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後上學,你贊成嗎?

早睡早起,真能保證「學得好」嗎?隨著科學界對睡眠有更深理解,發現不同年齡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睡眠生理時鐘:嬰兒每天睡20小時,老人家因為缺乏促進睡意的褪黑激素,常常清晨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而科學也證實,青少年因為荷爾蒙分泌大調整,而傾向「晚睡晚起」。

▲ 親子天下資料圖片

▲ 親子天下資料圖片

作者:林韋萱、賓靜蓀

早睡早起,真能保證「學得好」嗎?隨著科學界對睡眠有更深理解,發現不同年齡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睡眠生理時鐘:嬰兒每天睡20小時,老人家因為缺乏促進睡意的褪黑激素,常常清晨四、五點就睡不著了。而科學也證實,青少年因為荷爾蒙分泌大調整,而傾向「晚睡晚起」。

早起學習,違反青少年生理機制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調查發現,早上7點是青少年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睡意正濃時,把他們叫起來,趕著7點半上學、早自習,然後整天昏昏欲睡,心情鬱悶。這真是我們要讓青少年過的生活嗎?

根據美國《TIME》雜誌報導,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已呼籲全國中學,將上學的時間延到早上8點30分以後,以便讓青少年有較充足的睡眠,避免睡眠不足造成的不良影響。如今大約有1/5的美國中學,已跟進延後上學政策。

在歐美各國,許多國、高中實施延後上學後,也證實學生曠課人數減少、專注力提高、成績也變好了。而台灣呢?我們的中學作息,是否能配合青少年的生理規律?家長、老師、學生們的意願又如何?

《親子天下》7月底在自家社群媒體進行「總是睡不飽?上學時間延後,你贊成嗎?」網路調查,短短10天內吸引近2000位家長、老師投票及熱烈討論。在《親子天下》以都會區、家長背景偏白領的讀者群中,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學生,九成以上都贊成將上學時間延後;有七成以上贊成將青少年上學時間延後1小時,甚至更久。

近半數的贊成者認為「睡飽精神好,成績才會好」;一位家長說出很多人的心聲「晚點上課或早點下課,孩子才有時間從事其他興趣。學習、休息、家庭互動,這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而不是塞滿功課及考試」。但也有不少人擔憂,延後上學不見得真能補到孩子的睡眠,很可能只是讓孩子更晚睡晚起。

其實,早在4年前,各縣市都有提出「彈性上下學」的討論,地方教育局處也初步同意讓各校自行決定上下學時間,只要能滿足授課時數、不違反教育法令就好。新北市教育局甚至大規模調查各校及家長意願,也研擬具體方案,讓學校能試辦彈性上下學。

但是,這個討論雷聲大、雨點小。僅有少數學校,對到校時間有些許微調,從原先的七點半延後到八點左右,其餘學校在討論後都無疾而終。究竟是哪些問題卡關,讓延後上學如此難以施行?

關卡1  想延後上學,但不想延後放學

在學校課程不變動的情況下,延後上學,很可能就得延後放學,對補習、才藝排滿滿的中學生來說也不見得方便。如果連補習的時間都要延後,可能每天到家都要11點了。孩子忙到更晚,不見得真能依循這個政策的初衷──補充睡眠。

就算學生甘願延後放學,還可能卡在補習班這關。因為每個學校放學時間不同,會造成家長接送及補習班開課時間困擾,就算補習班不抗議,家長也會間接抗議。因此有學校老師認為,不如讓教育局處統一規定、協調,想彈性調整的學校就不用擔心不同調了。

曾經想試辦延後放學、增加一堂課輔,以照顧弱勢學生的新北市中正國中,為此特地找來學區內各補習班來溝通。學校在與補習班溝通時表示,延後上學是為了提升學生成績,學生成績不好,造成人口外流,補習班也會沒生意。好不容易以此說服成功,也實施一陣子,卻因為老師覺得加課負擔過大而中止試辦。

關卡2  課程塞滿滿,彈性調整空間受限

如果只想延後上學,但不想延後放學,可行嗎?答案是:很難。教育局處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上學時間,但有規定學習總節數、每堂課的時間,以及放學時間,學校能彈性調整的空間不大。高雄市四維國小曾經開過校務會議討論彈性上下學的可能,但一攤開小學生的作息就作罷了。升旗、導師時間、早上規定上四堂課;吃飯、午休,下午繼續趕課。中間還要配合教育部政策,想辦法增加學生運動時數,最後還得趕著放學。

連國小作息都如此緊密,更何況是有14個科目要上的國中生。如果濃縮朝會、晨光時間、午休,或是導師時間呢?台北市興雅國中老師林淑媛並不贊成:「學校功能並不只是讀書,也要做生活教育。」灑掃、午休等都能培養學生對學校的認同,也是重要的品格教育。

關卡3  牽動層面廣,協調有困難

光是刪減課程,就是個難以突破的高牆,但是,彈性上下學的難處還不止於此。幾年前,台東縣想試辦延後上學,但卡關的原因之一竟是「交通」。前教育處處長汪履維回憶,當初顧慮到延後上學,會讓上學、上班車潮都卡在一起,對交通來說是一大負擔。台東縣幅員廣大、交通不便,很多人只能等一天數班的公車,若延後上學,公車也要跟著調整發車時間?還是得發學生專車?眾多考量下,這個提議也不了了之。

延後上學時間的想法,更牽涉到家長、老師生活型態的不同步調。新北市2011年的「彈性上下學」調查分析顯示,家長對於延後上學的意願,與城鄉生活型態也有關係。位於都會區的板橋、雙和,覺得上學時間太早的家長比例較高;但三鶯、瑞芳等區域,農、工家庭較多,上班時間早;隔代教養、三代同堂的家庭,習慣早睡早起,加上他們更倚賴學校對孩子的照顧,願意延後上學的比例就低得多。

另外,老師的生活作息也影響校方對延後上學的態度。德國《明鏡周刊》報導曾分析延後上學窒礙難行的主因,是來自教師工會的反對。原因在於,德國的中小學老師有半數已年過半百,屬於早睡族群,也因此多反對延後上學。聽起來荒謬,但卻點出延後上學牽動層面之廣,使得這件事無法單單從孩子的健康與學習層面來考量。

那麼,直接受到影響的學生們怎麼看上學時間?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曾世杰的兒子、目前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曾子揚回憶,當年就讀台東高中時,就常因學校有著全國最早的到校時間:7點10分,自己常趕不上而被記遲到。

當時,他拿出「青少年生理時鐘延後」的相關研究報告給校長,希望能爭取上學時間延後。篤信「早睡早起才有高競爭力」的校長回應,7點10分上學是學校傳統,又告訴他偏鄉學校本來就該更認真念書。曾子揚於是進行全校學生意願調查,還在臉書發動「晚點上學吧」聯署。

期間,他被許多學長姊批評嬌生慣養,父親也連帶著被攻擊是「直升機父母」。與校方周旋數個月後,校方終於稍稍妥協,延後到7點30分上學,「如果是現在,我會一口氣推到八點半,」如今已是輔仁大學法律系學生的曾子揚說。

頂多延後一小時的彈性上學政策,卻透露了各界的本位主義。究竟是家長塞了太多補習或課後活動,還是學校排太多課程,抑或是行政體系不願意擔負更多責任?……這些爭論,與孩子的身體健康與有效學習比起來,究竟熟輕孰重?答案應該不言自明了。

聽聽他們怎麼說⋯⋯

贊成的心聲:

「孩子睡得飽,精神才會好」

● 睡飽一點,心情就會愉快,學習力反而好一點。

● 孩子睡不飽,一大早上課也是腦袋放空浪費時間而已。

「孩子有更多時間陪家人」

● 如果政策調整,讓學習精簡,孩子就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和陪伴家人。

● 上學時間延後之外,還可把早餐當成家庭第一要事,不會犧牲掉早餐。

「對爸媽也有好處」

● 大部分家長的上班時間都在8點半至9點之間,小孩應該也同步。

● 如果10點上學,而且延後放學,父母就少掉安親班費用,也算好事。

反對的心聲:

「只會愈來愈晚睡」

● 上學時間延後,補習時間跟上床時間也跟著延後,其實只會惡性循環。

「造成家長、老師的負擔」

● 上學延後?那我們家長上班時間也要延後嗎?不然怎麼載小孩上學?

● 意思是老師也要晚點下班?人家也有家庭的!

「減少補習才是解決之道」

● 為什麼不早點睡呢?為什麼不讓他們減少補習,早點回家呢?

調查背景:《親子天下》「總是睡不飽?上學時間延後,你贊成嗎?」線上調查於《親子天下》官網、臉書、翻轉教育等平台上進行。執行時間為2015年7月28日至8月7日,回收份數2,008份,有效問卷1,996份。(調查執行與表格整理|胡蝶、林韋萱、賴以玲)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