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斯博士繪本涉種族歧視、辱華?一位華裔媽媽這樣告訴孩子

這個決定引起不但在美國童書界投下震撼彈,也引發一般大眾熱烈討論。身為一個美籍華裔,看到那麼多白人專家在公共論壇辯論《我在桑樹街上看到的一切》是否涉及辱華,真的令我大開眼界。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今年的美國國家閱讀日,同時也是著名的繪本作家蘇斯博士(Dr. Seuss)誕辰紀念日,管理已故Dr. Seuss版權的企業卻宣佈:6本經典童書因涉及種族偏見將不再出版。美國許多教育專家不斷討論「種族歧視」、「辱華」和文化存續與教育的議題,而身為資深教育記者、兩個華裔孩子媽媽的親子專欄作家曾多聞,又是怎麼看待這個震撼童書界的大事件呢?

3月2日是美國國家閱讀日,也是童書大師蘇斯博士(Dr. Seuss)誕辰紀念日。往年美國各小學都會以閱讀蘇斯博士的經典童書或延伸活動來慶祝這一天。

但就在今年的國家閱讀日,管理已故蘇斯博士版權的蘇斯企業(Dr. Seuss Enterprises)發佈震撼美國童書界的消息:6本一向被視為蘇斯博士經典作品的童書,包括他在1937年創作的第一本作品《我在桑樹街上看到的一切》,以及曾獲凱迪克銀獎肯定的《如果我來經營動物園》、《麥格池塘幻想曲》,因為涉及種族偏見,將停止印行,蘇斯企業並建議全美公立圖書館將這6本書下架。

這個決定引起不但在美國童書界投下震撼彈,也引發一般大眾熱烈討論。身為一個美籍華裔,看到那麼多白人專家在公共論壇辯論《我在桑樹街上看到的一切》是否涉及辱華,真的令我大開眼界。

華裔孩子的媽媽怎麼看「辱華」?

我是一個資深教育記者,也是兩個華裔孩子的媽媽。儘管《桑樹街》不是我最喜歡的一本蘇斯博士作品,我感覺不到這本書的「現行版本」有惡意。這本書被批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書中出現了一個用筷子吃飯的中國人。在1937年最初的版本中,這個角色的皮膚是鮮黃色,文字並使用「中國佬」(Chinaman)來稱呼這個角色,確實不妥。1970年代以後,「中國佬」這個字眼被認為有侮辱意味,蘇斯博士因此修改了文字,改稱Chinese man;又修改了圖片,拿掉了長辮子和鮮黃色的皮膚。

最初的版本早已不再印行,我手上的這一本《桑樹街》也是1978年的版本,書中的中國人皮膚白皙,沒有辮子;他戴著斗笠,用筷子吃飯。這個經過修改的版本中國人角色,我覺得很可以接受,且身為一個華裔家長,我其實很高興能夠在主流童書裡看到代表華人文化的角色。

認為該圖文侮辱亞裔的批評人士主張,書中的中國人角色用筷子吃飯、長著一雙丹鳳眼,仍然是過時的形象,不夠與時俱進,會推廣種族偏見。我個人覺得這個主張太過了。直到今天,許多亞洲人仍然用筷子吃飯,難道我們要全部改用叉子吃飯,才算與時俱進?許多亞洲人都有丹鳳眼(包括我自己),難道我們要全部都去做整形手術,才算與時俱進?

主流童書不能呈現亞洲人的真實形象、必須把亞洲人包裝得更西化才不會引起爭議的主張,才是真正的歧視。

▲ 1970年代以後的《桑樹街》版本,書中位於頁面左下角的中國人,已改成白皮膚、沒有辮子。取自Amazon

這不是蘇斯博士的作品第一次引發辱華爭議,有上述想法的人也不是只有我一個。4年前,蘇斯博士故鄉、新罕布夏州春田市的蘇斯博士神奇世界博物館(The Amazing World of Dr. Seuss Museum)即將開幕,該博物館將《桑樹街》一書中的插圖做成大幅壁畫用於展覽室,結果引發歧視亞裔的批評。

博物館最後被迫撤下該壁畫,結果壁畫被當地的第三代華裔企業家葉安迪(音譯,Andy Yee)買下。葉安迪說:「我很難過聽到有人說他們被這幅插圖冒犯⋯⋯我給我的兒子看這本書,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我的祖父輩剛移民到這個國家的時候,他們的穿著打扮就是這樣子,他們可沒穿著路易威登或古馳。」

雖然這幾本書將停止出版,但是電子書版本仍然可以取得;雖然許多圖書館都接受出版商建議將這幾本書下架,但仍有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等少數圖書館堅持將這幾本書留在書架上。

我會好好利用我手上的這一本《桑樹街》,告訴我的兩個華裔孩子:在種族平權的路上,我們已經走了好長的一段路,但還有更長的一段路要走。

親子天下《2021教育創新100》募集倒數!3/18截止!

串連創新的想法與行動成為改變教育的推力。
邀請您自薦或推薦,立即報名>>> https://edu.parenting.com.tw/event/edu100-50

延伸閱讀

曾多聞 曾多聞

曾多聞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旅美教育記者,曾任職美國國家廣播電台、洛杉磯第18頻道,現為自由撰稿人。著有《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美國讀寫教育六個學習現場》、《用繪本學STEAM素養》、《記者媽媽的數位教養力提案》等書。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