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慈:我想教學生習慣「自己的答案和別人不一樣」

曾獲 Forbes 富比士雜誌評為亞洲 30 歲以下傑出社會企業家的張希慈,也擔任無界塾實驗教育教師,她以自身經驗分享思考力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與工作。

圖片來源:張希慈提供

圖片來源:張希慈提供

張希慈,城市浪人挑戰賽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女人迷駐站作家、無界塾實驗教育教師、自媒體工作者、社會創新教育顧問,曾獲 Forbes 富比士雜誌評為亞洲 30 歲以下傑出社會企業家。她說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自己「知道自己生活中的選擇」。獨立思考的過程是「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論述和想像,試著去驗證大家說的事不是真的。」

《See Think Wonder 挑戰賽》主辦團隊約訪張希慈,邀請她聊聊思考力和怎麼用運思考力讓世界變得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以下是訪談精華整理:

Q:在你目前的工作中,以什麼形式來促進思考?

我在無界塾實驗中學擔任社會學老師,社會學思辨有很多課程設計就是在讓學生習慣「自己的答案跟別人不一樣」。課堂中,孩子們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表達「他在講什麼?別人在意的是什麼?為什麼和自己的答案不同?」嘗試聽懂大家的答案,聽到不同的聲音,然後理解這件事情也很合理跟正常。

還有一些比較隱性的,像是談論性暴力、性創傷,目的同樣是幫助社會有更多的理解。因為是工作,吸收相關資訊後我經常需要產出一些東西,像是一個節目、一堂課、一篇文章、一場演講。所以我學到大量知識的同時,它也回流到社會教育的層面,成為社會教育的內容,回饋到這個社會中。

Q:人生的哪個階段,你開始意識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呢?

高一那年,我參加了為期兩週的人文社會科學營,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社會學課程。那是我第一次認知到「同一件事情背後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方式、同一個社會現象還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認識「標籤和刻板印象對一個人求學的影響」,這對 15 歲的我而言相當衝擊,我不曾想過一個人的課業表現竟然和刻板印象、跟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有關,而不僅僅跟自己聰明與否、有沒有好好讀書有關。

這個衝擊是一個轉捩點,讓我看見「結構對人的影響」,於是我開始思考、開始想知道還有哪些方式、哪些思考路徑能解釋我所生活的世界

Q:有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會怎麼影響生活和工作?

差異在於有獨立思考能力可以「知道自己生活中的選擇」。當我要看清自己的選擇、打破既有的觀點時,獨立思考的這個過程是「想辦法找到新的資料、案例,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論述和想像,試著去驗證大家說的事不是真的。」

大學畢業後我想創業,很多人都覺得創業是風險很高的事情,好像失敗了就很難再找到好工作。為了做這個決定,我請教了各式各樣的人,創業的、上班的、念研究所的人⋯⋯ 然後我冒出一個疑問:「如果大學畢業的我都能找到工作,為什麼創業兩年、也許失敗但卻更有經驗的我會找不到工作?」所以當我真的去蒐集資料,試著去挑戰既有的觀念,都可能會發現 Maybe not.

Q:除了獨立思考以外,這個世代的高中生和大學生還需具備什麼能力?

「世界公民思維」,也就是我所認為的「國際觀」。

我們得看見我們活在一個非常巨大的社會裡面,而不只是台灣裡面。

世界公民思維的重要性在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很難只專注於「過自己的人生」,太多事情在遙遠的地方發生,都會真實影響我們的生活。當你看見你不只活在台灣,你活在這麼大的世界之中,肯定會活得比較累,但也會活得比較踏實、不容易被嚇到,因為你知道很多事情的發生都其來有自

比如說疫情爆發,對於研究氣候變遷的人來說不會太意外,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氣候變遷會影響生態、而生態改變又會促成新的流行病。並不是「有了這個思維比較有競爭力」所以必須具備,而是有這樣的能力,人會活得比較平靜、或更有韌性(resilience),認知到自己的人生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並且有能力加以應對

Q:對於「舒適圈」的看法是什麼? 有沒有動搖過或是轉變過?

有很大的轉變,我在不同的時期提到「舒適圈」時,心境都很不一樣。

我很喜歡一本書,蘇絢慧諮商師寫的《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它將人的成長分為六個階段,從天真者、孤兒、流浪者、鬥士、殉道者到魔法師,每個階段的心態都有不同變化。

在我剛創業的頭幾年,經歷太多挫折和迷惘,經常有「唯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必須變強否則活不下去」這樣的孤獨感,而此時對舒適圈的看法是「為了成長,必須剝奪安全感」

後來四、五年過去了,有了更多歷練和經驗,也有能力替他人解決問題,此時來到了殉道者的階段。這個舒適圈是建立在「我為他人帶來價值」而成就的滿足感上。我以成就他人為樂,視犧牲為理所當然,但是這樣只有輸出、沒有輸入的情況讓我嚴重內耗,所以我後來學會平衡,明白「期待自己能解決全世界的問題」完全不合理,也過度放大自己的重要性了。

「你說:『每個人』都該被好好照顧。但為何你口中的『每個人』裡面,卻沒有你自己呢?」因此在魔法師的階段,本質上有一種新的自信感,認清自己和其他「每個人」都同等重要,這個舒適圈是「相信自己本身有價值」。

Q:我們可以如何用「獨立思考」來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有什麼是高中/大學生能做到的?

我對「進步」這個詞彙持保留態度。

其一是為何非得進步不可?
其二是我不確定後面講到的狀況能不能算是進步。

對我來說,當大家都能獨立思考時,世界真正的樣貌會被反映出來。就好像是聽見「真正的聲音」,如果大家都能積極聆聽,那麼世界的樣貌會不會更真實、更加貼近民主?比如說,某個人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他根本沒考慮過某個族群、他沒有「看到」某個族群,壓根沒想過他們的需要,或者那個族群的聲音太小了、太薄弱了,導致它沒有被看見。

至於高中生、大學生能做什麼⋯⋯這問題實在很大,因為能做的實在太多了,我覺得可以列一百條。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就來參加比賽吧!哈哈哈!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是全球第一個以哈佛教育學院提倡的思考力為核心的挑戰賽,希望能鍛鍊出可帶來創造力的思考,這是一場免費的個人挑戰賽,透過簡單的「See 觀察、Think 思考、Wonder 發想」,讓全世界都成為你的教室,別讓教室成為你的全世界。(詳情請上官方網站:www.stwchallenge.org

(採訪記者:蔡欣仁)

延伸閱讀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主辦團隊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主辦團隊

一個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的團隊,收到挑戰賽總監的號召,排除萬難,從不同時區,起身響應,響應一個夢想:讓每一個想要有獨立思考的人,都有個施力點,當我們不知道要怎麼思考,就從觀察開始。我們相信思考是「創造的起源」,一切的改變與開創,都從思考開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