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港生的「反送中」心聲:比起何時返校,我更想問,為何「家」變了?

作者:梁駿樂

▲ 許多高中生、大學生參與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又不少更成為「衝衝子」站在示威最前線,一旦被控「暴動罪」將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梁駿樂攝(2019年8月24日香港)

▲ 許多高中生、大學生參與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又不少更成為「衝衝子」站在示威最前線,一旦被控「暴動罪」將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梁駿樂攝(2019年8月24日香港)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逾半年,身為一位在台灣念書的香港青年,眼看著家裡變得很混亂、很陌生、很敗壞,擔心熟悉的「家」愈變愈陌生,尤其面對與家人政見不一致更是難熬。為何那麼多年輕人寧願以自己的自由來換取香港的未來,他們想說的是⋯⋯

作者:梁駿樂

編按:香港反送中運動未隨著開學而逐漸淡去,年輕學生罷課、罷工罷市等抗議活動方興未艾,儘管特首林鄭月娥月初宣布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但香港民間提出的5大訴求,還有4項未能共識,公民團體繼續號召,包含台灣在內,串聯全球19國舉行929「全球反極權大遊行」。

在台灣念大四的香港學生梁駿樂,目睹家鄉的劇烈變化,暑假義無反顧返港,在街頭上了一堂與催淚彈相遇的民主課。他用自己的筆與鏡頭,寫下這個促使自己迅速成長的夏天,以及最想和大人們說的話。

------------

最難但是最應該做的決定

今年暑假,相信對我們這一代香港的年輕人而言都成長了許多,而且成長的速度飛快。大批年輕人寧願放棄暑假玩樂的時光,不顧一切也要走上街頭,甚至已有心理準備放棄自己未來。

在現場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一個人做決定,這些狀況很多都是人生第一次遇到的。你要學會在這麼陌生混亂的環境求生存,腦子要轉得快,你不得不成長。

印象很深,6月12日那天3點前還十分平靜,但後來示威者突然向前衝破警方防線,警方立即施放催淚彈,那時候大家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到催淚煙,包括我在內。當時,我沒有防毒面具,立即被嗆到,呼吸非常困難。立即按幾下快門後,就忍不住剌痛,躲在一旁用水沖洗眼睛、雙手和臉部。當下判斷,在沒有裝備下,繼續再路上拍會有危險,所以我馬上繞過人群,到天橋上換長鏡頭繼續捕捉畫面,這樣做可以吸到比較少的催淚煙。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要走上街頭?因為,我們預見到《逃犯條例》的通過將衝擊香港的法治,破壞「一國兩制」的基礎。加上目前中國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先前又有「銅鑼灣書店事件」等香港人無端消失的事件,我們很怕未來香港不再是一個擁有民主、法治的地方,無法自由表達意見、再也沒有選舉的權利、每天被嚴密監控下生活⋯⋯。因此,很多高中生、大學生無懼被控「暴動罪」的風險,縱使面臨最高可長達10年的監禁,仍然願意以自己的自由來換取香港的未來。

▲ 反送中運動三個月內,警方已施放超過二千枚催淚彈,衝突現場也常常會「煙霧彌漫」,香港有化學工程師研究指出部分化學成分會殘留在環境中長達2至3星期。梁駿樂攝(2019年8月4日香港)

不想留遺憾,為家鄉盡一分力

我到台灣留學後,半年才會回去香港一趟。每次香港有重大爭議議題,雖然我想親臨現場,但是礙於學習,很多時候我只能透過手機看新聞持續關注事件,而這樣總是有一種力不從心、愧疚的感覺。

今年六月初,儘管當時正值期末考前一週,除了要準備考試,也要上台報告,但我仍毅然決定回香港採訪,我想為這個「家」出一分力,做些有意義的事,用我的鏡頭記錄這個運動,讓更多人知道香港現在的處境。我覺得這是一個香港人,也是一名學生記者應該和必須做的事。因為,我知道這一次不回去,日後可能再沒有機會了,香港可能變得再也不一樣了,所以不想留有任何遺憾。

比我還小的年輕人,共同對「家」失望了

過去七、八月,正常應該是莘莘學子休假玩樂的時間。不過今年暑假,香港的學生很忙,甚至比我還小的弟弟、妹妹,他們每到週末,無論天氣好壞,都會收拾好「裝備」到香港各區抗爭。而很多時候,這些示威活動最終都演變成「警民衝突」。

▲ 警方施放多枚催淚彈,現場「烽煙四起」,示威者往後逃避。梁駿樂攝(2019年8月24日香港)

抗爭超過三個多月,政府仍然沒有回應抗爭者的「五大訴求」,反而警方武力日漸加強,無差別拘捕、追打老百姓至頭破血流的事情層出不窮,相對應的,站在最前線的年輕人們必須不斷升級抗爭武力,磚頭、彈珠、汽油彈⋯⋯。

7月21日,元朗發生了「白衣人無差別」毆打乘客事件,警方最後花了39分鐘才到達意外現場,而多方證據都證明警方選擇性執法,而且只有少數白衣人被檢控,讓許多香港人體會到社會如此不公。

政府沒作為、缺乏選擇特首的權利、香港愈來愈「中國化」、法律蕩然無存、房價居高不下⋯⋯這些原因令年輕人對香港這個「家」失望了、憤怒了。我們覺得這個「家」變得十分陌生,並不像以前一樣:警察會保護市民,政府會服務市民,法治彰顯公義,這些都不再存在了。假如身處這樣的處境,你的心情會怎麼樣?

父母的體諒會是我們的最大鼓勵

香港家庭「架構」其實跟台灣很像,同一飯桌上一樣會有「黃藍之爭(黃指泛民陣營,藍指香港親中派)」,只不過是顏色不一樣而已。在這一次運動中,有些學生可能跟父母政見不同,不想讓他們知道自己去過示威,他們要自掏腰包買裝備,自己想辦法處理膳食問題,甚至要在回家前要把衣服換掉、把裝備藏起來。

▲ 6到8月期間,每逢週末都會有遊行。而有不少年青人在遊行後,架起防線,與警方對峙,希望向政府施壓,並回應「五大訴求」。梁駿樂攝(2019年8月24日香港)

在家庭聚會中,為了政治而吵架在過去這幾個月也時有發生。雖然餐前都可能會說:「今天不談政治,政治傷感情。」但是,一看到新聞畫面,政治話題又被擺到桌上了。因為意識型態不同、接收的新聞來源也不同,兩方其實很難溝通,最終經常只是各執一詞、不歡而散。

「你看那些暴徒,每天都搞亂,影響我的生計。」

「今天讓你可以賺到錢,但日後的香港會變成怎樣你會想過嗎?」

「這些人一定是收了錢才會出來搞破壞。」

「你從那裡得知他們收了錢出來?我只知道他們都是為了公義出來的。」

「警察打得好,把這些曱甴(粵語,亦即蟑螂)全部抓起來。」

「黃藍是政見,黑白是良知。」

這些話在不同場合常常都會聽見,有些也是我所親歷的。香港有不少家庭因這次「反送中」而破裂,甚至因為政見、職業關係導致與親朋好友反目絕交。在民主社會,政見不同不是壞事,或許理性溝通和體諒是避免人際關係破裂的方法之一吧?

其實,我們很希望大人們能明白年輕人都不是亂衝,純粹搞破壞,我們也很愛這個家,我們也希望香港可以更好。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