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融:將提問導入薩提爾對話模式,引領高中生展開自由對話

李明融將提問導入薩提爾對話模式,讓他學習與學生和諧對話的同時,亦提升教學的提問引導能力。尤其感動的是,許多受傷的學生在平和穩定的課堂中願意敞開心扉,不僅有了笑容,也開始投入學習。

▲ 李明融提供

▲ 李明融提供

● 繼《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後,再次敲開冰山,啟動內心最深刻的連結

自任教職以來,來到我身邊的許多大孩子皆是有豐富故事的人,心想若缺乏細察與引導,這些生命極可能在重複的故事情節中逐漸褪色,甚至沒有續集。倘若能為大孩子開啟性靈之窗、學習視野,便能引發他們創造更寬廣的世界、更豐富的故事。

每每動心起念,往往機緣逢遇。自六年前遇上學思達、五年前遇上崇建老師,毫不遲疑的栽入相關學習,並轉化實踐於教學,即使過程中有艱難時刻,憑著堅定的相信與果敢的決心,技高國文學思達課堂的美好風景於焉開展。

遇到困難時怎麼面對?缺乏奧援時怎麼因應?內心百轉千迴時怎麼安頓?這些是最常收到的好奇提問。

學思達之路,有輝誠老師的典範在前,故無遲疑畏懼。外在限制提醒我學習超越或轉彎,內在狀態提醒我記得覺察與臨在,種種境遇皆是最佳修練。

十分感謝崇建老師將提問導入薩提爾對話模式,讓我改變過往姿態、學習與學生和諧對話的同時,亦提升教學的提問引導能力,幫助我捕捉住學生在課堂中瞬間翻飛而出的靈感,接著藉由短暫鷹架攀越另一層面的思索,再透過追問,引導學生回扣核心。於是課堂不時出現保有自我獨特性又能參與群體共鳴的情意流動。

例如閱讀洪醒夫〈散戲〉時,學生看見人的衝突來自價值排序不同,唯有理解彼此才能開啟對話;思考〈狂泉〉的寓意後,學生寫下 「多數人的荒謬,有時會成為真理,它的本質仍是荒謬。」學習〈漁父〉並了解屈原的生命歷程後,學生理解其巨大的孤獨,感知其疲憊的靈魂,於是體會遇到遭逢困境的人,有時陪伴勝於建議。

課堂討論對於許多高中生並不困難,對於自小時時遭遇學習挫折,甚至早已放棄學習的學生而言,能言之有物並站上臺流暢表達,相當不容易。

尤其感動的是,許多曾經受傷的學生,在平和穩定、具安全感的課堂中願意敞開心扉,不僅有了笑容,也開始投入學習。一位從小學就被霸凌、抗拒團體的學生,平時只以點頭搖頭溝通,經過近一年學思達的薰陶,他願意代表小組上台發表,也開始與同儕連結。一位師長眼中桀驁不馴的學生,高一時曾質問:「讀書有用嗎?」一年半後他分享在國文課與晨讀中找到許多答案,關於人生的、事理的、內在的;他在創思課的短講分享令人讚嘆與動容,除了內容與表達均優外,他的坦誠、承擔與蛻變,我得努力噙住淚水才能寫下回饋。得之於學生的回饋甚多,難以一一詳述。這些發自真心且涵容理性與感性的柔光,流動在學思達課堂之間,為師生的相遇留存一份溫暖,並且寫下一頁飽滿回憶。

本文節錄自《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親子天下出版

博客來親子天下Shopping誠品金石堂讀冊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