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實驗學校250+清單│校數成長漸緩,辦學挑戰多

《親子天下》最新調查,全台實驗學校家數已達到250間。近兩年也發現,實驗學校校數與投入實驗教育的學生數成長皆趨緩。實驗學校經過「大爆發」時期,也是辦學者和家長放慢腳步、思索教育理念與目的的時刻。

▲實驗教育的樣貌愈漸多元,如何為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環境,需要家長多方考量。黃建賓攝

▲實驗教育的樣貌愈漸多元,如何為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環境,需要家長多方考量。黃建賓攝

本文重點摘要

《親子天下》最新調查,全台實驗學校家數已達到250間。近兩年也發現,實驗學校校數與投入實驗教育的學生數成長皆趨緩。實驗學校經過「大爆發」時期,也是辦學者和家長放慢腳步、思索教育理念與目的的時刻。

2016年開辦招生、作家小野擔任校長的台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apei Media School,後簡稱TMS),今年1月初收到通過實驗教育計畫續辦5年申請通過的通知。過去5年多來,TMS歷經風光招生、部分家長入學後發現理念不合而離開、在北市議會三不五時就被議員「關切」質詢,主任換了3位,終於走過師資、課程到招生方式都充滿變動的第一個5年,往下個5年前進。

也是在年初,台灣實驗教育先驅、辦學近30年的新北烏來信賢種籽親子實小卻因校地問題面臨無法續辦的危機,被多家媒體報導。

同在實驗教育生態圈,學校有各自面對的挑戰。《親子天下》自2017年起連續5年向全台22縣市教育局處蒐集實驗學校、機構團體資訊。2021年最新調查顯示,全台公私立實驗學校、機構與團體數已突破250家。從這幾年實驗學校家數(註:以下提及的「實驗學校家數」含學校型態與非學校型態學習團體、機構與公辦民營實驗學校)的成長,也能看出實驗教育不同的階段變化。

2017至2019年是蓬勃成長期每年成長近50間;2019年至2021年實驗學校成長逐漸趨緩從去年7月至今家數成長不到20間。就《親子天下》的調查,實驗學校家數年增率降低,2018年約為43%、2019年約為27%,2020年與2021年分別是8%與5%。

從教育部統計與行政院資料也可見,實驗教育學生數(含非學校型態、學校型態、公辦民營)的年增率逐漸趨緩。106學年至109學年學生數年增率分別為34.6%、22.6%、14.6%、13%。

2020實驗學校大爆發,2021成長趨緩。曾偉婷製圖

比對校數成長與投入實驗教育的學生數,或可推估,相較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初期,近兩年實驗教育的發展步入穩定階段,成長趨緩。腳步放慢了,無論是辦學者還是家長,長遠思考實驗教育的發展,希冀養成孩子的圖像,愈來愈重要。

發現1:轉型熱退燒,辦學挑戰多

2014年年底「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公立學校推動一波實驗教育轉型熱潮,公辦實驗學校因在地教育需求應運而生,其中轉型的大宗是面臨學生流失裁併校危機的偏鄉小校,原住民部落的公校也藉著實驗教育,發展貼近在地文化的民族教育。另也有帶著教育創新理念創辦的都市型實驗學校,呼應家長對不一樣教育的期待。

2016年9月共有近60所公辦公營實驗國中小開辦,但實驗教育再走了5年、公辦公營實驗學校增加不到30所,當初的轉型熱潮逐漸「退燒」。

108課綱已提供學校更多空間發展特色課程、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公校想轉型實驗學校是大工程,若教育理念與整體課程沒有更突破的設計,審議委員或地方局處長會評估轉型必要。

台東有全台最多的公辦實驗學校數,多所實驗學校約在5年前轉型,當時新課綱還未上路。教育處長林政宏就認為,公校轉型實驗學校並非改變學校狀況的「萬靈丹」。他表示,108課綱已經有許多彈性,若要衡量公立學校是否要轉型為實驗教育學校,他認為,會是在新課綱架構下,爭取資源上或設計課程仍然綁手綁腳,非得走實驗學校才能做到,再考慮轉型

學校轉型發展課程,凝聚教師共識都需要細膩溝通,快不了。長期觀察實驗教育發展的台灣實驗教育聯盟理事長魏坤賓舉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要發展民族教育,需要打破原有的課程結構,投入人力資源、與耆老學習,把文化整合到學校辦學理念與課程中。「路要走遠一點,(老師們對融入文化的課程設計)才有更深刻的感受。」他說。

魏坤賓觀察,公辦實驗教育逐漸進入冷靜成熟期。一些學校從沿用各式教育理念辦學,漸漸長出適合學校與在地文化的教育樣貌;而另外也有學校受校內老師、地方人士意願與認同影響,不再辦理實驗教育。

發現2:從草根開創到有資源者辦學

當各式辦學者帶著理念投入實驗教育,也使實驗教育的生態產生「質變」。30年前,實驗教育是在山林間的另類教育,近兩年、在都會區能銜接海外升學課程的機構、也是實驗教育。當實驗教育的樣貌愈漸多元,更考驗家長如何為自己與孩子找到適合的教育理念。

2020年,《親子天下》與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合作執行實驗教育現況調查,回收的155份問卷中,有23間公辦實驗學校、機構與自學團體教育理念和特色訴求為國際教育、國際化和雙語。幾間以國際教育為特色的實驗教育機構,收費也高於調查平均,甚至雙倍(註:據調查實驗教育機構學費平均約24萬/年)。(看更多:全台首次實驗教育總體檢:雙語國際風、學費M型化

北市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負責人張淑玲走在實驗教育辦學路上超過10年。她觀察,實驗教育發展初期很大的特色是家長為了孩子、想追求不一樣的教育而投入辦學,具草根性。現在實驗教育則朝向自由市場化發展,辦學者愈漸多元,也有如補教、幼教背景單位想投入。她巧妙形容:「實驗教育從穿草鞋的辦學,到現在穿皮鞋、西裝的人出來辦學。

實驗學校成長趨緩,張淑玲也以自身經驗分析,早期實驗學校的量會成長,可能是因為家長想要的教育環境卻找不到,於是「被迫」投入辦學,但現在教育選擇已有許多,家長會思考是否直接加入現有的、理念相符合的單位。畢竟創立實驗學校、機構或主持自學團,有相對應的時間與運營等成本,形成進入門檻,也影響家長投入辦學意願。

發現3:升學銜接問題愈漸緊迫

實驗教育發展歷程越長,升學銜接問題就更緊迫。《親子天下》調查,110學年將有85間公辦實驗小學(包含中小學),國中階段的公辦實驗學校選擇不到30間,高中更少。

辦學者承接著學生與家長升學銜接的需求,如北市芳和實驗國中110學年開辦高中部,轉型為實驗完全中學;台東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辦實驗教育約6年,學生數4倍成長。校長廖偉民有延伸國中辦學的想法,他說:「小學辦的好,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國中要去哪?」 

魏坤賓指出,實驗教育的升學困境確實讓許多家長焦慮。考量往後高中、大學升學,許多家長在國中便會中斷孩子在實驗教育的學習。他表示,實驗教育沒有對應升學路徑,學測是大考中心依課綱出題,但許多實驗教育教學內容非依據課綱;特殊選才管道的許多名額也看競爭性比賽排名,紙筆測驗分數等,與許多實驗教育學生的養成背景不同。而看見孩子不同學習特質與教育可能,背後涉及的也是整體社會、政府對實驗教育的認同。

和平實驗小學校長黃志順表示,許多家長會擔心離開實驗小學後,如何回到「既有的」道路上?他分享見解:「如果銜接的概念是你讀了實驗小學、只能讀實驗國中高中,我認為是窄化孩子學習的可能。」他建議家長多觀察孩子的特質,以及陪伴孩子養成適應變動的能耐與學習動機,孩子愈長出自主能力、愈能縮短下個階段的適應期。(聽podcast: 家長關心的實驗教育全解答 

實驗教育的發展伴隨著不確定性,家長送孩子到實驗學校,要有和學校「一起辦學」的準備,也需思考:

提醒1:對教育的期待是什麼?

問及給家長的擇校建議,黃志順生動回答,若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是「40分鐘內30道計算題答對率要達85%」,那麼和平實驗小學絕不適合,但若家長希望孩子對生活周遭環境有感、會想探索行動,那和平實小就接近這樣的期待。「家長要誠實面對自己想要什麼。」黃志順說。

「誠實面對自己」聽起來抽象,卻是許多投入實驗教育的家長,確實經歷的內在探索。

孩子在華德福實驗學校讀七年級的小雲(化名)表示,孩子進到小學高年級時,她也曾好奇周遭親戚朋友孩子在學些什麼,想知道自己孩子所學「和他們是不是一樣?」但小雲也釐清,自己期待孩子養成的能力是能思考與理解知識,慢下來學習也沒關係。她有感地說:「若爸媽一方面說要尊重孩子、給他快樂學習,但心理卻放不下別人臉書PO孩子穿前幾志願制服的照片,那要想清楚什麼是自己想要的。」

提醒2:實驗教育不是「特效藥」實驗教育被賦予各式期待。如特殊需求孩子難適應體制內學校時,一些家長會將實驗教育當成「逃生出口」。

北市教育局特教科科長李朝盛表示,部分家長對實驗教育有些迷思,想著在體制內學校無法適應良好的學生,進入實驗學校後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但並非如此。他舉例說明,自閉症學生的人際溝通困難或固執等特質,並不會因實驗學校的多元課程就能完全調適,仍需要有能協助孩子核心困難的資源、了解孩子特質的師資,以及能支持的學習環境相互搭配。(看更多:特殊兒在校受挫 實驗教育是好的出口嗎?

有些人則很想看到實驗教育的成果,觀望實驗教育是犧牲、還是提升成績表現?面對各式「好奇」,兩年前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嘉義阿里山國中小的教導主任王寶莉反問:「為什麼大家對實驗教育有這麼大的期待跟包袱?」在她眼中實驗教育的「成功」難量化,就如到博屋瑪小學參訪時,感動她的是學生樂在學習的笑容。實驗教育未必是立刻提升分數的特效藥,但可能是打開學生學習熱情的開端。

提醒3:望遠想像孩子的成長樣貌

擔心孩子受挫,一些家長很想為孩子規劃求學與生涯發展路徑,但這可預期的路徑在充滿變動的實驗教育很難套用。家長或許更能想像讓孩子投入實驗教育後,想養成孩子的樣貌與能力。

實驗教育畢業生

2020全台首次,實驗教育畢業生大調查。施雲心製圖

2020年《親子天下》執行的全台首次實驗教育畢業生調查,針對18歲以上,曾自學或接受實驗教育的畢業生做了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不管正在就學、就業、待學是或待業階段,實驗教育畢業生對自己人生的滿意度都很高,這來自在實驗教育歷程中的充分自我探索。「有自主學習能力」及「願意接受學習新事物」是在開放題「你覺得自己和同學、同事最大的不同」中常出現的回覆。問起再選擇一次學習環境,更有高達96%的實驗教育畢業生表示還想再念實驗學校

(看影音:實驗教育畢業生真心話)

一位家長分享,兒子小學到國中都唸華德福學校,往高中升學時,也曾在繼續留在華德福體系與往外求學間猶豫過。最後他決定到一般公立高中就讀,原因是:「想看看外面世界長什麼樣,」也是一種自我挑戰。「這是他發自內心的決定,也是我想教出來小孩的樣貌,能夠獨立自主。」她說。

實驗學校成長趨緩,在邁向穩定階段,辦學者、老師、家長們或許也能沉澱思考,心中想要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成長圖像。

延伸閱讀

許家齊 許家齊

許家齊

親子天下

媒體中心企劃。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