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嚴格」就不是好老師嗎?請把信任還給教學現場

老師在帶班時,要面臨許多師生、親師問題,如何才能有效的管理和運作班級,並讓親師相處融洽,這其中的拿捏,也成了老師的重要課題。陳怡嘉老師用自身的觀察,分享她的經驗給正在為帶班苦惱的老師們。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我知道很多老師教得很痛苦!我知道很多老師被學生或家長霸凌!我知道很多老師並不是不認真,只是他們被要求「標準化」,他們矛盾又痛苦,他們在教育現場度日如年!

我不知道我能表達多少,但我很誠摯期待一個更良善的教育環境!期待把信任還給每個應該被尊重的老師!

強勢、威嚴才是好的管理方式嗎?

那天,我的好友(同時也是位老師)哭著跟我說:「我在一所重升學的學校,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很厲害,對學生的要求也很高!這裡每個老師都非常嚴格,鉅細靡遺緊盯一切,學生考不好或態度不好,就會用惡毒的言語『酸』學生,學生因為愛面子、怕丟臉,所以都不敢使壞。」

我聽完很詫異,問道:「這種侮辱人格的教育方式不對吧?每句話都有影響力,學生又在青春期,不會反抗嗎?家長沒意見嗎?」

「家長重成績,老師也資深,加上這樣下來的確狀況少很多,所以家長也很配合甚至讚揚,於是成了學校的生態。」

「那你有辦法跟著這麼做嗎?」我的好友溫柔善良,他是我心靈最好的依靠,我知道他可以忍住別人對他的各種惡意批評,但要他說一句殘忍傷人的話是絕不可能。

「那些很酸的話我真的罵不出來,我從小也不是被逼著唸書的小孩,要逼學生跟罵學生,對我來說真的很痛苦。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不適合當老師?』班上還有學生跟我說:『老師都是你不嚴格,班上才這麼亂,老師你應該處罰他們、很兇罵他們。』我聽了也很難過。」

「可是明明也有很多學生喜歡你,我記得你之前畢業的學生常回來看你,跟你說:『你影響他們很大,很謝謝你陪伴他們度過最混亂的青春期。』」我試圖鼓勵好友。

「雖然是這樣,但家長不會明白,也看不到這種深遠的影響,他們覺得成績好才是最重要的事。孩子的心情或自尊,對有些家長來說是不成熟的幼稚,根本不值得一提。」

那天,更殘忍的是另一個親師會會場,家長指著他罵道:「你就是哪裡哪裡做不好,全班才這麼亂!」其他家長不僅沒人幫他說話,還應聲附和。他努力說明帶班理念,但家長句句反駁,並下指導棋。被一連串砲轟攻擊得啞口無言,接著還要面對家長的強硬介入,並且私下不斷施壓,逼迫學校換老師。

這令他感到痛苦且憂鬱,他不是擺爛的老師,教學認真、努力精進,也很用心對待學生,只是不嚴格。他想學其他老師一樣嚴格又直接,但個性就是無法做到,偏偏有些學生還藉此欺負老師,故意使壞又對老師的勸導處分置之不理,也讓他深感挫折。

當導師是辛苦的,沒人願意扛這辛苦的擔,也不是你說「你不願意、沒辦法」就能卸下輪替的債。站在班導的位置上,他隨時都想退場,可是無路可退。

溫柔,也是一種力量

不嚴格的老師,難道就不是好老師嗎?

每個人的個性都源於他們的經歷,溫柔有耐心,給予學生包容的老師,小時候表現優異、自動自發,他們不需別人嚴格逼迫,就能完成功課。他們溫和良善,也因這樣的歷程不會遇到什麼惡劣傷害,所以對於那些冥頑不靈、心機狡詐和惡意攻擊,完全不懂應付。

這樣的老師乍看之下好像不夠嚴格,不符合家長期待;但事實上,他們是最願意撥出時間給學生,最會私下寫紙條鼓勵學生,也最能夠真正帶領學生自主學習,陪伴孩子走過迷茫階段的老師。
溫柔不好嗎?一定要嚴格加會罵學生,才叫會帶班的老師嗎?

在學校這麼多年,有時候很無奈也悲傷地發現:嚴格帶班三年,學生也不見得就會學得好。有些學生好不容易考上好學校,眼裡卻只剩勢利和自大,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也不曾回來看老師;另一群學生則是被逼到好學校後,後繼無力,休學、退學、延畢所在多有。相反的,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的班級,有些學生或許因此沉淪,但懂得在這樣環境下自律的學生,往往到出社會後的表現都讓人放心,也更有人情味,而這樣的孩子不就是我們最終期待的樣子嗎?

就學生狀況來說,有些學生聰明有想法,用強硬方式罵他們,只會反效果。這群學生如果遇到嚴師,可能就此反抗,故意找碴;但當他們遇到溫和有耐心的老師就會超級幸福,因為他們會在老師給予的空間和關心中,獲得理解和尊重。

別把教育的責任全部丟給老師

我們要求老師接受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並且因材施教;可是教育現場卻常常有雙無形的手,企圖扭轉老師成為單一模樣,用「嚴格與否」判斷這個老師會不會帶班?用「班級成績」評論老師的付出成果?

家長教不動的,自己不敢說的,就把管教的責任交給老師,希望藉著上學的這幾個小時,能夠扭轉孩子的脾性和態度;孩子管不動又不願意順從家長,家長就會歸咎環境、同學,甚至把這股期待(怒氣)全怪到老師身上。

家長當孩子的面不尊重老師,質疑老師的作法,要求老師必須符合標準?但家長自己的責任以及反省,又在哪呢?而這樣的身教又讓孩子學到些什麼呢?

如果教育是嚴格與溫和的平衡,那當老師不夠嚴格時,家長是否能扮演嚴格的角色,把自己的孩子先約束好呢?相信每個受教有禮的孩子聚在一起,老師根本不需要嚴格,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教育只是一種老師和家長間的角力對抗,那就像孩子在家裡看到爸爸和媽媽的對抗一樣,最終,他們只會學到「偏向強勢的那一方,把過錯推給別人,或靠勢力逼迫對方服從」,孩子永遠學不會「不管在任何環境都是一種學習,都要為自己負責,都要努力從中找到優點並戰勝弱點」的這個生存功課。

沒有最好的爸媽,沒有最好的小孩,沒有最好的老師,也沒有最好的環境!環境的好壞不僅取決於老師,還有學生是否配合,家長能否支持。

只要三方各自調整並同心努力,不論怎樣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才。

溫和且堅定,才是真正的嚴格

教育一定要嚴格才是對的嗎?或者教育一定是溫和才是對的嗎?我覺得都不是。

過於嚴格會教出乖巧但害怕犯錯,或愛說謊的小孩;過於溫和一旦失去分寸,孩子也會變得予取予求,有錯不改。

真正的嚴格不是酸言酸語或大聲斥責,我對嚴格的定義是「溫和但堅定」

原則清楚、確實執行,遇錯追根究柢,要求孩子確實反省到每個起心動念,每個行為當下,不輕易得過且過。這樣的嚴格才能在不傷及孩子自尊下,帶他們成長。

這世界有很多好老師,他們有很多教育愛,他們積極努力且溫和良善,他們自有魅力與智慧帶領孩子成長,他們是孩子的擺渡人,也是脆弱需要鼓勵的大人。

這世界也有很多需要鼓勵的爸媽與孩子。不嚴格的爸爸,就不是好爸爸嗎?不嚴格的媽媽,就不是好媽媽嗎?或許當我們同理,就能夠多點信任與耐心。

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我們應該用愛、信任和鼓勵,讓每個緣分都是助緣與善緣,讓我們的環境變成更好的樣子。

*本文轉載自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延伸閱讀

陳怡嘉 陳怡嘉

陳怡嘉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任教於公立高職,政大國文教學碩士。因為不愛讀書背誦,所以發明了讓國文更簡單的「理解式學習法」。從大學開始就擔任家教老師及補習班老師,而後進入高職並參與教科書編輯撰寫,因而磨練出更成熟有趣的學習方法與讀書心法。在學校被學生號稱為「大魔王」,以「沒有不可能」成功心法和「魔王試煉」獨步全校。FB專頁:女王的教室 國文老師陳怡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