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愛:當孩子在場上失分,需要你的點頭和鼓勵

作者:劉宇軒

黃建賓攝

黃建賓攝

31歲的前日本桌球國手福原愛,說得一口流利中、日文,從3歲9個月就拿起球拍打球,每天和母親練來回揮拍1,000次,幼小身影邊打球邊哭的形象,深植人心。已為人妻、人母的她,柔弱的外表下,擁有一顆勇敢開朗的心。

作者:劉宇軒

提到日本前桌球國手福原愛,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印象是那個只比桌球桌略高,哭啼著也要努力揮拍的4歲超萌小女孩,或是日本新聞報導必備關鍵字「愛哭小愛」,也可能是她走入家庭,散發甜美女人味的幸福模樣。

採訪這天,福原愛推著幾乎是她身形2倍寬的雙人嬰兒車現身,2歲多的女兒「Aila醬」撒嬌,她用日文溫柔但堅定的安撫。「我還準備了秘密武器!」福原愛對收服小孩得心應手,看來就像任何一位媽媽主婦一般自然平凡。

2016年福原愛和台灣桌球運動員江宏傑結婚,定居台灣。難以想像,眼前這位自然平凡的人母,曾是締造豐功偉績的桌球明星。

不到5歲,她就擊敗小學生,稱霸日本全國大賽,但每天固定的功課是連續1,000次來回對打,中斷就得重來。當一般小學生還在看卡通時,她已經投入職業選手行列,五年級就批上國家隊戰袍。15歲成為日本隊史上最年輕的奧運選手,帶著暑假作業,在雅典打進單打16強。連續參加四屆奧運,曾助日本奪下團體賽一銀一銅,是日本隊史最佳戰績,個人最高紀錄為奧運女單第四名。

另一個驚奇,則是她毫無日本腔,流暢自然的中文能力。

被問到學中文的過程,福原愛語出驚人:「我從來沒有好好坐在椅子上,上過一堂中文課,一次都沒有!」她說,「如果是這種學法,我可能早就不想學了。」

幼時即開始揮舞桌球拍的福原愛。三采文化提供

各地中文腔調切換自如 卻沒上過中文課 

從小學起,每年寒暑假到中國受訓的福原愛,是在吃飯聊天的空檔,用「耳朵聽」來學習實用中文。最先學會的字,不是桌球用語,而是「電冰箱」。

「因為球館的電冰箱裏有飲料可以喝啊!」她說,想喝飲料,大家告訴她在「電冰箱」裡,覺得熱,指指天花板,被告知「電風扇」,又學到第二個單字。有一次,她的中國教練湯媛媛(媛姊),要她練習往「角」打,結果她聽從指令,往教練的「腳」打去。而2、3年後,她認為已經學到一定的中文程度,是因為「能講電話,也會用中文吵架了。」

16歲時的福原愛,面對中國媒體尖銳問她,會不會偷學走中國隊的必殺祕技,她已經能用帶著捲舌音的在地口吻回應:「中國選手有實力沒秘密,我沒實力才要秘密。」坦率道地的神對應,讓她累積高人氣,成功跨越國界,成為中國觀眾最喜愛的日本運動員。

福原愛的中文不僅沒有「日本味」,還能依照對象不同,在捲舌的東北腔,普通話和台灣柔軟溫和的語調間,自在切換。為何能如此體貼周到,她說其實是怕別人聽不懂。「因為我用東北腔,小傑(江宏傑)聽不懂;我用台灣的講法,媛姊也聽不懂啊!」

世界各地都是教室

從語言,和外國人的相處,到意見表達,都是福原愛征戰各地時的學習成果。 

「因比賽無法上學時,盡量在別的地方補回來,」這是福原愛的母親給她的叮嚀,希望她「不要人生被拿走了桌球之後,就沒有其他價值。」

福原愛記得,一年級第一次出國比賽,在丹麥打進八強,是全隊最佳戰績,因此被報紙採訪。丹麥選手隔天清早特地趕到機場,將報紙送給福原愛。「20年來我都記得這件事,因為我學到了做人的方法。」

「到國外,就把自己直接當成當地人。」是福原愛造訪40多國,適應不同生活文化的方法。每到一個國家,福原愛先學當地語言的「謝謝」,「你好」。「和打掃的阿姨,巴士司機這樣打招呼,他們會很開心。」許多在日本少有的做法,例如中國東北吃很長的黃瓜,歐洲大口咬下熱狗, 她也試著去做,「不要什麼都排斥。」

福原愛也體會著不同國家的風格 。例如「韓國吃飯不能把碗抬起來,在中國一定要把 yes or no 意見說清楚,在日本則要稍微保留。」但她不會特別去分誰是哪個國家的人,「就像我不是因為老公是台灣人,才愛上他的。」

出國期間,也是福原愛拾得片刻自由的機會。某次在國外的咖啡店裡,福原愛第一次嘗試坐在「面朝外」的座位。「一坐下差點哭出來!」她說,在日本時一向只能選「面壁」座位,怕引起騷動造成旁人困擾。「20多歲時才知道,原來面朝外的座位,視野這麼開闊,這麼舒服。」她形容,

「在國外覺得好像長了翅膀,可以飛起來。」

福原愛透露,一次在德國的公園裡,看見有人在打桌球,便要求加入,一開始「左手禮讓」,被笑太遜,換成右手猛攻,打得對方一臉驚愕。福原愛到了國外,才發現自己竟有惡作劇的膽量。

不過,國外生活也有糗事。小學五年級的福原愛英文能力有限,去瑞典比賽時,想買乳液卻錯買成沐浴乳,結果擦出滿手泡沫。「如果沒有這些失誤,也許根本不會想要學英文。」她在新書《不管怎麼樣的哭法,我都準備好了》提到,努力學習外文,是希望自己在國外也能獨立。

福原愛與女兒。三采文化提供

笑容甜美卻愛哭  背後是對自己的嚴格堅持

有「愛哭鬼小愛」綽號,常淚灑球場,甚至被媒體追著拍攝落淚畫面的福原愛說,其實大半的淚水,是對自己的責難,「為什麼妳做不到!」輸掉重要比賽時,她會從早上起床哭到天黑,「一直反省就一直哭。」她說,哭的時候像是和心裏的天使及惡魔開3人會議,天使安慰她,但惡魔逼她「不行,一定得面對!」。 福原愛對自己極為嚴苛,是因為「不想再犯一樣的錯」。

但卸下戰袍,在語言無礙的台灣長住,福原愛也曾經歷人生中罕見的低潮,讓多次淚水決提。

剛來到台灣時,她飽受懷孕不適,以及人在異鄉的陌生膽怯,緊張不安取代了將為人母的喜悅。一次在便利商店看見日本商品,勾起思鄉情緒,忍不住在店裡大哭起來。

「當球員時我知道只要練習,戰績變好,就能走出低潮。但這次則是要等10個月,必須一天一天過。」她說,過去的低潮經驗學到,適應之前必定痛苦難過,但一定要靠自己撐過來,「如果靠別人,那個人不在時要靠誰呢?」

常常被日本球迷問到,如何學好中文。她說,「不要怕錯,講錯了大家笑一笑,覺得很開心,也是好事!」若身在異國時,真的擔心做錯出糗, 她則會先問,先學,就能減輕擔憂,「像台灣過年時的拜拜,我覺得千萬不能弄錯,就從1到10,一步步先問清楚。」

一向給人體貼細心,面面俱到印象的福原愛,在各地都擁有極佳人緣,這和她喜歡和人相處的開朗個性有關,同時,桌球運動也是她交朋友的好方法。「甚至不需要語文就可以。」福原愛說,常常在一場賽事打完,就和對手變成朋友,超越敵我關係。「桌球的對打距離很近,表情都看得到,很容易交朋友。」

3歲9個月就拿起桌球拍的福原愛,一路上也曾抱怨喊累,如今回首滿懷感謝,她又將如何為孩子鋪路?福原愛認為,

父母的責任在於讓孩子多方嘗試,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自己最喜歡的事。

 她也說,在桌球賽場上,當孩子失分後轉身望向父母,最需要得到的是「點頭,鼓勵」。「家長覺得孩子在場上沒有全力以赴,其實通常是緊張造成,」她說,若再加上當場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加退縮,很難長出動力。

「不要給他壓力,不行嗎?」福原愛希望,為孩子鋪下學習之路時,能讓孩子覺得這不是辛苦,而是快樂的,就像自己曾在聊天談笑中學會流利中文一樣。

回顧桌球帶她走出的國際之路,福原愛學到更多看待事情的角度,「很像玻璃多了很多切面,事情變得更立體。」

而一般以為福原愛脆弱易哭的那顆玻璃心,也在國際化的歷練下切割琢磨,更形堅強,散發著她獨有的光采。

福原愛|小檔案

31歲,前日本桌球國家隊選手,四度參加奧運賽,最佳紀錄為奧運女子單打第四名。3歲9個月起開始打桌球,5歲奪得日本全國大賽冠軍,五年級進入日本國家隊,成為日本年輕國手。2016年與台灣桌球運動員江宏傑結婚,定居台灣,育有一女一子。新書《不管怎樣的哭法,我都準備好了》由三采文化出版,福原愛口述,彭薇霓執筆。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