵括了「偏才」及「不同成長背景」,而清大校內的特殊選才計畫則稱為「拾穗計畫」,與以往招生方式不一樣的是,特殊選才不以「智育學科成績」為主要錄取依據,只要學生有特殊才能,無論是單一學科能力天賦、機器人專家等擁有學科方面卓越表現的學生,抑或音樂、棋藝、滑輪冠軍等擁有藝能方面才華的學生,都有錄取清大的機會。(看更多>清大特殊選才生、帆船國手周玨妤:不因他人改變自己的航道!

另外,身處困境中依然維持強烈學習熱忱,或是在非體制教育出身、境外成長的學生等等在紙筆測驗上較吃虧的學生,也都納入特殊選才的拔擢範圍,進一步實現申請入學、繁星計畫,甚至旭日計畫都未能達成的選才願景。(看更多>特殊選才:讓逆境向上與主動學習也成為你的特殊優勢

考招一體:教改不可迴避招生的問題

現存台灣教育體系,「教育政策」與「招生制度」已密不可分,其自然也存在困境。對此,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台灣入學考試、招生一直牽動教育現場,所以教育的理念、改革、變革,都不可迴避招生的問題,這兩者會連動,也常常是像兩隻腳走路,招生有變化的時候,帶動教育現場的變化,影響了教育的政策措施、理念發展。」

若將時間軸再往前推,自民國83年大學開始實行多元入學招生,帶動了高中開始重視考試以外的教育內涵。相對的,大學端也不斷的檢視多元入學的成效,在這近30年期間,從最初的1%名額試辦,到現在已達50%~60%,這也反映出在過去這段時間裡,「多元化」成為社會逐漸有共識的方向。而在這個共識下,大學招生多元化,更是回應了社會和大學對於教育的想像與期待。

在特殊選才出現之前,大學的升學管道大致可分為「三大管道」,包括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考試入學,都必須通過考試(包括學科能力測驗或指定考試),限制了取才的可能性。

對此賀陳弘以為:「(升學)管道是有限、有涯的,但每一個孩子他的才性、差異是無涯的,所以當然有的學生適合在這管道中間,也有離管道規格比較遠的學生,所以多元招生再深化,必然是無規格、去規格化。」

如何讓那些距離「規格」比較遠的學生被看見,就是特殊選才的第一個概念。至於第二個概念,則是「扶弱」的普世價值。第三個概念,則是希望觸發所有實驗教育,也就是非學校型態教育的發展機會。 

雖然特殊選才學生入學後面臨很多挑戰,但是賀陳弘認為,社會上需要的不只有會考試的人,還有各種能力的人才,奠基於對多元人才的定義與想像,他希望能夠帶領清華走出不一樣的教育之路。

特殊選才由清華率先推動,經教育部同意後,自104學年度開始試辦,從當時全國僅12校、共53人的招生規模,到107學年度成為正式的升學管道選項。「我當時跟教育部說,我們(特殊選才的名額)1%就可以了,大學容許1%的差異,大家應該要接受,我心裡的極限也只有到這裡,結果教育部出來竟然是全國1.5%、各校5%,遠超過我們提案的範疇了。所以這裡你就可以看到幾乎是繁星計畫的重演,因為這個概念跟K到12的教育是呼應的。」

關於這1%的名額,賀陳弘笑著說,因為他看見其他國外頂尖大學有類似的選才育才計畫,在學生入學後給予很大的空間去學習,令人心生嚮往。當然,招收的學生也必須符合多元的特質,才有可能使計畫成功運作。

「導師」和「學伴」制度導入 回應招生衝擊

然而,開拓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賀陳弘認為:「我覺得實務上,它的衝擊比繁星、旭日這兩個管道還大,因為面向很多,不像繁星或是旭日,畢竟各自還是有一個主流規格:繁星主要處理區域之間社區高中的情況,旭日主要是處理經濟弱勢等等。」

「這裡(特殊選才管道)從天到地、從南到北,光譜非常地寬廣,而我們可以因應、準備到的是有限的,更何況(在清華)它是散布到每個院系去,不是大家全面都準備好,這是很顯然的。」 

清華之所以選擇讓特殊選才學生散布至各個專業學系,理由很簡單,「因為其中一個理念是學生群體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一定要表現在學生的互動交流上,所以如果想要擴大交流互動,當然就是分流到各系,但是分流要承受的後果就是全面接受衝擊。」

為了減緩其衝擊,清華也針對特殊選才學生導入了「第二軌導師」和「學伴」制度,協助學生盡快適應環境。不過賀陳弘也坦承,畢竟特殊選才制度才起步沒幾年,尚在摸索磨合期,關於導師和學伴的招募與養成,尚須不斷地進化,或是有更創新的發想與執行。

貫徹「1+X」精神 精準選才創造雙贏

目前清華的特殊選才學生,大致可分為三類屬性:學科專長、術科專長、還有在經濟或文化條件不利下具備堅毅特質的學生。

根據賀陳弘的觀察,學科專長的入學生在適應上比較沒有問題,但是逆境向上的學生和術科生則較容易在學業上有挫敗感。

逆境向上與旭日計畫的入學生共同的處境,是過去知識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背景,容易形成他們學習的阻力和困難。因此,逆境向上學生在概念上是屬於擴大旭日的範疇,納入同一套助學系統來輔導和提供獎學金等等。

統整下來,賀陳弘認為中間扞格比較大的是術科進來的學生,因此他再三強調要實踐「1+X」的概念。「『1+X』的概念是,1是原來的術科,進入學校之後,(原來的1)讓它可以增加點什麼,這是X。X不是原來的1,我們希望1+X有點像斜槓,可以斜出其他什麼厲害的東西出來。」

「台灣棋王」王元均即是很好的例子。王元均當年頂著「最年輕棋王」的頭銜,透過特殊選才進入清大經濟系,他曾表示,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進入清大,在圍棋之外增添不一樣的人生閱歷,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同時他也用實力證明,特殊選才生也能兼顧課業。

若要落實特殊選才的立意,如何精準篩選出適合的學生,將是左右這項入學制度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賀陳弘認為,學生在自傳裡如何描述1+X的想法,校方又如何與學生與家長溝通,會是選才的重點。(看更多>特殊選才書審資料 清大招生策略中心主任:請呈現個人特質

育才方向不斷進化 仍待時間驗證

目前清華每年提供約80個入學名額給特殊選才管道,一半是大一不分系的清華學院學士班,另一半則分散給各系獨立招生。但如何在常規的學系體制下孕育出非常規的教育方式,需要時間一步步調整。

在賀陳弘的構想中,128個畢業學分裡,有一部分可以讓學生用非教室型態的學習去取代,比方說國外經驗、校外參賽等等,若能好好執行的話,可望緩衝很多學生和體制上的衝突。

「一個教育體制的聲望,其實靠所畢業的人才後來的成就去塑造,大家常常說,學校靠畢業生,所以特殊選才既然才運作8年,校友(畢業)才3、4年,人數也還很少,要找出參考、具有說服力的例證還需要一段路。」

賀陳弘舉例,其實過去推動「雙專長」、「跨領域」等概念,起初不為許多老師接受,然而後來隨著成功的事例增多,社會風氣改變,許多擁有雙專長的學生,甚至成為跨領域研究所的大熱門,原來質疑的聲音也就逐漸減少了。

雖然現階段無法立即爲特殊選才的執行成效定調,但賀陳弘肯定的說,「很明顯的(有)比沒有要強太多了,有沒有做到一百分不敢說,但確實它收到了一些其他管道沒有辦法觸及的學生。」

在清華拾穗計畫當中,逆境向上大約占了三分之一,至於K-12非制式教育體系出身的學生,每年大約會招收6、7人,很接近全國非教育體制學生與體制教育學生的占比,學生族群多元化很明顯的在增加。

賀陳弘指出,這類在考試上相較不利的學生,多招收一個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和教育效果,因此若要論執行成效,或許可以聚焦在1+X上來看,「1+X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太多了,如果招生愈精準的話,將來累積上百個畢業生之後,一定很容易找到兩、三個很獨特的成功故事。」 

別人不能清華能 理念認同比資源更重要

特殊選才為什麼別人做不到,清華卻可以?賀陳弘自信的笑著說,其實比起經費和資源,更仰賴大家對於這個理念的認同。

「舉例來說,十幾年前我聽說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學生有20%是雙專長畢業的時候,我真的內心澎湃不已,人家怎麼可以做到這樣?當時我們也會認為說,那一定是資源都很豐富啊!」

「現在清華也沒有明顯增加什麼資源,但是也做到了超過20%的畢業生完成雙專長,真的是篳路藍縷,總工程師(前副校長周懷樸)功不可沒。」清華大力推動跨領域學習(多專長學習),回想當初從零到有,把制度和每一個課程建構起來,背後耗費了非常多心力。

「所以特殊選才是不是真的要巨大的資源才可以擴大規模?也不必然,認知和認同還滿重要的。如果九成九都反對的話,一個特殊選才的學生也做不成;但是普遍認同的話,我覺得我們未嘗不可以把規模擴大,因為我一直覺得,其實可能是要以導師群的能量,來定義選才的規模。」

回扣到賀陳弘一再提及的,如何讓更多校內教師理解其精神,並且經過招募、訓練的過程來投入選才育才,是未來特殊選才能否擴大辦理的要件。回想起當初繁星、旭日計畫起步時,也各自面臨不同的質疑聲浪和掙扎,隨著愈來愈多成功事例,這些質疑的聲音也逐漸淡化。

至於清華校內如何發揮效益、整合資源,在各部門之間溝通協調,教務處的角色自然相當吃重,因此朝向「委員會」(committee)或是「獨立辦公室」(office)的方向發展也未嘗不是可行之道,演化出自己的教務章程,底下可能會有導師制度或是其他機制,協助學生規劃在清華的整體學習歷程,尤其是如何發展對於1+X的想像和學習藍圖,未來待經驗慢慢累積趨向穩定,大家面對不同狀況時便能知道如何因應。

多元管道的「規格化」與「去規格化」

在高等教育的創新上,清華一直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賀陳弘表示:「其實領頭羊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創新,第二個階段是驗證,後者要時間。我們現在已經做了一些創新,在執行層面的創新,就包括有一些做法是人家還沒做過,或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到位的。」

跳脫清華校長的身分,賀陳弘談到特殊選才之於台灣教育的願景,他說:「今天是把它當作『特殊』選才看待,將來最好是普遍都這樣,那就不特殊了。人人都是特殊選才,人人都有自己一條路可以走,人人都有充足的支持資源系統適性發展。」

最極致的情況,就是沒有區分入學管道,每個學習主體都可以被看見和適性發展,雖然這在眼前不太可能的事情,過於理想化,需要無窮大的資源去支持。

「所以在可見的將來,還是用有限的資源做有限的事情,就是會有特定的入學管道,容許一定比例給『特殊』選才,包括招生和選課等特殊待遇。所以其實我們的願景和期待算是很現實、很卑微的。」

賀陳弘繼續說,「特殊教育在清華會成功,老師們肯定這個管道,同意有一部分的學生這樣子來培育是有意義的,希望這個想法可以擴散到各大學,各大學也都認同,願意讓一部分的學生用這種方式受教育。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我覺得從制度設計面來講,我們已經完全成功了。」

清華大學帶頭開辦特殊選才至今邁入第八個學年,徹底打破了過去招生選才採取的「齊頭式平等」——將所有學生放在同一個考試基準上,以追求所謂的「公平」,卻忽略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而且使用單一規格所篩選出的同儕,看問題的視野類似,彼此之間的刺激也會受限。然而,這些不能被規格化的差異性,正是其珍貴之處;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多元適性發揮,更是社會多元發展的基石。

清華用選才和育才的創新突破來回應社會變化,大學作為社會的探險隊,清華將繼續走在最前面,善盡教育使命與社會責任,在學校可負擔的量能下培育各領域人才,與更為多樣化的學生一同成長,探索更多可能。

延伸閱讀

彭心儀 彭心儀

彭心儀

國立清華大學教職員

國立清華大學 教務處招生策略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佩錡 林佩錡

林佩錡

國立清華大學教職員

清華書院助理導師

林文蘭 林文蘭

林文蘭

國立清華大學教職員

台灣的社會學家,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社院學士班、運動科學系合聘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所訪問學人。研究興趣包括: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教育社會學、運動社會學、勞動社會學、原住民當代處境。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