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擇雅:既無法預測生涯,如何擁抱未知?

這種讀法在台灣有個代表人物就是林義雄。2000年他辭去民進黨主席,就在記者會吟誦這首詩,並宣布自己要走一條較少人走的路。 然而,上述讀法卻一直備受質疑。詩中有寫,敘事者在岔路前猶豫許久後選了一條,卻心知肚明兩條看起來都差不多。結尾那體悟,只發生在敘事者的...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108課綱上路後,生涯探索更為重要,但在選擇當下,就如同行走在森林中遇到岔路,茫然歸茫然,還是必須有所選擇。

美國詩人佛洛斯特( Robert Frost )在1916年發表一首詩,最有名是最後三行:「森林中有條路岔成兩條,我選了較少人走的那條,這點造成了所有差別。」受這三行影響,許多讀者以為這是一首寫來肯定勇敢抉擇的詩。

這種讀法在台灣有個代表人物就是林義雄。2000年他辭去民進黨主席,就在記者會吟誦這首詩,並宣布自己要走一條較少人走的路。

然而,上述讀法卻一直備受質疑。詩中有寫,敘事者在岔路前猶豫許久後選了一條,卻心知肚明兩條看起來都差不多。結尾那體悟,只發生在敘事者的想像中:他想像未來回顧這個選擇,將用一聲嘆息,說出那有名的三行。

英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這首詩,都以為第二種讀法才是正確。這種讀法裡,詩中的「我」只是想太多,隨興走走,就想成天大地大的選擇。選擇明明沒理性,卻已經在想一個理由說服自己。

2015年,即將問世百年的時候,這首詩有了自己的傳記,書名跟詩一樣,也是《未走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 ,中文版為麥田出版社出版)。《紐約時報》詩評人大衛.奧爾( David Orr )以近兩百頁篇幅,解釋這短短二十行作品的身世與意義。根據他的解析,這首詩之所以偉大,正因為兩種讀法都對。讀者必須同時接受兩種讀法的彼此矛盾,才能感受到詩人想要傳達的,人在選擇當下感受到的那種龐大未知。

有名的那三行,語氣可能是莊嚴(敘事者立志要選較少人走的路),也可能是調侃(敘事者在譏諷自己的茫然)。結尾說選擇「造成所有差別」,可能是很大差別,也可能是沒有差別。分出去的兩條路如果後來再匯聚為一條,不就是沒有差別?

詩題「未走之路」,可見敘事者甫做出選擇,就已經意識到自己將錯失另一條路的風景。得失要怎麼權衡?想像中的嘆息到底是慶幸,還是悔恨?這一切也是未知。

決定人生可能不是選擇

108課綱上路,中學教育開始強調生涯探索。國中生要選擇哪一家特色高中,高中生要選哪一種管道升大學(申請還是分發),選哪一科系,都好像詩中「我」在森林遇到岔路那樣,茫然歸茫然,還是必須有所選擇。

大多數孩子在中學時期,都不知自己有何興趣,面臨人生岔路就像詩中描述一樣,看起來都差不多,無從比較。選了一條,也不免憂慮是否「未走之路」其實更好。

這種心態為英文帶來兩個新字。一是 FOMO ,意即恐懼自己錯過了什麼( fear of missing out );另一字是 FOBO ,擔憂有更好選項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fear of better options )。會患得患失,正因為當下只能想東想西,卻不可能預先知道這個選擇的長遠意義。許多中老年人回顧,不都發現人生的決定事件根本不是選擇,而是機緣?

張忠謀是在德州儀器受挫,才接受李國鼎邀約,回來台灣發展,這是機緣。西方不說機緣,英文志業( vocation )一字語源卻是「召喚」,典故是《新約.使徒行傳》第九章聖保羅被上帝召喚的故事。可見許多人投入志業也不覺得是自主選擇,而是受到上主欽選。

興趣並非靠挖掘出來

既然不可能預知選擇的長遠意義,那要怎麼擁抱未知?

第一步,當然是多方嘗試與探索。許多大人都鼓勵孩子多方嘗試,說是為了挖掘興趣。但是,為什麼要挖掘興趣?對任何學科都沒偏愛,就是通才,不也是值得被適性揚才的一種才?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興趣,不正是一種值得擁抱的未知?

有人說,終身學習要從挖掘興趣開始。這說法有點誤導。說「挖掘」,彷彿自我是礦脈,裡面埋藏了哪些興趣老早已經確定,只待挖掘出來。

終身學習者不是應該自己設定學習目標,主導自己的興趣?這種人必須每隔幾年就對原本沒興趣的題目變有興趣。要幫孩子培養這種特質,不是應該趁小就讓他經歷幾次「沒興趣變有興趣」的經驗?這樣,孩子感受到自我興趣的可塑性,就理解今天的「我」無法預測明天的「我」會突然對哪一個題目有興趣。這跟挖掘興趣是兩回事。

興趣也不必廢寢忘食,又不是要得諾貝爾獎。只要發現「這本書沒有我原先想的那麼無聊」就夠了。多幾次發現,孩子將來就不會動輒以「沒興趣」為藉口,太早阻斷自己的選項。如果心胸不夠開放,機緣來敲門時,怎會聽到敲門聲?

小心興趣這執念造成蒙蔽

問題來了:不找到興趣,要怎麼選科系?

當然還是可以選,就從產業未來需求去選。而且,對自己念的科系沒強烈興趣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去不相關的科系多多選課,一來是持續多方探索,二來是為自己打造與眾不同的知識組合。

下一個問題:對自己念的科系沒興趣怎麼可以?大學休、退學率非常高,不就是因為很多學生選了不喜歡的科系?

選了不喜歡的科系,有沒有可能是太早認定興趣,後來才發現是誤會?例如讀幾本尼采就以為興趣是哲學,理則學卻第二章開始看不懂。另一種可能,是學生對興趣這東西執念太深,遇到言語無味的教授,或玩社團耽誤課業,就拿「沒興趣」放過自己。

感受到自我興趣的可塑性,才不會動輒以沒興趣為藉口,太早阻斷自己的選項。

興趣這種執念,最容易蒙蔽會念書的聰明學生。從小到大都喜歡念書,上大學後失去動力,就誤以為選錯科系了。可能,這種學生只是不懂其他學生老早就明白的道理而已:念書不見得要喜歡。

君不見,許多社會成功人士,包括成功學者,不都說大學時期並不喜歡念書?混畢業聽起來很糟,但的確有許多三流學生進入職場後相當樂在工作,如魚得水。因此,不知為何而念書的大學生,如果真的找不到興趣,為何不快點畢業?(這年頭,沒大學畢業很難拿到正職的入場券。)極可能,你已無法在學校中找到興趣,必須去工作中找。

畢竟,真正決定人生方向的那個岔路口,有人是在學校中遇到,有人要等到出社會。你選的路到底是導向另一條,還是回到原來的路,不走下去也不可能知道的。既然都是未知,就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了不起就換條路走,但千萬別原地踏步。

延伸閱讀

顏擇雅 顏擇雅

顏擇雅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金鼎獎雜誌類最佳專欄得主。2002年創辦雅言文化,出版書目極少,卻每每創造話題,成為暢銷書如《優秀是教出來的》、《世界是平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西方憑什麼》。著有《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愛還是錯愛:關於教育與人格養成的思辨》。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