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不只是同意不同意!沒有標準答案的討論才是鍛鍊思考的開始

對於4大公投,在校園裡老師真的只能隻字不提嗎?一位熱血老師分享,若大人都對公共議題避而不談,讓孩子對公投和「政治鬥爭」劃上等號,孩子們不會一到18歲擁有了投票權,就一併擁有公民應有的思考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即使公投的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對國中小學生可能都還有一段距離,但對於公共議題的思考及態度,並不會一到18歲就突然全都到位了,我相信公民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開始,而對公共議題的敏感度和獨立思考能力也應該是每一個教育階段都責無旁貸的目標。

來自教學現場的種種疑慮

但要帶小學生討論公投議題,卻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小學生能掌握的資訊有限,而且許多家長也不太能認同孩子討論議題的重要性,覺得浪費時間、混淆認知,況且考試又不會考。甚至,台灣公投的題目也常常跟政黨有很直接的關連,討論公投議題常被認為是在討論「可怕又危險的政治」。

不僅如此,有很多老師也認為,還沒有定論,還在爭議中的話題不適合做為學習的素材,帶學生討論公投議題,可能只是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孩子只能一味複製老師的立場,學生怎麼可能自己做出判斷?所以,很多老師覺得面對公投議題的態度,應該要盡量的避談,免得學生被影響,進而也左右了家長在公投答案的選擇。

既然有這麼多顧忌,況且做了會被質疑還可能被投訴,而沒有做也完全不會怎麼樣,我為什麼仍堅持必須在小學階段就帶入議題探究的課程呢?

相信許多熱血的老師們也有跟我一樣的想望,教育原本就不只是照本宣科,或提升學生學業成就而已,而是把台灣美好的未來放在心上,相信這份美好值得教育投注心力,而孩子在每一段歷練中,都在為未來可以成為有能力胸懷和熱情的公民而努力!爭議或保守的拉扯當然不會少,但民主這件事原來就不便宜,需要更多力量相互支持前進。

至於避免學生被影響的說法確實匪夷所思,我們每天兢兢業業努力的,不就是要影響學生或社會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怎麼一遇到公共議題,就擔心學生被影響?

以下寫出我的思考,期望更多建立公民意識的老師們可以集結更多力量。

小學生真的可以理解爭議議題嗎?

首先,我想打破公投議題小學生無法理解的迷思,事實上,小學高年級的社會領域課本中就已經談到各種很多人覺得難的概念,經濟學、政治學、憲法與人權⋯⋯但課本寫得淺顯易懂,我相信老師也有能力將公投議題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解說。

當然我們都不是專家,盡可能以我們能關心理解的層面,去蒐集資料並找到自己的判斷與立場,這就是公民的責任。若是老師或家長總是要以專家的層級來要求自己或學生,最後的結論常常就是「我們不懂,所以不能下判斷」,甚至還以此批判關注議題的同學,這樣還談甚麼「公投」呢?

因此,若說有甚麼要挑戰的,也許是要找到真實的數據與資料,把議題盡可能用小孩可以懂的方式來談,但也不要太小看小孩的能力,回想我們自己,很多領域知識不也是從似懂非懂慢慢建構起來,所以,不怕不懂,就怕不關心,帶著孩子一起找答案,過程中你也會發現自己學到了更多!

公投議題如何貼近學生?

接下來才是真的難題,就是要讓學生覺得跟自己相關。學習那些找不到跟自己關聯的知識是很難有熱情的,而108課綱期待孩子的素養導向,就是期望學習能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以今年的「四大公投」議題為例,如果只談題目本身,確實很難找到切入點。但抽絲剝繭後,能源、食物或民主的各種方式,都是我們每天要遇到的真實生活情境

前幾年我曾帶著學生分組查閱各種發電的資料,並從中分析各種面向,判斷適合我們的發電方式。我相信當年的判斷未必全然完整精確,但以這樣的工具和方法來關心我們的土地,想想當這些孩子到了可以公投的年紀,對於公投中關於能源的這兩題,應當更有自己的想法。(教學活動設計PPT下載>>小學生也能懂的核四討論課 6種發電方式超級比一比

食物的議題是最靠近孩子的,而原本在食品添加物這一題就是我們的健康課不斷要孩子注意的,當我們關注那些防腐劑、香料、色素、起雲劑、塑化物⋯⋯討論到最後,總是要面臨一個重要的提問:「如果這些對身體有害,為什麼商人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上架,還用廣告、漂亮的包裝來吸引小孩買?為什麼政府不禁止? 為什麼很多父母還是會買給小孩吃?」這裡面牽涉的各種面向,包含資本主義的自由主義問題、民主議題(政府可以干涉商業行為到什麼程度?)、自由貿易扮演甚麼角色? 而我們的慾望又如何說服我們在理解各種傷害後,還是願意掏出錢來購買?萊豬不只是萊豬,公投更不只是同不同意而已。

教師自己的立場,可以說嗎?

許多教育工作者會有這樣的一條線,對於公共議題不應該有立場,擔心這個立場會影響學生的判斷,而讓學生不加思索的盲從。不過,對我而言,立場是一定無法避免的,很多「我沒有立場」的說法,其實是看不見自己的立場,不然就是對議題不夠關心,距離遠到不知道你站哪一邊。

如果是自己不關心的議題,要帶領學生認識真的太為難,實在不需要勉強,但若是自己關注的議題,我認為直接揭示自己的立場是無妨的,重要的是,老師有責任在揭露立場的同時,也要說明自己的立場是如何建構的,這樣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讓學生能理解,所有的立場都必須有足夠的資訊來支持,不是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也是要警示學生,老師是基於這樣的立場來跟大家討論,大家應對自己接收的資訊抱持著警覺。更好的方式是能找到更多的證據或說法建立自己的立場,但不管支持或反對,都不需要從頭到尾堅守同一立場,隨著更多的資訊和證據,我們是有可能會換邊站的,老師自己也一樣。

如何呈現多元觀點?

最重要的是,攤開在孩子面前的世界,是否平等的呈現多元的觀點。

立場可以改變,但我們有多少選項呢?如果眼前只有一條路,我們也別無選擇,當然就只能這個選項這個立場。可是,多元觀點說易行難,常常因為我們所在的同溫層厚度,讓我們在不同觀點的資訊蒐集不易。因此,身為權力位階較大的教師,應該要展現更高的包容和友善,對孩子不成熟的意見或是挑戰,都能微笑溫柔以對,讓教育的場域和氛圍在不同意見還沒出現前,也能準備好足夠的空間讓更多觀點有機會來進駐。

當然,家長最有可能是這個不同觀點的參與者。如果家長願意,也期望能提供老師更多不同觀點的資訊,在交換資訊的過程,也有機會讓家長知道老師的想法。彼此有機會理性對話,才是美好的公民社會。

解構刻板——最重要的任務

公投時我們確實要蓋上我們的答案,但引導孩子思辨的路卻不一定需要解答。孩子體制內的學習很習慣在有標準答案的框架中,很多課堂討論可以感受到學生在猜老師要的答案是什甚麼?或是誰的回答比較符合老師的期待?

有些老師也會擔心,還在爭議中的社會議題,可能混淆孩子的價值觀,不適合作為課堂討論的題材。但事實上,沒有標準答案的討論才是鍛鍊思考能力的開始,每一個想法萌芽都非常珍貴,都值得還以滿滿的自信。況且真實的社會與人生戰場何處不是混淆不確定的拉扯,只會在「OX、1234」的題目中作答的孩子,恐怕日後會有更大的挫折啊!

我們的公投制度還在跌撞前進的階段,很像我們民主的歷程,一面犯著錯, 一面按著傷口前進。而教室裡的議題討論可能也很像,趁著我們還有很柔軟的心,和寬廣不僵化的腦袋,不要怕犯錯,帶著勇氣與孩子練習公民應具備的種種能力和態度,直到孩子有機會做出決定的時候,也會是我們可以讓社會更美好的時刻。

延伸閱讀

翁麗淑 翁麗淑

翁麗淑

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新北市蘆洲區鷺江國小老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期關注性別議題、弱勢團體人權與教育。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