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憤怒抱怨,老師的暖心提問卻意外讓親子重新連結

「請你幫我把小玲的手機沒收!」深夜接到家長在電話另一端怒吼,難免會想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直接答應家長要求;一位玩轉學校的老師分享一次意外收穫的經驗,或許親師生溝通可以不止於此。

圖片提供:玩轉學校

圖片提供:玩轉學校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那通家長抱怨電話,卻意外促使家長和孩子重新認識彼此的故事。

回到2020年,在認識台灣368過夜營隊的深夜裡,我接到媽媽的電話,電話裡的媽媽聽起來,急躁且充滿憤怒。

「請你幫我把小玲的手機沒收!」

本來正醞釀睡意的我一時腦袋轉不過來,還來不及了解事件的始末,我就聽見電話那頭,媽媽突然爆發的怒吼。

「她怎麼可以沒經過我同意就偷帶手機出門,她總是這樣!」

玩轉學校在過夜營隊裡,經常遇見這樣的的狀況。那些孩子與父母間關於生活習慣的分歧、不那麼順暢的親子溝通。

在媽媽怒吼的當下,我腦中閃過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直接答應媽媽,「幫」媽媽沒收手機。我相信這方法可以很快的「解決」媽媽的怒氣,我也能回頭好好睡個覺。

但我心中也相當清楚,我這麼做,等於直接成為代媽媽「處罰」孩子的角色,甚至在我還不了解孩子和媽媽彼此想法之時,這件事就會快速的被畫上句點。

其實在那個當下,我對於小玲和媽媽之間,對於這通媽媽深夜特地打來的電話,有著諸多好奇:小玲為什麼會瞞著媽媽偷偷帶手機?為什麼母女間沒辦法針對手機達成約定?

我稍微回想一下營隊中小玲的狀況。其實小玲在課堂、活動之間並沒有經常使用手機,我觀察到和互動過的小玲,反而是一個有時會遲到、需要他人叮嚀,自我價值低落的孩子。我在想,我看見的小玲與媽媽這通電話,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嗎?我還能為小玲和媽媽多做些什麼?

能向老師坦承 卻逃避與母親溝通的孩子

隔天起床後,我找到了小玲和她聊聊。令我驚訝的是,在我靠近小玲前,她彷彿已經預知到我要做什麼,直接把手機掏出來,準備好給我「沒收」。

其實小玲知道偷帶手機媽媽會非常生氣這件事,但小玲還是做了。

「我晚上會很想滑手機看影片⋯⋯」小玲也老實地和我坦誠,會偷帶手機來營隊,不是叛逆或為了惹媽媽生氣,只是太想用手機,但卻害怕和媽媽溝通,才選擇了這個「逃避媽媽」的方式。

在一個小時的對話中,我除了手機使用外,也和小玲聊聊在家中和媽媽溝通討論的過程。小玲在對話中不斷重複「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啊」、「我就是不行」、「我放棄了!」

從早上準時起床上課到使用手機,小玲的字句中處處充滿對自己的否定。同時,在小玲的言語當中,我也感受到一個訊息:不只小玲不相信自己做得到,小玲覺得媽媽,也不相信她可以把事情做好

愈與小玲對話愈是為這孩子感到心疼,我還是想跟小玲一起解決一些問題。我們針對小玲平常使用手機的習慣,討論了幾個可以準時收起來的方法後,小玲主動告訴我,她想努力看看。

我想相信此時此刻,正勇敢踏出一步的小玲。

老師的一句暖心提問 重新接起親子溝通的橋樑

我請小玲先自行保管手機,並告訴她:「我想要相信你,也想要請你相信自己。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跟媽媽溝通,因為媽媽有她的擔心,你願意跟媽媽聊聊嗎?」

小玲看起來還是很慌張,眼底依然有恐懼,請求我替她和媽媽溝通。我打電話將與小玲間的對話分享給媽媽,媽媽聽完後,理解女兒卻也顯得有些無助:「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孩子建立約定了⋯⋯每次約定好,都還是會出現這種事情!」

嗯,很難。親子溝通本來就是一個難解的課題。我快速的回想這些對話及我眼中的小玲,停頓片刻後靈機一動,我問媽媽:「可以邀請媽媽,說說小玲的優點嗎?」

媽媽愣了許久後,說:「小玲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她啊,總是沒辦法把事情做完,而且啊⋯⋯她總是⋯⋯」

在我邀請媽媽講小玲優點時,媽媽停頓了好長一段時間,卻在講了優點後,快速的出現許多「但是」,及好幾個希望小玲改進的地方,思考時間與數量,在此刻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緩緩的跟媽媽說道:「媽媽你有發現,剛剛講完小玲的優點後,你馬上接了『但是』,及許多希望小玲改進的地方嗎?媽媽有多久沒和小玲分享你對她的欣賞了呢?」

這次媽媽停頓了更久,顫抖的聲音才從手幾的另一端傳來:「謝謝你提醒我,我之前都沒有發現⋯⋯。」

聽到媽媽幾近哽咽的聲音,我也繼續跟媽媽分享我當時的感受:「我猜啊,其實小玲很在乎,也很需要媽媽看見她的優點和欣賞喔!我相信這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我想邀請媽媽,下次不妨直接告訴孩子你對她優點的『看見』!」

「也同時邀請媽媽,和我們一起再次相信小玲!」

事情的最後,我確實沒有沒收手機。母女倆在晚上似乎通了場電話,雖然我不知道對話內容,但我想應該有很不錯的結果。

因為隔天小玲很開心得跑來跟我說「媽媽有看到我在營隊裡負責的設計,她說做得很好!媽媽也沒有說要沒收手機喔!然後我也有跟她分享我的早起計畫!」

其實一開始從接到電話與和小玲聊聊,我並沒有預期會有這樣的結果,或許只要幫媽媽沒收手機,我的「任務」就應該結束了,但看見小玲,接收到媽媽激動的情緒,我總想著可以為孩子再多做些什麼,卻意外成為孩子與媽媽間的溝通橋樑。

當下我感到相當開心及感動,因為我知道,經歷這次的手機危機後,小玲和媽媽的心,一定又更靠近了一些。

這次的事件也讓我更清楚明白,孩子肚子餓時會主動表示和覓食,但心理匱乏或渴望關照時,卻不會主動提出,甚至自己也並不知道自己還需要什麼。

有些行為在大人眼中不可理喻,其實正是孩子向外求救的重要訊號。

讓我們一起練習與孩子建立關係、覺察孩子狀態,並回應孩子的需要,一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為他最堅實的心靈守護者吧!

延伸閱讀

玩轉學校 玩轉學校

玩轉學校

教育機構

玩轉學校 Pley School (Pley = Play + Education),我們相信愛玩是人類的天性,好奇是學習的起源。遊戲式教學是我們專注的核心,以議題式遊戲作為模板,點燃學習熱情、勇於挑戰複雜的社會議題,最後透過引導反思,將學習帶回現實生活,啟發開創未來的關鍵能力。 目前主要活動分成四類: 教師研習、學生課程,青少年營隊,以及企業合作,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