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喉案」之後,然後呢?

5/26 割喉案正式確認的隔天,我的兩位二年級的女學生在10:10下課時間,私自避過警衛,跑到附近7-11想買冰棒吃,隔壁文具店老闆娘是家長,馬上警覺提醒她們回校。第一次沒有成功,接下來放學本應到學校課後班,她倆卻又在無課後班老師同意下,再次到7-11並順利買到冰棒...

 「割喉案」之後,然後呢?

「割喉案」之後,然後呢?

5/26 割喉案正式確認的隔天,我的兩位二年級的女學生在10:10下課時間,私自避過警衛,跑到附近7-11想買冰棒吃,隔壁文具店老闆娘是家長,馬上警覺提醒她們回校。第一次沒有成功,接下來放學本應到學校課後班,她倆卻又在無課後班老師同意下,再次到7-11並順利買到冰棒,不過,當下被導護老師發現後告知我這個導師。

以下是溫老師的處理方式,也想給所有老師、家長一些方向與建議,重大傷害案件發生之後,大人到底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如果責難、恐懼、封閉,不是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正確作為與訊息,那麼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學會人生的這一堂課?

●溫老師處理前的心理歷程

(一) 接受自己的情緒--震驚、生氣、擔心、煩悶

沒有老師喜歡這樣的刺激,尤其在全國人心惶惶之際,充斥恐慌的想像空間無邊無際,足以把過往所有教育理想與理念一次摧毀,但,這是我要的結果嗎?

幾分鐘之後就要去面對這兩個孩子,我應該給她們我的這些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還是,我期待他們從中學會這件事的正確方式?

(二)轉念-- 再次尋找重生的力量

這樣的孩子真的一無是處?她們的行為真是不可饒恕?

其實,我們之中不都是這樣的人?至少,溫老師就是!

當你口渴你當然要為自己選擇解決辦法,辦法很多,端看自己的選擇。

有人喜歡刺激,大口大口咬下冰涼的冰棒之時,大呼:怎一個「爽」字了得啊!

有人比較養生,輕輕啜口茶水,暫解口乾舌燥,也是夏天消暑方式之一。

這世界之所以精彩,就是每個人如此多元豐富的思維,其中,不管世界如何轉動與變動,我們最應珍惜的就是保守與激進兩派的存在,激進引領保守看見各種可能,保守緊緊守住傳統舊思維的精髓,不管相互抗衡還是妥協,兩股力量皆缺一不可。

要去面對孩子之前,我問自己,這件事,我看到了孩子什麼特質?

很快的,我的心中有了答案--孩子勇敢挑戰和為自己選擇的決心。

我們常常笑年輕人是「草莓」、「水蜜桃」,卻從未省思是我們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無意識地不斷剝奪孩子的野外生存能力,與生俱來的野性一旦成了豢養的溫馴、順從,怎能期待20歲之後,還有開疆闢土的戰鬥力?

這麼一想,還真是要珍視這些能力與特質,不是嗎?

●溫老師對孩子的處理

(一) 同理心與耐心、愛心,就是不能嚇壞她們

我到課後班時,輔導老師非常有耐心地解釋了整件事情,以及學校的擔心及校規,接著示意由我接手。

第一時間,我先跟寶貝道歉,接著說:「不好意思,一定是溫老師沒有說清楚,所以,你們才會在上課時間出去買東西。」我注意到孩子眼神中的驚恐慢慢卸下。

接著再說:「天氣真的是太熱了,所以好想吃冰,對嗎?尤其剛剛在體育館練習跳舞,溫老師也覺得真的好熱啊!」不疾不徐的同理心注入,孩子一定能懂輔導老師和溫老師,不是來找她們算帳啊!

(二) 告知校規—溫和卻無比堅定的態度

「沒關係,如果真的很口渴,在學校就是喝水解渴,沒有出去買冰棒這個選項,第一次總是不清楚,這次就知道了,因為學校老師真的會擔心你們的安全,所以,真的口渴了,就先喝水解渴囉!」溫和卻堅定告知,學校的安全規定不容挑戰。

(三) 「等待」是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

「如果真的很想吃冰棒,可以跟溫老師商量,但溫老師不一定能完成你的請求,可能只有偶而可以,例如,上次請你們吃冰棒。或者,你們只能選擇忍耐,回家後再解決這件事唷!」鼓勵孩子在有限的資源之下,盡量想辦法解決需求,否則就是要學會忍耐、等待,延遲滿足是所有人常常要面對的難題,孩子也不例外,越早學習效果越佳。

最後,擔心他們會害怕,我再緊緊擁抱他們,再次確定溫老師的愛不會因為此事打折。

●溫老師對家長的處理方式

(一)通知家長之前,先告知孩子,這叫尊重

抱著她們的同時,我跟兩個寶貝說:「溫老師會跟爸爸媽媽說明這件事,沒關係,我會說是溫老師的錯,是我沒有特別交代,所以,讓你們以為這樣出去沒關係,我會請他們不要責備你們,學會怎麼做最重要,大人只是好愛你們,會緊張。」

除非跟孩子沒關係的事情,否則,我從不背著孩子突然通知家長,或向家長告狀,先向孩子告知我要做這件事,在我認為是必要的尊重。而且,解決事情,親、師、生三方當然要一起參與和努力。

(二)告知家長—先致歉,再說原委,最後一起合作教導孩子正確方式

為什麼要向家長道歉?老師有錯嗎?誰會想到要跟孩子說上課時間不能出校門?他們不是應該早就知道這規定?這樣家長會吃定學校或老師嗎?

「真正能示弱者才是強者」,這是溫老師一貫的價值觀,即使是對學生亦不例外,更何況是家長?這不是心虛的道歉,是責任,是擔當。

道歉之後,事實原委無需擴大或鉅細靡遺,重點是過程中平心靜氣、就事論事,不要怪孩子更不要嚇孩子。只要從「保護」、「教育」孩子的立場出發,親師溝通就不會流於情緒衝突。所以,溫老師和家長的溝通重點就是:

第一、 我們到底要孩子學會什麼?

第二、 這樣的孩子難道沒有可取之處?

第三、 如何保有正面的特質,又能學習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

這篇文章,絕對無法提供所有人要的滿意答案,因為,我們要的答案,連上帝都給不了!

你可以質疑溫老師,孩子如何再相信學校這個空間?如何再相信所有人的言語行止?

我,跟你一樣,沒有答案。

但,我還想過好當下的日子,下一個日子,未來的每一個日子,所以,我選擇繼續信任與自在;選擇開懷大笑和與陽光為伍;選擇強化危機處理能力的訓練;選擇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

沒有恐懼與恐慌的教養,才有機會讓孩子不在恐懼中生活,才有機會學會自保與自處。

文章來源:溫美玉老師 臉書

溫美玉 溫美玉

溫美玉

「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腦力集教學諮詢公司」CEO、南大附小退休教師。

相關出版品與教學輔具,請前往「溫美玉備課」精選館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