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帶課本以外的能力給孩子呢?

孩子在學校學習,最基本的教材,便是「課本」了;雖然課本是全台灣所有學生的共同教材,但未必是所學的全部。在彥佑老師的教學經驗中,他發現帶給孩子課本以外的東西,或許可讓孩子學到更多⋯⋯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銜接寒假自主學習,點此看給中高年級的生活化選文+實作任務>>>

孩子在學校學習,最基本的教材,便是「課本」了;雖然課本是全台灣所有學生的共同教材,但未必代表它是所學的全部,也不能代表它是極為重要的。在我的教學經驗中,我慢慢體會到,「課本」其實不是萬能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我發現,帶給孩子課本以外的東西,或許可讓孩子學到更多。

一、 知識過時,無法與時代同軌

想想看,一本教科書從擬定、編寫、審定、印製、發行(詳細的流程筆者並不清楚),可能都要經過二年、三年的時間;而眾所周知,現今是一個知識瞬息萬變的時代,等到一本教科書出爐,可能有些知識、內容都過時了。筆者記得以前讀書時,所學到的健康飲食知識是「魚->肉->蛋->豆->奶」,但現在的醫學卻打破這樣的觀念;又如某些文字的注音、筆順、寫法,也在隨著時代,有所更迭;又或是以前所學的史地,在現今的更多研究中,也推翻了以前的知識。

二、 編輯想法,未必與老師相同

教科書固然是由學有專精的人士所編寫的,然而編輯群的想法一定會有部分和現場老師的想法有所差異。因此,如果老師可以教給孩子課本以外的內容,一定可以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方向。比方說,以「東南亞文化面面觀」的單元,課本中沒有提到教學者的經驗,如馬來西亞檳城和怡保的城市文化,那麼老師就可以帶給孩子,讓孩子透過課外補充,學習到更多的內容。又如,編者可能提到某個城市、地方是很好玩、值得探索的,但筆者實際走訪過後,發現和編者的體驗並不相同。這樣的補充,均可以讓學生可以有更多元的觀點,而非單一的知識接收。

三、 結合時事,拓展學習的視野

誠如前文所提及的,成書的過程可能都是以「年」為單位,因此,現在孩子手上拿到的教科書,就算是引用最新的新聞,也一定是一、二年前的,也一定不會有最新時事新聞,如武漢肺炎、反送中、澳洲森林大火、蔡英文總統當選第15屆總統……等相關議題。所以,帶孩子認識課本以外的內容,可以讓孩子與時代接軌,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更何況,在現今會考與學測、指考的趨勢中,總會有許多和時事相關的命題。

四、 印證課本,增加生活真實性

記得以前學到數學三角函數、二元一次方程式、微積分等,在當時確實不知道學到這些單元,有什麼用處;簡單來說,就是無法和我的真實生活產生連結。現在的素養導向教學,極強調「生活化、情境化」,便是希望讓孩子可以將所學習到的知識,轉為生活能力與生活素養,在面對問題時,能從課本中來印證。例如,親自帶孩子規劃小旅行,比起課本內容「旅行可以探索自我」來得更真實;帶孩子和社區人士互動,比起課本內容「生活禮儀好道德」來得更真實;帶孩子到東南亞餐館走一趟,比起課本「東南亞的文化好滋味」來得更真實。

五、 開發潛能,培養多元的興趣

在「多元」的時代,我們相信孩子的學習一定不是只在課本中,筆者更相信,課本以外的探索,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潛能的。例如,課本內容或學校的體育課,未必會教孩子打桌球,如果老師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桌球,或許就能讓孩子有機會培養這項興趣,筆者有一位學生,小學時接觸桌球,如今已是一位青年國手了呢! 又如,讓學生投稿、做環保、鍛鍊身體、學習廚藝、跳舞、學習待人接物,都可以讓孩子有機會展現不一樣的自己,這就是教育的目的。

身為一位教師,「教課本」固然是最方便,也最不會偏離學習主軸的。但是,「只教課本」卻很難讓孩子有探索的機會,也只是依循著常軌來走,很難展現出活化、創意、新時代的教學。在講究翻轉與素養教學之際,或許多帶給孩子課本以外的東西,能讓孩子更有機會展現不平凡的自己。

延伸閱讀

彥佑 彥佑

彥佑

高雄市林園國小

Super 教師首獎、翻轉教育創新獎得主,擔任過教育部閱讀磐石評委、教學訪問教師、中央與地方輔導員等;著有《和孩子玩文字遊戲》、《有趣的成語遊戲》、《讀寫生活好好玩》。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