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全國中小學線上學習大調查】九成師認遠距拉大學習落差

本土案例連日升高,教育部公布新版停課標準卻也引起許多家長反彈,回顧2021年復課後《親子天下》針對全國中小學生師長進行調查。這兩份調查結果直指教學現場的轉變,88%老師願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台灣中小學經過一波最長時間、最大規模的遠距教學,親師生在短時間內,適應學習各種數位工具,新型態教學方式與實作演練的同時,《親子天下》直擊疫情下的學習轉變,在7月底分別針對全國中小學生老師與家長進行調查。這兩份調查結果直指教學現場的轉變,88%老師願意改變傳統教法,而化身助教的家長則對線上學習苦樂交雜。

面對「史上最想回學校」的新學期,親子天下媒體中心總編輯陳雅慧指出,「疫情帶來了國中小教學的全面數位升級,因為學生改變了,老師不得不跟著改變,根據我們的調查看見,六月底的期末考,將近九成的老師都採取了傳統紙筆測驗以外的評量,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當大家都感受到這股「回不去的自主與便利性時,其中的學習成效和學力落差,也成為新隱憂。

《親子天下》在7/20至7/30進行「全國中小學老師線上學習調查」,回收1322份問卷,調查結果,看見教學現場三個重要的改變:

調查發現一:老師想改變,把數位教學融入課堂

疫情下,被迫速成的遠距教學體驗,讓老師們感受到危機感。從世界各國復課的經驗來看,疫情變化難測,過去一年間學校開開關關,沒有人有把握,「遠距教學」在開學後會成為「過去式」。

調查中,有88%老師表示,有了過去這段遠距教學的經驗,在恢復實體上課後,將會調整過去的授課方式,僅有12%的老師表達,可能不會或一定不會調整實體教法。

當中,超過6成的老師希望實體復課後,增加學生使用線上平台自學的比例,也有59%老師要增加學生用資訊工具做作業的機會,57%老師希望增加課堂應用線上測驗的比例(見調查發現1)。不同程度的數位化、科技化應用,是老師們面對未來的共同答案。

推動老師改變的不只是疫情,居家遠距教學期間,調查中有近8成老師展開線上教學初體驗,持續改變了教學的日常。

教學形式從實體轉往線上,老師們被迫大幅翻轉課程結構。超過6成老師因應新型態的教學,重新調整一堂課50分鐘的節奏,63%增加學生自學比重、62%縮短課程時間、近5成增加線上互動討論,甚至也有4成老師另外錄製線上教學影片。

此外,為求公平,一向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紙筆評量,在這次的大停課中,也被迫轉型。調查中發現,僅有不到12%的國中小老師在六月底的期末考維持傳統紙筆測驗,請學生拍照上傳答案,其餘近9成改採多元評量(44%自行設計線上問卷、20%使用線上評量測驗)。「用線上評量,學生交出答案就知道自己錯在哪,數據的立即回饋更便於教學,」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自然老師劉孟硯說,實體課堂也推薦線上評量工具。

《親子天下》調查,最吸引老師們未來願意持續使用線上教學的優點中,複選選項前三名分別是:58%感受在教學的時間與空間上更有彈性,45%是看到學生的資訊能力大幅提升、45%認為有助提升學習的自主性。 

相反的,影響老師未來繼續採用線上教學的缺點中,複選選項前三名分別是:75%老師認為,無法面對面,難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40%老師認為,許多動態課程與實作課程難以線上化,40%老師認為,設備與網路因素經常造成干擾。

調查發現二:學生必須改變,提高自主學習動力

速成下的線上學習體驗,儘管多數老師已經可以進行遠距教學,但是,學生能學到多少又是另一件事。

根據調查,80%老師認為,這波線上教學的成效不如實體課程,近9成的老師直指,線上學習拉大學生差距。而影響線上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自主學習能力,只有18%老師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好(見調查發現2)。

突如其來的遠距授課,受到每個家庭不同的資訊設備和孩子的先備能力影響,遠大於線上教學本身,老師們明顯發現,家庭資源、支持度高的孩子,線上學習的狀況相對比較好。

在經濟條件相對弱勢的偏鄉地區,家庭學習環境的問題直接衝擊學習的品質。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觀察,外界多半只看到載具不足的問題,這部分反而好解決,實際走進學生家中,看見的問題包括:他可能沒有自己的房間和書桌、家中小孩眾多,兄弟姐妹間互相干擾,該如何替孩子重新建構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才是最大挑戰。「我們不只教孩子,也要教育家長,這是一個機會點,讓我們有機會跟家長產生更好的連結,」吳明柱說。

台南市海佃國小老師沈佳霓則認為,線上學習對於「有目的」的學習,及達到真正的「因材施教」非常有幫助,但需要學生帶著關鍵字去「獵捕」知識,而非等著老師「餵養」知識,尤其考驗自律能力,但這對於尚在「他律」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不是短期可以看到成效的。

「有些家長很挫折,不解為何小孩以前在學校可以好好學,在家線上學習卻變了一個樣!」她說,這波線上學習讓家長有機會看清楚孩子學習真正的樣貌,在少了老師隨伺在側,及安親班、補習班盯哨下,孩子有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有沒有帶著目標前進,是一個很好檢視的機會。

調查發現三:期待學校將改變,替師生數位增能

面對不知道何時可能捲土重來的下一波疫情,老師們也期待持續獲得增能的協助,打造適合數位教學的友善環境。調查中,47%的老師表示,要能在下次停課期間全面進行線上教學,最需要讓學生有充足的學習設備,44%需要政策單位建立停課線上學習的SOP,37%認為老師及學生都需要熟悉線上學習工具的課程。

老師們也在此次和學生一起「停課不停學」的經驗中,重新反思作為老師的價值與核心能力。近96%的老師認為,過去的師培方式需要因應教育的數位轉型重新規劃;也有87%的老師認為,現行的教師甄選標準,也必須跟上時代變化(見調查發現3)。

「教育噗浪客」教師社群共同創辦人、前南投縣僑光國小校長洪旭亮說,回到教室的舒適圈,不再需要透過資訊設備才能和學生溝通,工具不常使用,很容易就會忘記。他呼籲,教育部或各學校應比照防災演練,定期讓老師、學生複習停課時的遠距學習,而不論是遠距教學、在教室內用行動載具上課,或是要能線上與線下的混成學習,首先必須有足夠的配備,才可能談下一步。

對此,教育部資科司長郭伯臣則表示,教育部已做好「再次全國居家學習」的準備。包括持續補助縣市行動載具給經濟弱勢家庭學生、統一採購4G行動網路SIM卡等硬體支援,接下來也將持續廣開研習,學校行政也要派員參加,才能成為整個遠距教學的強力後援。

化身在家助教,爸媽怎麼想……

另一方面,根據《親子天下》「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線上學習調查」發現,經歷過遠距學習的洗禮,家長們也都感受到這是未來學習趨勢,希望重返學校後有繼續增能的機會。面對開學,5成家長希望回到教室後,也要有線上學習的機會,41%受訪家長希望學校有專門的課程教導數位工具使用,33%希望各科老師都要教孩子使用線上平台學習。(圖1)

小三生家長林媽媽說,平時老師會在課堂上指導孩子完成的作業,遠距期間,全都改成在家自行完成,孩子資訊能力不足,作業拍照上傳都需要大人協助,「有時候忘了上傳,還會被點名,父母壓力比小孩還大。」

儘管苦樂交雜,面對多出更多能與孩子相處的時光,仍有35%的家長覺得,這段期間親子關係變好,另22%家長認為親子關係變差。有趣的是,也有近22%的家長感受到親師關係變好,主要因為與老師溝通更密切,同時也看見老師的辛苦。

調查說明

1.「全國中小學老師線上學習調查」調查方法/親子天下於2021年7月20日至7月30日進行調查,以全國中小學老師為調查對象,藉由網路問卷篩選符合條件之受訪者,共計完成1,322份有效問卷。調查設計與執行/邱紹雯、周秩年、賴怡廷
2.「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線上學習調查」調查方法/親子天下於2021年7月21日至7月31日進行調查,以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為調查對象,藉由網路問卷篩選符合條件之受訪者,共計完成1,013份有效問卷。調查設計與執行/邱紹雯、彭品瑜、賴怡廷

更多線上教學/學習資源,請點擊下圖參考〈線上學習 親師生大補帖〉

延伸閱讀

邱紹雯 邱紹雯

邱紹雯

親子天下記者

媒體中心與翻轉教育網站主編,擁有一對可愛女兒,同時也是一個童心未泯、想陪孩子一起重新長大的大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