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體會「我想學這個東西」 ,以現象為基礎的跨域學習

要做一個跨領域的課程,我們必須設計「以現象為基礎」的學習,學生必須在真實情境裡面,處理一個客觀的課題。而要能認真對待、理解這個課題,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認知「學生跟現象之間的關係」。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記得先前曾有一位教師想要做水汙染的跨領域課程,他的課程安排是這樣:一開始介紹水汙染的種類、水汙染會造成什麼影響等,最後再請學生研究學校附近有什麼水汙染?可是前面那一大段,學生可能會一邊上課一邊困惑自己是在讀環境工程吧?所以,教師反而應該思考,如何帶學生進入這個學習課程,會讓學生覺得「我想學這個東西」。因此,課程安排應該要倒過來,也就是先讓學生從回家路上開始觀察,他會經過什麼地方?看到什麼樣的水汙染?把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再讓學生下次上課來報告他看到的東西,以及這些汙染從哪裡來的。

很多教師想要把一身功夫都教給學生,也就會想讓學生知道所有類型的水汙染狀態,其實教師無須如此。若學校附近有重工業汙染,學生只要搞清楚工業廢水的汙染是怎麼回事,如何處理就好了;如果學校附近的水汙染是因為有很多養豬寮,那他知道汙染怎麼來,知道怎麼處理也就夠了。如果學生有興趣,他會再自己去深究、學習。

我在「科學性社會議題」課程的第二個單元中,選了六支纖體茶飲廣告當作文本,讓學生觀看影片,並詢問學生影片內容為何?傳達什麼?透過提問和討論之後,學生漸漸發現其中的規律:以男性消費者為對象的廣告,會訴求健康和夢想;想把產品賣給女生的廣告,會訴求身材苗條和漂亮。課程剛開始,學生包容性較低,但隨著探究歷程逐漸擴大,他們看見的世界也愈來愈大,發現即使現今性別平等觀念相對普及,但物化女性的價值觀仍隱藏在日常消費行為之中。從直觀的回應到能夠有意識的思考、監控自我行動,進而實踐有意義的行動,這個過程對於學生的成長跟學習來說非常重要。

在這個探討中,學生會很快就感受到,原來我們對於客體的認識從來都不客觀,都是摻雜主觀後的結果。科學哲學有一句話:「觀察是理論負載」,所有觀察都是根據背後的價值觀與理論而來,我們向來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當學生體認到觀察不是客觀的,便會開始養成習慣,面對現象時,會先放下主觀判斷。你有你的理論,我有我的,當彼此背後的價值不同時,兩人便無法對話。如果各持主觀意見,自然無法溝通,因此以客觀的事實來支持與校準非常重要。學生開始有意識的反思,才提出一個可被檢驗的詮釋或是結論。

上述的課程目的,也不是要學生抵制這些具有特定意象的商品,而是讓他們了解現象背後的意圖,繼而對現象做出判斷,決定自己的對應方式。未來,學生或許不記得這些文本,但他們能夠記得經由閱讀該文本而掌握的道理。以探索的路徑來看,教師替學生打開了新視角,把重要概念種在他們心中,開展往後看待事物的視野,這就是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讓他們的世界變得寬廣。

總的來看,教師在跨領域課程裡,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出發,不能只是告訴學生「這件事很重要」,而要讓他發現這個問題存在於生活周遭,並且要深入分析理解。帶著學生一起釐清外在事物,不只要確認自己如何看待它,也是在確認自己跟外在世界的關係。所以這是我們做課程設計很重要而且要處理的事。

教師在心態上也要對學生有信心,而非一開始就認定學生對學習冷感。其實一旦學生把視野放開,發現外在世界有他必須關心和值得他付出的事,他會願意思考,也能真正投入學習。教師要做的,就是擴大學生的視野,不再只侷限於自己的事,還應該關心世界的事。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博客來親子shopping誠品金石堂讀冊 │momo

>>藍偉瑩《教學力》—深入淺出援引教育理論及教學設計,最接地氣深化素養的專書

延伸閱讀

藍偉瑩 藍偉瑩

藍偉瑩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科學教育博士,曾任北市教育局課程督學,現帶領瑩光教育協會走遍全台校園,協助老師發展課程與教學知能,也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