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學開拓者─王瑜

推動臺灣的結晶學發展不遺餘力,王瑜以精準X光繞射和高層次的電子結構計算,協助創建貴重儀器中心、同步輻射中心,也是臺灣大學理學院第一位女性院長、中央研究院第一位數理組女性副院長。

平易近人的頂尖學者

個性隨和,臉上總是掛著靦腆的笑容,但一站上講臺,卻以從容不迫的儀態,展現十足的專業與高度專注力,有「臺灣結晶學之母」美譽的王瑜,給人一種真誠質樸的印象。和許多頂尖的科學家一樣,她將所有的心力投注在科學研究上,憑著熱誠與服務精神,不僅在結晶學領域引領臺灣的研究發展,也歷任多項公職,貢獻卓著。

結晶學的發展約莫一百年,在電腦未出現前發展很慢,六零年代後才快速發展,而解析物質的結晶構造對許多領域都很重要。例如:開發新藥時,分子結晶結構會影響它被生物利用的程度和穩定性等,近年來結晶學也從分析小分子和無機物,發展到解析各種大分子和有機物如蛋白質和病毒等。

王瑜自1979年學成回國後,就在臺灣大學化學系任教,同步帶領臺灣的結晶學發展,榮獲許多獎項,發表多篇重要論文,經常參與國際結晶學研討會,也曾擔任臺灣結晶學會會長和亞洲結晶學會會長等重要職務。2010年,她也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因為個性平易近人,加上思考清晰、邏輯分明的理性思維,王瑜常是友人與學生請益的對象,雖然早已屆齡退休,但她仍常常待在實驗室裡,指導後輩做研究。由於王瑜平常有跟學生一起出遊爬山、健行踏青並保持聯繫,每逢佳節,來自各地的學生仍會相約到她家聚會,大家一起開心聊天、討論。足見她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深厚。

不過,大家可能想像不到,王瑜小時候身體虛弱、初中聯考成績不如預期、演講比賽放空忘詞、博士班實驗過程也曾屢遭挫折,她不是天才型的學者,但是憑著堅持與投入,無懼起伏波折,在學術道路上堅持至今。

多元學習的小學生活

老家在新竹的王瑜,在家中排行老二。爸爸是曾擔任第一屆立法委員的王漢生,父親平常在家話不多,感覺較嚴肅,喜歡看書、寫東西,總是要求王瑜端正儀態,還要好好練習書法,家風頗為嚴謹。家中有五姊妹,王瑜的媽媽個性外向開朗,家庭生活和樂融融,在那個女孩受教育風氣不興盛的時代,王家卻很支持每個女孩接受各階段的教育......

●以臺灣頂尖研究學者生平故事為主體之高規格兒少科普專書。
●內容扣合108中小學社會領域新課綱,培養科技素養及思辨力。
●跨領域學習:橫跨生物醫學、抗癌研究、生物統計、語音辨識、結晶學理、材料科學、庶民生活、水下考古,讓孩子認識影響台灣及世界的研究與發明。
●知識補給站:補充生命科學、自然、工程與人文四大領域知識。

更多內容請上:
親子天下:https://cplink.co/RSEm1d42
博客來:https://cplink.co/P8jgMUtC
誠品:https://cplink.co/ZzeNFCG7
金石堂:https://cplink.co/t1fC9DVd

延伸閱讀

整合傳播部 整合傳播部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親子天下整合傳播部是一群搭建教育生態圈的工作團隊,將公益和教育資源、以及教育相關產業服務內容,推薦給想要工具心法與軟硬體解決方案,或是需要媒合資源與服務的教育工作者們。 聯絡方式 [email protected]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