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佩嘉:回到聯考制度就能公平競爭嗎?

作者:藍佩嘉(春山出版《拚教養》) 要維護下一代的安康,不能只訴諸父母個別的努力與選擇,需要透過改善集體的生存環境,來協助我們照護孩子,也照護自己。 臺灣社會在過去數十年來已有許多相關的教養與教育改革成果,我將針對坊間重要的倡議,提供一些思考與反省;...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為追求表面的「公平」而恢復聯考,有如英文諺語裡說,「倒洗澡水時順便倒掉了嬰兒。」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新書《拚教養》,透過長達十年在台灣不同的家庭的深入田野調查,看到台灣父母從拚經濟到拚教養的焦慮,她指出,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雖有弊病疏漏,對促進多元教學仍值得肯定,多元入學值得肯定,但受到目前的執行方式所限,也就是在申請入學管道、過程與方式上,還不能積極考量階級等社會不平等的差異與作用,真正的多元入學尚未能落實。

作者:藍佩嘉(春山出版《拚教養》)

要維護下一代的安康,不能只訴諸父母個別的努力與選擇,需要透過改善集體的生存環境,來協助我們照護孩子,也照護自己。

臺灣社會在過去數十年來已有許多相關的教養與教育改革成果,我將針對坊間重要的倡議,提供一些思考與反省;同時也會提出一些政策、制度與行動的建議,呼籲如何共同進行教養與教育的修補工作,來促成跨階級的相互依存。

回到聯考才公平嗎?

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成果是大學入學管道的多元化。但近來質疑多元入學可能強化社會不平等的反對聲浪增高,有人甚至主張恢復聯考制度才能公平競爭。這樣的看法其實是個「科舉神話」,與實證發現相違。

經濟學者駱明慶的「誰是臺大學生」研究引起許多社會關注,其中發現父母是公教人員、具有大學學歷,以及住在臺北首善之區的學生,進入臺灣大學的機會,遠遠高於其他競爭的同輩。

但這項研究經常被輕忽的是,駱文分析根據的其實是教改前的入學資料,分析的樣本仍是透過聯考進入臺大的世代。也就是說,即便在聯考時代,具有家庭階級優勢的學生透過補習、好學區、家庭教育等方式,其實已普遍取得有利於競爭的教育資源。

包括臺大、政大、臺北、中山等多所大學運用其校務資料進行分析,都一致發現,考試分發最容易收到高所得地區的學生,繁星推薦較容易收到低所得地區的學生,個人申請則介乎兩者中間。

葉高華老師進一步調查中山大學學生的社經背景資料發現:個人申請管道並未偏袒中上階層的學生(因為考試分發的狀況也差不多);不論是個人申請還是考試分發,都容易收到高所得、高學歷者的子女,但繁星推薦入學的學生家長,在平均教育程度上仍明顯低於其他入學管道的家長。

為了追求表面的「公平」而恢復聯考,有如英文諺語裡說,「倒洗澡水時順便倒掉了嬰兒。」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雖有弊病疏漏,對於促進多元教學仍值得肯定。我肯定多元入學的道路方向,但受到目前的執行方式所限,讓我們走得不夠遠,無法落實真正的多元入學精神—也就是在申請入學管道、過程與方式上,積極考量到階級等社會不平等的差異與作用。

申請入學管道制度仍需努力

臺灣目前的申請入學制度,大多以科系為單位,變成激烈、不透明的「資訊戰」。不同於美國大學強調「通才教育」,大學前段不分系,招生以學校或學院為單位,並有獨立的招生辦公室統一收件審核。

在臺灣,除了少數院校,學生以個別科系為申請對象。這樣的制度期待高中生在入學前即確定自身的興趣與方向,也要求他們在填寫志願前對眾多學科有一定瞭解,甚至針對個別校系量身訂作申請資料;而只能申請五個科系的規定,更逼著學生與家長必須評估風險、布局攻略。

再者,由個別科系來執行招生時,教授在面試時傾向重視學生對於該科系的瞭解與認同,這些制度都提高了資訊的門檻或強化資訊的價值。

如果能降低申請入學的資訊門檻,改以校或院做為申請單位,可以大幅降低學生與家長的焦慮。大學前端不分系也能提高學習動機,不僅讓學生有時間緩衝來確認自己的生涯,避免因資訊不足而後悔念錯科系,也可激勵他們為了進入心目中的理想科系,必須「把大一當作高三來念」。

我們也需積極地提供有效、可及的升學資訊,包括擴大輔導室的人事編制、平衡學校間的資源落差,讓學校成為弱勢學生的資訊堡壘。不僅追求「適才適性」的發展,也能積極考量學生間的差異處境,這才是落實多元入學的精神。

關注偏鄉、低收入戶就夠了嗎?

臺灣社會對於教育不平等的關注日增,升學管道上開放了繁星入學的管道,個別大學也有針對社經地位或族群身分的弱勢學生開放獨立的申請入學,例如,臺灣大學的「希望入學」、清華大學的「旭日計畫」都秉持類似的精神。

此外,為了彌補教育資源的城鄉差距,立法院也在2017年底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透過寬列經費、彈性運用人事及提高教師福利等措施,來彌補偏鄉地區教育資源的不足,以保障偏鄉學童的受教權益。

然而,這些制度與措施的焦點經常集中在邊緣的社會範疇,例如低收入戶、偏鄉。媒體在討論高教入學機會的不平等時,也經常用「低收入戶」做為測量指標,但低收入戶畢竟只占了臺灣人口中的1%。

用上述這些邊緣範疇來理解不平等,不僅在測量上失準,對於促進教育平等的解方,參考價值有限。如果只是將援助資源投入遙遠的偏鄉、提供額外招生名額給低收入戶子女,這些政策無法涵括在城市周遭、較不可見的弱勢家庭與子女。

教育不平等其實是連續性的分布。都市邊陲的學校,也就是既非偏鄉、也不夠都會的社區,其實面臨的教養挑戰更為險峻。

中研院學者黃敏雄以數學成績來測量學習表現,發現城鄉差異未如大眾想像般持續擴大,反而是城市、鄉鎮、鄉村內部的學習差異更為顯著。大多數成績落後的學生,其實並不在偏鄉或鄉村,反而分布在城市與鄉鎮。

此外,地區不平等與社經地位的不平等不宜混為一談。「繁星推薦」的入學管道被教育部視為平衡教育落差的制度槓桿。然而,如社會學者葉高華指出,來自高所得地區未必都出身於高社經地位家庭,都市裡的弱勢人口,在數量上其實比鄉下還多。

同理,低所得地區也不是只有低社經地位家庭。繁星推薦制度主要以百花齊放、地區平等為原則,依此管道入學的學生其實還是有一半來自高所得地區,此外,由於每校只能推薦至多兩名學生,通常還是鄉下的高社經家庭子女容易脫穎而出。

以中山大學來說,都會區的中低社經家庭子女,由於難以擠進明星高中,反而在社區高中獲得出頭的機會,容易得到繁星推薦。但是鄉下的高社經家庭子女,還是比都會區的低社經子女更容易經由繁星管道入學。

改革不能只做半套

我認為用來測量高教入學平等的較合宜指標應該是「第一代大學生」,也就是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其子女是否有機會進入大學就讀。但要打破階級不平等的世襲,升學管道的改革只做了半套,之前與之後都同樣重要。

弱勢生入學後若未能得到相應的配套與額外協助,如學習指導或經濟補助,往往容易感到適應不良、更加挫折,或忙於打工、苦背學貸。

本研究呈現,教育不平等的再製,遠從大學入學前就開始了,要彌補家庭資源的落差,中小學教育現場的改革尤為重要。如果持續強化拔尖競爭、文憑主義等主流價值,不僅忽略了不同資質孩子的發展,也強化對弱勢家庭的漠視與排除。

過去臺灣社會將「能力分班」視為全然負面的做法,擔心孩子被編入「放牛班」而失去教育機會,其實,需要打破的是將「會考試」等同於「有能力」,而非全盤否定「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對於不同學習需求與狀況的孩子,學校應該提供分流的教育內容與方式,包括及早介入的學前教育、補救教學、改革技職教育等多元做法。

作者簡介|藍佩嘉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性別、家庭、國際遷移與社會不平等。

*本文摘自春山出版《拚教養》(2019/06/04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