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情緒問題多 我們如何看到孩子的求救訊號?

【曾多聞專欄】去年底,美國再傳校園槍擊;近日,台大連續2名學生跳樓身亡。殺人與自殺的背後,有個令人心碎的共同點:焦慮憂鬱的孩子找不到情緒出口。在悲劇發生前,我們有看到這些孩子的求救訊號嗎?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去年底,美國密西根牛津高中一名學生在校內隨機開槍,打死了4個同學。今年初,台灣大學連續2名學生跳樓身亡。

一個是殺人事件,一個是自殺事件,卻有一個令人心碎的共同點:都是焦慮憂鬱的孩子,在心煩意亂的情況下選擇結束生命,並引發社會大眾擔心產生模仿效應。

我們不禁要問,在悲劇發生前,我們有看到這些孩子的求救訊號嗎?我從採訪中得知,密西根高中槍擊案發生前,學校老師其實已經看到警訊並與家長聯繫,但孩子的情緒卻沒有獲得妥善的處理。

結果4個學生無辜喪命,開槍的15歲少年伊森.柯朗伯利(Ethan Crumbley)被以謀殺及恐怖攻擊罪名起訴。

學區報告指出,槍擊案發生前一天,伊森在校情緒不安,老師發現他用手機上網查看彈藥資訊,覺得擔心而聯絡家長,結果伊森媽媽的反應卻是傳簡訊給兒子說:「哈哈哈,我不會生你的氣,但你要學會不被老師抓到。」

槍擊案當天早上,老師又看到伊森在數學作業上塗寫「到處都是血⋯⋯無法停止這樣的想法,幫幫我」等字樣,向校方通報後,校方通知家長先到校帶伊森回家,並要求在48小時內為他安排心理諮商,但家長拒絕。伊森稍後情緒失控,在學校走廊隨機開槍。

平常的行為比跟師長的談話更值得留意

校方是否對防範這起悲劇盡到了全部責任?專家看法不一。牛津學區督學指出,由於校方缺乏處理類似事件的經驗,加上伊森父母輕佻的態度,讓學校誤以為伊森沒有立即的危險。

另一方面,兩名在槍擊案中被打傷但倖存的女生家長控告學區、督學、校長、訓導主任、心理師及老師沒有盡到保護學生的責任,並聲稱伊森事前有在社群媒體上發表威脅性言論,很多學生都知道,校方卻毫無覺察。

身為家長和教育記者,我必須問:學校要如何評估一個學生有沒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危險?青少年正值情緒風暴期,難免失控。教育者如何幫他們梳理焦慮憂鬱的情緒,避免釀成悲劇?

美國校園心理師協會(National Associa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NASP)會長斯蒂芬.布洛克(Stephen Brock)說:「一個孩子說要殺人或自殺,不見得就會真的那樣做。」但是,他補充說:

「有其他的警訊,是我們要留心的。比方說這孩子跟同儕之間的對話,寫下來甚至畫下來的東西,還有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這些比跟師長的談話更有指標性。」

他說,觀察到警訊時,校方應該有一套對策,包括讓數名有資格的成人來評估學生的心理狀況:「不能讓一兩個老師或心理師來做決定,那太冒險。」NASP 指南建議,學校應該要有一個危機應對小組,除了導師以外,包括校方行政單位、校園心理師都應該參與,校方也應該與地方執法單位保持暢通的聯繫管道。

疫情下青少年有情緒問題的比率增加

另一位專家、長期在中學校園擔任諮商師的青少年行為治療師喬什.麥基維根(Josh McKivigan)則建議,學校應該耕耘師生之間的關係,鼓勵同學關懷彼此,發現異狀立刻通報。

他以自己過去經驗為例,指出當有學生行為異常,不睡覺、拒絕吃飯、自我孤立、說些奇怪的話,就是警訊,但是「只要有適當的心理治療介入就可以解決。」

在密西根校園槍擊案中,布洛克與麥基維根都對伊森家長的態度甚感心寒。麥基維根說:「從報導上看,好像家長不願意與校方合作,控制他們兒子的情緒問題。」並表示在疫情陰影籠罩下,他觀察到青少年出現情緒問題的比率增加,有些家長因為對防疫政策不滿而對校方產生不信任感,都使類似問題雪上加霜。

校園槍擊案或自殺案雖然令人震驚,但值得一提的是,類似情況仍然罕見,校園對孩子而言仍然是最安全的地方。面對憂鬱焦慮的青少年,也許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信任學校,親師合作,陪青少年度過情緒風暴。

延伸閱讀

曾多聞 曾多聞

曾多聞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旅美教育記者,曾任職美國國家廣播電台、洛杉磯第18頻道,現為自由撰稿人。著有《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美國讀寫教育六個學習現場》、《用繪本學STEAM素養》、《記者媽媽的數位教養力提案》等書。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