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最大潛能,從生活自理開始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提早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學習如何將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好,有能力掌握自己的生活。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賴床的早晨、尚未整理好的書包、進教室後發現漏帶了水壺或美術用品、晚上睡前驚覺忘記清洗午餐餐盒……當孩子用這樣兵荒馬亂的節奏在過生活,白天上課也很難帶著穩定的情緒好好享受課堂的風光。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提早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學習如何將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好,有能力掌握自己的生活。

珍惜自動自發的黃金時期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論指出,學齡前孩子的發展階段為自動自發(initiative)與退縮愧疚(guilt)。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試圖獲得父母的認同與支持,進而發展出對自己行動的責任感。

在這個時期,孩子可能會興致勃勃地要想幫忙洗碗、拖地,若大人怕有危險、怕增添麻煩,心想著長大一點再說,孩子自動自發的念頭恐怕一去不復返。再大一點,就邁向沙發馬鈴薯之路。因此趁著有意願的時候,打鐵趁熱,放膽的讓孩子來學習吧。

建立正確的認知基模

大人習以為常的日常能力,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卻是模糊的模樣,因此在嘗試前,有必要好好說清楚、講明白,讓孩子心中有規準可循。

而生活自理能力包含在生活管理裡面。生活管理的面向包含了許多,像是能穿脫衣褲鞋襪、遵守促進身體健康的飲食內涵等,都是生活管理能力的範圍。

發展生活管理能力,不用捨近求遠,日常的例行性活動即有實用性技能,能為孩子的未來做有形的預備。

有許多教材的內容便是在引導孩子學習與修正在家中、學校及公共場所中該有的生活管理能力,建立正確的認知基模。

《我是小小禮儀家》這套書的內容能讓孩子反覆念誦有趣的三字童謠,加深孩子的印象。書中文字皆搭配生動活潑的圖片,讓孩子容易理解內容,並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錯誤行為。

《頭好壯壯食育系列繪本》內容貼近生活經驗,非教條式的說理,而是設計小動物遇到問題後,試著解決並從中獲得答案。裡面的蔬果用真實圖片呈現,附錄還提供食譜,閱讀後可以親子動手實作,很實用。

《快樂寶貝學習系列 — 生活連續圖卡》分為「生活自理篇」、「生活事物篇」、「生活遊戲篇」、「生活事物篇」,每篇都有12單元,共計36 單元的順序圖卡故事,附有使用手冊,內含每一單元的主題教學引導及每張圖卡的文字述說,工作分析順序清楚,讓孩子能從圖卡的操作中,了解正確的使用程序。

在孩子有了正確的認知後,就需要將模擬過度到真實情境,孩子才能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類化。讓孩子的生活管理能力能現學現用、立即有用。

掌握孩子的學習能力,只能做一點也沒關係

孩子知道怎麼做、想要試試看,不代表孩子實作時有辦法辦到,若一件事情反覆地失敗,比較慘的時候還被想尋求其認可的爸媽責罵,孩子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傷,這樣就會悄悄演變成發展危機。

雖不過度保護孩子、決定放手讓他們試看看,但孩子的熱情,是需要用細膩的心來照顧,因此,需要技巧來協助孩子過度能力的落差。

大人可以掌握部分參與的原則,以洗碗為例,有許多可調整的部分,可以針對孩子的狀況與情境,選擇其中適合的方式,給孩子任務:

1. 調整材料和設備:將不會打破的餐具交給孩子清洗。
2. 調整技能順序:可以先讓孩子練習用紙巾將碗擦拭乾淨,再由家人協助沖洗。
3. 調整規則:負責協助收碗盤到水槽、將洗淨的碗盤放入烘碗機。

任何的生活管理能力,都可以透過部分參與原則、個別化的適性調整讓孩子參與任務,從中養成好習慣、培養責任感。

習得生活管理技能以發揮生命最大潛能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願意給孩子多一些的呵護,當下孩子看似是幸福,只是在孩子自己長長的生命中,父母無法用這樣子的力道呵護孩子一輩子,同時也間接剝奪了孩子自己創造幸福的能力。

當孩子養成能生活管理的好習慣,便具備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基本功夫。長大後,在職場、家庭之中有足夠的能力擇其所愛,甚至能為周遭的人、關心的議題盡力時,便發揮了生命的最大潛能,實踐心目中理想的自己。

延伸閱讀

蘇仟雯 蘇仟雯

蘇仟雯

台中上安國小

孩子在哪,老師就在哪裡, 世界就從我們的掌心開始茁壯。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