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過我也生病了 吳念真:別對憂鬱症的人說「要正向思考」

青少年憂鬱與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當你的孩子或是親友陷入憂鬱困境,該如何面對?「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知名導演吳念真在以自身曾陷入憂鬱症的經歷,說出「理解」的重要:是為了接住更多落下的人。

▲ 照片:親子天下資料照片

▲ 照片:親子天下資料照片

本文重點摘要

青少年憂鬱與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當你的孩子或是親友陷入憂鬱困境,該如何面對?「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知名導演吳念真在《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新書推薦序中寫道。以自身曾陷入憂鬱症的經歷,說出「理解」的重要:是為了接住更多落下的人。

作者:吳念真(衛城出版《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推薦序)

編按:從小燈泡案、林奕含專訪,到龍發堂解散,《報導者》從2016年至今,長期關注精神疾病議題的各個面向,相關報導集結成《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一書,知名導演吳念真特為此書寫下推薦序,透露「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與精神疾病之間的淵源。

現在科技進步、醫藥發達,醫師幫忙解決後,就真的問題不大,即便早期被視為「絕症」的各種癌,現在許多都能以慢性病的方式與它共處。

但精神疾病似乎就不一樣,總覺得它大概是一般人理解最少,整個治療的進展也比較緩慢的一種疾病。

有時候我們說要「去汙名化」,嘴巴講很容易,但一直覺得當人們存在的觀念和認知都還無法改變的時候,去汙名化不是講一講就能解決的,就算媒體廣告播上幾年也不會有人關注,因為不願面對所以不想瞭解、不瞭解所以恐懼,因為恐懼所以不敢靠近,不敢靠近所以不瞭解,不瞭解所以恐懼⋯⋯原地打轉、循環不已。

從沒想過,有一天我自己也生病了

只是從沒想過的是,有一天自己也陷入憂鬱症的困境中,而幸運的是或許自己曾經有過那段工作經歷,所以某些記憶裡的認知讓自己有 insight(病識感),所以知道自己無能為力的地方在哪裡,知道找醫生,不能讓自己再往下墜落,知道無論如何都要嘗試著把自己從谷底拉起來。

我跟朋友形容說,自己最不舒服的時候是整個人和腦袋都好像困在一個地下的囚房,陰暗、潮濕、冰冷,看不到光線,掙脫不開,但因為工作關係,天天還得背著這樣的狀態去面對人、面對工作,於是更加孤單、疲憊、絕望,巴不得不用面對人、面對工作、睡不著卻又不想起來,不想面對新的一天,因為覺得每天都只不過是痛苦的重複,既然如此,生命又有什麼期待?什麼意義?

當有一天發現自己真的再也無法承擔這樣的痛苦,極度負面的念頭不時閃現時,本能地就打電話向醫生朋友求救了。

就因為待過市療(編按:前台北市立療養院,現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所以認識好多專業醫生,記得有一次還有2個醫生一起在咖啡廳幫我「會診」,討論該讓我吃什麼藥,以及我該如何改變工作和生活狀態。

「要正向思考啊!」缺乏理解的善意反成為壓垮人的稻草

不過最困擾的是,當你不經意地跟別人提起自己那種不舒服的狀態時,經常得到的反應是:像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憂鬱啊?

 「你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

「你要有正向思考啊!某師父曾經說XXXXXX⋯⋯(然後寄來一堆某師父的書,三天兩頭打電話問我讀了沒有?)」

「你要壯大起來啊!壯大就能克服一切!」

這些或許善意的言語,其實對憂鬱症的患者來說,不但不是幫忙,反而會讓他們更煩躁、更絕望,甚至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一次我實在受不了一個傢伙自以為是地跟我嘮叨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我只好打斷他,跟他說:「我看過一本書,裡頭說憂鬱症的病因很多,其中有一項是『壓抑的憤怒』,你知道嗎?這一個多小時⋯⋯我就是處於這種狀態!」

「人們常用自己有限的認知和想法,去猜測、去議論、甚至去評斷許多他根本不理解的事。」這是我在某個舞台劇本裡頭寫過的一句對白的擴張版,而一直以來,我覺得精神疾病所面對的好像一直就是這樣的社會環境。

幾年前,曾經是市療「同事」的陳永興醫師有一天忽然打電話給我,說「欽仔,你要不做一件事,我們找幾個病友和家屬和你一起,拍一個親身經歷的影片,做成 DVD 送人家,讓大家能多理解一點憂鬱症,可以嗎?」

我說好啊,畢竟自己也是病友之一啊!

拍攝和剪接過程其實自己反而獲益良多,因為幾個病友和家屬所提到的病況、遭遇和面對的過程不僅讓自己覺得並不孤單,甚至得到更多的見識和面對的方法。

沒想到 DVD 開始提供之後效果很好,後來好像又加印了好幾次,幾年來陸續接到很多人的來信,說很感謝我們的分享,而這些人最常提到的類似的話是:一直覺得自己無法被理解,找不到人願意聆聽的人,常想一死了之,但看到 DVD 之後發現,原來吳念真也跟我一樣啊!他都願意、都敢去看醫生了,我幹嘛害怕?幹嘛覺得丟臉?

直到幾個星期前,一個音樂劇的觀眾在問卷的留言欄裡都還這樣跟我說。

瞭解精神疾病,是為了接住更多落下的人

其實這本書所提供的正是一種讓人們可以試圖去理解精神疾病的途徑,既廣泛又專業。

精神疾病患者的處境,經常是行為和思考上都已經發出信號了,但旁人甚至連他自己,卻都不知道那就是警訊,而一旦狀況發生了,周遭的人不是驚慌失措、恐懼逃避就是胡亂猜測病因甚至尋找「加害者」,而真正需要得到治療的病人卻反而被漠視、輕視甚至被孤立、被遺棄,身旁的家人或照顧者更陷入無助、混亂的生活狀態中。

這本書最大的用意或許就是幫助我們去理解精神疾病吧,一切就從理解開始,但願能因為理解所以就可以不恐懼,不恐懼所以願意接近,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

作者簡介

推薦序撰寫者│吳念真

1952年出生於台北縣瑞芳鎮。1978年首次接受劇本工作,並以《同班同學》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之後擔任多部電影編劇,如《兒子的大玩偶》、《戀戀風塵》、《悲情城市》等。1994年首次執導,其後成立廣告公司。近年更將觸角延伸至舞台劇導演上。

本書作者│張子午

曾任出版社編輯、平面雜誌撰述,現為《報導者》記者。曾獲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國際新聞報導獎。

*本文摘自衛城出版《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