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唱反調的兩種孩子:他只想惹你生氣,還是想挑戰所有大人?

一般師生衝突中,經常見到孩子愛跟大人唱反調,只發生在特定的人身上,可能還容易處理;但有種孩子是以唱反調的方式挑戰大人,你愈火大,他愈開心。兩者輔導的方向大不同,搞錯方式,恐將難以對症下藥。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有種孩子,愛跟所有大人唱反調。你越叫他不要做什麼,他偏偏硬要做給你看。你越火大,他就越開心。但是,這跟一般的師生衝突不同。如果搞錯輔導方向,情況將難有改善。

辨別的方向主要有二個:

1. 他只挑戰特定大人,還是幾乎所有大人他都唱反調?
2. 他挑戰你的指示時,注意力有沒有一直放在你身上?

例如:上課你要求他不要玩手機。一般師生衝突的孩子可能會結屎臉、瞧髒話,嚴重的會嗆老師,甚至甩門出教室。而愛唱反調的孩子會故意玩手機玩的更大聲、更開心,但他不是真的沉浸在手機遊戲裡不甩你。

你仔細觀察,他其實一邊做跟你唱反調的行為一邊在用餘光(或是用耳朵)觀察你。他得要知道你頭上有沒有氣到開始冒煙。如果你氣到七竅生煙,他會很爽很得意;如果你狀似把他當空氣、忽略他,他會用更大聲、更誇張的方式玩手機,用更大的干擾讓你必須更加注意他(然後等你生氣,這樣就正中他下懷了)。

對一般師生衝突而言,孩子要的是不受特定權威掌控(我可以聽別人指揮,就是不想聽你指揮),或是帶有舊怨復仇的成份在(因為你上次「弄」我,我就故意嗆你讓你難堪)。但對愛唱反調的孩子來說,這種較勁是一種遊戲,這個名為「如何讓你火大」的遊戲本身就是目的爭取到什麼自由那都是其次了。否則他為什麼不甩門離開,還要特地留下來惹你生氣?

其實,愛唱反調的孩子心裡底層,往往期待有個大人能允許他有彈性空間。所以他唱反調的行為背後,其實一直在等待有這樣的大人出現。他對所有要給他「指示」的人唱反調,那是因為他相信這些指示都是要限制他,都是要強迫他。

唱反調的心理源自高壓管教

這樣的孩子通常來自於長期高壓管教的環境(你只是他目前反抗投射的對象而已),再加上他又無法理解大人給予他限制背後的善意(例如:不准爬到櫃子上,是因為怕他摔傷)。於是,他會覺得做這個被罵、做那個也被罵,結果什麼都不能做!!

他受不了這樣「處處被壓抑」,於是他要起身反抗。

「所有大人都要限制我,我就要故意不聽你們的話,看你們能拿我怎麼樣。」

所以他在搗亂行為之後,要等待看你會對他怎麼樣。

其實,他在預期你會給他懲罰,就像他以往的經驗那樣。

就像是一個悲劇循環,再次印證了「所有大人都只想壓迫我」。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唱反調行為?

1. 過動的孩子

因為有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的問題,會一直這邊碰碰那邊玩玩,尋求刺激爬上爬下。大人容易抓狂,開始盯著他,每碰一下東西就罵一聲或打一下。所以過動的孩子特別容易有處處受限被壓迫的感受。

2. 缺乏人際行為解讀能力的孩子

因為一直無法理解大人背後的善意,所以他對你每次的限制只會看作是壓迫,一次次的加深他心中不平的感受。

並不是唱反調的孩子都有上述狀況。只是這兩種背景下的孩子,特別有被大人壓迫的感受解讀。

根據衝突類型規劃輔導方向

綜上所述,在區分是一般師生衝突還是愛唱反調之後,會有不同的輔導方向:

一般師生衝突,學生對特定老師已經形成特定的負面印象,像是「這個老師就是會找我麻煩」。如果沒有一方先釋出善意讓對方接收到,這個敵對會一直持續下去。這裡的重點在於「接收」,對方必須有能力看到這個善意,進而鬆動自己的負面印象。

如果沒有被接收到,釋出善意的那方會很挫折,覺得熱臉貼冷屁股而更為光火,下次要再丟出善意就更難了。

也許找一個雙方都能信任的人,去各別鬆動雙方,是一個可行的作法。那個人要先能同理他們的感受(請先分開各別談,不要三人一起談),再來才能協助他們去看到彼此善意的地方。如果沒有同理,他會認為你只是來幫對方講話,後面就做不下去了。

例如,學生對於老師不正眼看他,解讀成是老師瞧不起自己。你可以這樣對他說:「老師轉頭去跟別的同學講話,你感到很火大,但那不是瞧不起你,是他知道如果跟你對上會吵起來,這個你可以想像得到吧?他想更客觀理性地去處理你和同學的事情,不想因為過去的恩怨再次誤解你、做出對你不公平的處置。」

自己的善意如果能被對方接到,自己才會願意釋出更多的善意。

當委屈能漸漸放下時,可以嘗試回頭去檢視當初結怨的點。「何以別人不會跟他結怨,但我卻會?」可能是某一方的地雷,對方誤踩(例如:學生不喜歡老師當眾吼他,或是老師不喜歡學生對他翻白眼)。對此,雙方可以有什麼妥協?別的老師、別的同學有什麼不同的作法可以值得參考?

輔導系統的介入

另一方面,愛跟大人唱反調的孩子,則需要輔導系統的介入。

因為老師有班級經營上的原則,較難對特定孩子大開彈性。但這樣的孩子,需要先有個大人能允許他有彈性空間,才能打破他對大人的不信任。所以,由輔導老師或心理師,針對每週特定的時間給予輔導諮商,較有機會做到以下數點:

1. 初期,設限(註)彈性要比一般孩子更大一些

否則會很快落入「才一進晤談室,就開始下達設限通牒」的窘境。所以輔導初期,對於攸關他重大安全的情況才做必要設限。如此才能將初期設限的頻率降低。這意味著晤談室裡的東西會有被他破壞的可能,如果怕被破壞就不要把它放進晤談室裡。(空空如也的晤談室,你要有自信可以不透過媒材也能對他做輔導,因為你才是那個最重要的「媒材」)

2. 設限的出發點是保護他,而非限制他

這在態度上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同樣一句:「不要爬到櫃子上」。我們心裡想的是「擔心他摔下來,受傷就不能一起玩了」,還是「不要給我搗亂,不要一直踩我線」?這會傳達出完全不同的感受,而孩子會敏感於這一點。

當他解讀為你在限制他,他後面就會更想踩你的線,你就會落入設限地獄裡;相反地,當他感受到你是出於擔心他,他會選擇稍微收斂一些。然而,不受控的行為還無法馬上消失,此時我們要做的反而是謝謝他合作,謝謝他重視我的擔心,謝謝他想珍惜一起玩的時光

用肯定來增強這個改變。我們肯定他,不是因為他「聽話」,而是因為他重視我們之間的關係,他是因為這樣才願意跟我們合作(現在還不到說:「你真乖,真聽話」的時機)。

3. 隨著關係升溫慢慢增加設限

因為初期的彈性與關心,個案開始信任我們,開始慢慢放下他愛挑戰大人的防衛心。對於大人的指示和設限,不會立即引發他唱反調的習慣。他可能換成用「言語」跟你表達不想被限制的心情,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同理,並跟他一起找尋可被允許的替代方案。像是塗鴉牆壁,可以改成將紙張貼在牆上塗鴉;從櫃子上跳下來很刺激,可以改成高度低一點的桌子,並在地上舖上軟墊。當他越來越能接受我們的提議和設限,我們就能慢慢將設限標準提升到跟一般孩子一樣。因為孩子終究是要回歸原本的環境。現階段的晤談室是他暫時的出口。這個出口是讓他有更多的彈性和時間,去找到自己被大人限制和符合大人期待之間的平衡。因為我們有關係連結在先,因為我們尊重孩子改變的步調,所以孩子能信任大人的指示而嘗試改變自己。 

為孩子示範「表達善意」 

此外,增加孩子說話表達的機會。對於提昇他在人際行為意義的解讀是有幫助的。(看更多:「太少話」的孩子,為何老是「狀況多」? )我們還要把我們行為背後的善意,在相處過程中,更直接明確的表達出來。讓他有機會去感受各種情境下別人的善意。因為,我們就是他生活裡最重要的示範。

我們用尊重彼此的心情,來取代他過去被迫臣服的記憶。孩子會明白,對抗的戰爭打下去,沒有一個人是贏家。唯一的解法,就是對彼此能開始珍惜。

註:設限,即設定限制。為了讓孩子能知覺到自己行為的責任,輔導者會做出某些限制,用以保護孩子和輔導者的安全,並協助其經歷自我控制、自我負責。作法並非直接下達禁止命令,通常會伴隨同理和替代方案。

延伸閱讀

林維信 林維信

林維信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專長學齡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戲劇療癒方案、人際議題,經營粉絲頁「自發性與療癒-林維信心理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