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教學與思辨力

什麼是「素養教學」? 因應社會變遷與國際局勢變化,孩子作為下一代國力的展現,教育政策需要隨著台灣孩子與社會、國際情勢發展,一起改變。繼「九年一貫」政策,教學導向在於「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後,為適應新的國際能力需求,民國103年12月,正式公布「十二年國教...

什麼是「素養教學」?

因應社會變遷與國際局勢變化,孩子作為下一代國力的展現,教育政策需要隨著台灣孩子與社會、國際情勢發展,一起改變。繼「九年一貫」政策,教學導向在於「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後,為適應新的國際能力需求,民國103年12月,正式公布「十二年國教」施行,將高中(含職校與綜合高中)、國中、國小教育系統一併列入,以「素養導向」作為十二年國教發展核心,也就是培養孩子「知識」、「能力」與「態度」,期待養成全人教育及終身學習的孩子。然而,什麼叫做「素養」導向?組成素養導向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意思為何?我們進一步說明。

▲ 「九年一貫」與「十二年國教」概念表(製表︰黃愛真,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

依據國家教育研究院公佈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如何達成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全人發展的素養小孩?

政府以「終身學習者」作為核心,提出「三面九項」素養概念,圖示如下︰

▲ 核心素養滾動圓輪意象圖(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

也就是說,未來小孩,若要培養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需要具備「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三面向的能力來與實際生活情境互動。這三個面向代表的意義各有三個項目來說明。從「三面九項」來看,未來小孩無論在「自主行動」的思考到行動,「溝通互動」中理解別人的表達、自我的適當表達、美感欣賞,「社會參與」的團隊合作與公民意識等,都需要有分析、辨別與行動力作為解決問題、人際與事件判斷等生活情境的基礎。也就是說,思辨能力為素養學習落實在行動前的思考基礎之一。

以繪本為例

教育政策描述對於一般人而言較為抽象,其實任何一個生活事件、兒童讀物,甚至於電視卡通等,作為一種學習或者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都可以拿來做為舉例的素材。在此,筆者以大人與小孩都熟悉的圖畫書作為例子,說明未來小孩的「核心素養」能力,指涉內容包括哪些?

圖畫書《媽媽好菜》(世一出版)故事主要描述,在美術館工作的職業婦女,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故事。書中「家庭」方面的工作,以接送幼兒,和媽媽的料理為主要內容,而其中媽媽與家庭關係,在於職場上優秀的媽媽,如何也能,把對家裡的愛轉換為「為家人做好菜」來呈現?書名的「好菜」,至少有兩種意味︰媽媽如何在料理的起步與挫敗的「好菜」(好糟糕?)到透過對料理的嘗試、改善,蛻變成做出一道道孩子喜歡的料理「好菜」?同時暗示職業婦女,從扮演家庭角色的匆忙與挫折,如何轉變成為兼顧兩者的角色?

故事中看到相當多的元素。從「三面」的「自主行動」面向,我們看到了媽媽在美術館工作的個人特質與能力、透過思考與行動力來因應工作與日常生活﹔「溝通互動」面向,媽媽職場上面對美術館畫作的美感體驗、理解畫作特質而能作為工作溝通的基礎素養。另一方面,若料理作為一種女性在家庭中施展美感的一種方法,媽媽嘗試將這種家庭生活美學體驗與孩子生活頻率結合,將「作菜」作為一種和家人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素養展現的例子﹔第三個「社會參與」面向,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基本單位,職業同時影響家庭經濟並促進公民對社會的貢獻。媽媽對職業與家庭比重的拿捏與嘗試、兼顧工作同事與孩子需求,思考與感受自己位置,而在家庭面向試著以做菜作為一個平衡點,盡力扮演社會賦予的職業與家庭的雙重角色等等。

如何讓孩子運用思辨力學習「核心素養」?

以上說明中央教育政策並以圖畫書分析舉例後,我們如何讓小小孩順利銜接,成為未來小孩的一份子?也就是說如何透過圖畫書對話建立思辨力,成為「核心素養」式學習?

核心素養的知識建構者在於孩子,以及由此作為出發點,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終身學習者。親子共讀圖畫書,以開放性提問,讓孩子提出自己想法,避免「對」或「錯」二元回應。若以封面共讀為例,可詢問孩子在封面中看到什麼?還有嗎?主角是誰?做哪些動作?表情如何?為什麼?若再加上書名「媽媽好菜」,孩子覺得書名在說些什麼?為什麼?「好菜」還有其他意思嗎?什麼情況下我們會說誰「好菜」?封面上的圖像加上文字,孩子覺得這本書在說些什麼?為什麼?從封面中找說明。這種預測性閱讀,大人以提問協助孩子架構對封面圖文的詮釋,孩子架構出來的想法可以用畫圖、火柴棒或美術行的各種可塑材料等勞作、或者寫作,將語言整理,成為孩子建構的知識。在閱讀完書籍後,可以再來討論,孩子對於封面預測,和故事是否有差異?或者相似處?找出原因,讓孩子逐漸調整,再次建構自己對書籍的詮釋系統。

當知識由親子對話,或者由孩子的語言、創作建構而成,並非傳統的講授,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建構者,也就是所謂的「素養學習」。

我們以另一本圖畫書《生蛋快樂》(世一)封面閱讀為例。《生蛋快樂》封面構成意義較為繁複,孩子需要較多的引導,或者視幼兒的思維發展成熟狀態,可以多次閱讀並對話。《生蛋快樂》封面從下到上,圖像第一層為書中主角雞、鴨、鵝等各種鳥禽,第二層為陰暗的森林,第三層一顆黃色大蛋,第四層為封面的最上層,圖像表現為黑夜與燦爛煙火。視覺的中心在於圖像中顏色最明亮,也超級大,壓在森林大部分樹上的蛋。會引人注意的蛋,除了他在圖中的擺放位置、顏色、不合理的大尺寸,還包括蛋上面裂痕暗示有不尋常事件發生,以及文字書名寫在蛋上。但若仔細一看,蛋的右後方,還有一位隱匿大部份身形的「狐狸」或者「狼」?大的蛋與夜間煙火的喜悅,似乎也在黑夜中的裂痕、生物鏈的威脅上,兩方極端的拉扯中,暗示了故事的多重複調。這裡還可以見到的另一條線索,擬人化的雞、鴨、鵝等鳥禽站在畫面的最下方,暗示了在故事中雖為主角但位階低下,同時伸長脖子看煙火的鳥禽們並無一般慶典般的喜悅,這可能又隱藏了什麼樣的暗示和情感?而大片黑森林場景,給予孩子多元的想像︰對黑暗的聯想、對森林故事(如糖果屋、白雪公主等)等許多未知的連結。這些因素疊加上去,形成一種可反覆形成正向、反向、疊加、推翻再建構圖像的可能。若再加上書名「生蛋快樂」的反諷︰裂掉的蛋、威脅的地點和食物鏈上層的生物蠢蠢欲動,「生蛋」會快樂嗎?等疑點。可以帶孩子慢慢探索。

延伸閱讀

黃愛真 黃愛真

黃愛真

閱讀推動教師

高雄市一甲國中科任,以兒童閱讀為圓心,跨領域的兒童文學為軸線,可以達到如萬花筒般的排列組合,而這同心圓,正是兒童和兒童一起成長的成人都需要的童心園。得過教育部績優閱讀推手個人獎、高雄市國中小教學教案特優等獎敘,教育部性別人才資料庫講師。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台灣THE科技人文推廣教育學會理事長。專著:《兒童文學論文集:圖像‧文創‧女性研究的多元視野》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