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校雙語風|台灣邁向雙語國,如何打造未來人才國際力?

密涅瓦大學大二生黃岳涵剛結束在首爾的學習。學校移地學習規劃,他感受到的是要培養大家的異國適應力,以及能在不同城市建立人脈;另外是刺激思考:為什麼首爾如此保有宮殿文化?為什麼韓國重視位階?「在新環境看一個城市,很多事會從頭開始想,」他說。

▲ 黃建賓攝

▲ 黃建賓攝

隨著政府大力推動雙語國家政策,加上高中生赴海外升學逐年增加的趨勢,從小學到高中,國際教育正展開新貌。讓孩子養成「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1月11日,台灣總統大選,有百位來自40個不同國家的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學生,各自進到台灣人家中一起看開票。總部在舊金山的密涅瓦大學是所創新大學,設計讓學生到七個不同國家學習,看重學生的全球經驗。

密涅瓦大學大二生黃岳涵剛結束在首爾的學習。學校移地學習規劃,他感受到的是要培養大家的異國適應力,以及能在不同城市建立人脈;另外是刺激思考:為什麼首爾如此保有宮殿文化?為什麼韓國重視位階?「在新環境看一個城市,很多事會從頭開始想,」他說。

探究世界、學習理解不同觀點、與多元背景的人溝通等能力,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被稱作「全球素養」(Global competence),而這些素養以及適應變動的能力,也被世界經濟論壇視為21世紀人才必備能力。

培養出具有全球素養與視野的人才,對少子化的台灣來說,很重要。「台灣不是島,台灣應該是海洋,海洋最重要的價值是『出去』,」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在去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如此說。(簡立峰演說全文)

他認為,台灣孩子需要養成「移動」的能力,不一定是腳要走動,而是「眼睛、腦袋跟著動」,看得更多、想得更遠。另一場演講中他也提醒:「以後沒有『台灣的』人才,只有世界的人才,和不能被世界找到的人才。」

往世界闖,台灣的年輕世代也已為之嚮往。近幾年,高中職生赴海外求學的人數不斷成長。教育部資料顯示,高中職生畢業後赴境外升學人數五年來成長一倍,2013年赴境外升學人數為1067人,2018年則達到2163人。往海外升學,成為愈來愈多學生的選擇。

《Cheers》雜誌去年針對18至24歲族群做「Z世代全方位萬人調查」。這群1995年、網路誕生元年後出生的世代,有意願到海外工作的人超過七成,賺取更高的薪水、嚮往異國生活、培養國際競爭力是三大原因。《Cheers》總編輯盧智芳表示,Z世代的移動力、跨國意願,都比上個世代來得強。

談到要培養孩子的國際移動力、開展國際視野,許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要「口袋夠深」、把孩子送到私校,才可能養成這些「與國際接軌」的能力。不過,最近台灣公校已有許多課程、管道與資源,讓學生有機會與世界連結,展開行動。

公立國中小推雙語課、高中引進國際課程

近幾年,隨著行政院頒布雙語國家政策,以及教育部推動國際教育的「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以下簡稱國際教育2.0)即將上路,再加上高中生往海外升學的趨勢,從小學到高中,國際教育正展開新貌。

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估計,北市投入雙語教育、高中雙聯學制等計畫的預算,一年大約有千萬元。新北市則推動技職雙語力,打破課堂講授英語的形式,強化技職生的職場英語力。

往中小學看,新一波的辦學風潮是雙語教育。《親子天下》今年一至二月針對22縣市調查,發現108學年全台有超過三百間公立國中小都開始推雙語課程。

台灣中小學已發展多樣的課程與學習管道,奠下學生的國際素養,如台北市民生國中透過全球網路教育計畫(Global Scholars),十年來讓學生與二十多個國家進行視訊課程;高雄女中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融入課程;中正高中帶舞蹈班學生到日本學習舞踏文化……

近兩年,公立高中則開始引進利於銜接海外升學的系統。北市中正高中與美國的學校合作,提供學生修讀大學先修(Advanced Placement,AP)課程,以及國際預科(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Year,IFY)課程,利於學生銜接海外大學;北市西松高中、桃園大園高中則積極引入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

雖然公校剛起步做這些課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任劉美慧表示,IB或AP等課程讓台灣的學生可以跟世界接軌,另一方面,建置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也可吸引海外學生來台修讀,和在地學生做更深度的交流,她說:「我們學生如果都只能靠出國(交流)才有辦法接觸國際,那很短暫。」

可預見這樣的海外合作會愈來愈多。率先在公立高中推動雙聯學制的中正高中校長江惠真提醒,學校要和海外學校建立連結時,需思考自己準備好了嗎?對學生的意義是什麼?「真的要回歸自己的辦學理念,」江惠真說。

照片:黃建賓

上雙語課,不該只看「分數」進步

「國際教育不是英語教育!」幾位投入國際教育的學者、專家異口同聲指出。不過,語言是學習的工具,若語言能力好,學生可能更深入認識世界,與他人連結。然而家長在嚮往「雙語教育」或想讓孩子留學海外時,應有哪些正確認識?

像是讓孩子讀有雙語課的公校,孩子不見得就能達到「能以英語流利書寫、溝通」的程度。輔導多所國中執行雙語教育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表示,國中雙語教育重要的是,讓學生願意用不熟悉的語言溝通,而非強調英文能力、會考成績會進步多少。

康乃爾大學在台面試員陳貞穎,常碰到想把孩子送出國的家長,過於著重孩子考試分數,卻忽略了孩子的思考與自主能力。(陳貞穎經驗觀察全文)

她分享,有位公校高中生讓她印象深刻,這位學生用公部門計畫,休學一年到海外做交換,語言能力增強、眼界也打開。陳貞穎對這位學生說,要感謝家長支持她,而非認為她「浪費一年」,「我覺得身為父母,給小孩能思考、想像的空間,有夢想支持她,很重要,」她說。

學校提供多樣的海外升學管道與資源,彷彿為孩子添了往外飛的燃料。這群移動世代還會回來嗎?會想到家鄉嗎?這也成了政府、學校推動國際教育時的課題。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說:「我們希望培養學生是有根在台灣的、出去會再回來,或希望他們的發展和台灣有關。」這非溫情喊話,即將上路的國際教育2.0便強調「彰顯國家的價值」,希望學生往國際交流前,先認識台灣。

一如台東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的國際教育課程前期會圍繞在台東,或身處的阿美族社區與世界的比較,「學生能用國際眼光回頭了解自己的文化,我覺得是開闊孩子對在地文化的視野,」校長廖偉民說。

面對接軌國際的各種學習可能,孩子往外探求的渴望與往內認識自己,同樣重要。

----------------------------------

小辭典

● 雙語教育

將部分領域或學科融入英語授課。各縣市公校的雙語課程模式、授課年級都略不同,較共通的是多將雙語課結合實作多的科目,如生活、藝術、健體等。目前公校推雙語,主要希望讓學生願意用英文溝通、不怕英文,而非強調提升英文考試成績。

● 國際教育

為學生奠下在全球化社會的生活與工作能力基礎。學校透過課程、國際交流、環境建置等,引導學生具備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的國際素養,養成跨文化溝通能力,並帶學生認識永續與人權等觀念、培養全球責任感,過程中也更認識自己的文化。

延伸影音:全台吹雙語國際教育熱,首批雙語實驗小學生怎麼看?

延伸閱讀

許家齊 許家齊

許家齊

親子天下

媒體中心企劃。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