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業的兩難

作者:史丹佛「挑戰成功」團隊(親子天下出版《學習超載世代》) 家庭作業對學生有益嗎? 家庭作業的利弊是個激辯超過百年的議題,但學生的家庭作業卻不曾消失,原因通常在於一個存在由來已久的假設,那就是家庭作業對學生有益。相信家庭作業對學生有益的論點,大部分...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為何稍加調整學校課表作息,學生反而學得深、學得好?針對不同階段孩子,如何拿捏家庭作業的質與量?面對孩子與家長「學這麼多,有什麼用」的吶喊,在《學習超載世代》一書中,成立已15年的史丹佛「挑戰成功」教育專案團隊,提出對的策略,傳授如何打造親師生三贏、家校同心合作的穩固校園。

作者:史丹佛「挑戰成功」團隊(親子天下出版《學習超載世代》)

家庭作業對學生有益嗎?

家庭作業的利弊是個激辯超過百年的議題,但學生的家庭作業卻不曾消失,原因通常在於一個存在由來已久的假設,那就是家庭作業對學生有益。相信家庭作業對學生有益的論點,大部分都像這樣:孩子能藉由家庭作業培養責任感,建立穩健的工作倫理;家庭作業多,表示課程嚴格、師資優良。

另一個經常聽到的說法,是家庭作業可以避免孩子誤入歧途:如果孩子放學後沒有家庭作業,可能會用其他活動來打發時間,而那些可能是大人並不樂見小孩從事的活動。事實上,最近有研究顯示,花在家庭作業的時間,可能排擠了孩子為了樂趣而閱讀、參與課外活動和享受天倫之樂的時間,但是沒有研究顯示家庭作業能讓孩子免於誤入歧途。

即使這些爭辯早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出現,認定家庭作業有益的主張卻不斷得到媒體的關注,﹁虎媽﹂症候群就是明證。但是,我們所審閱的家庭作業相關研究中,除了街論巷議,找不到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家庭作業是課程嚴格的必要條件、師資優良的表徵或培養年輕人良好工作倫理或責任感的有效方法。

另一項支持家庭作業多就是好的常見主張,是學生花愈多時間做功課,評等和測驗成績就愈高。有些政策制定者甚至辯稱(類似一九八○年代﹁瀕危的國家﹂報告的論調),美國在國際測驗的分數落後,是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家庭作業。然而,在一項標準化數學測驗成績的跨國比較研究裡,學生的數學成績與家庭作業的分量和頻率之間,找不到正向關係。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學生家庭作業較多的國家,整體數學測驗成績其實低於學生家庭作業較少的國家。

檢視了數百項家庭作業研究的哈利.庫柏(Harris Cooper),公認是頂尖的家庭作業研究權威。他早期的研究認為,家庭作業時間與學業成績之間可能有所關聯,近來他與其他研究者卻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不如他們曾經斷言的那麼強。他們發現,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與學業成就之間沒有關聯,在初中則有中等相關,但如果家庭作業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相關性也隨之衰退。

研究還發現,兩者在高中階段相關,不過當家庭作業時間超過兩個小時,相關性也隨之減弱。然而也有其他研究提出證據,即使在初中和高中,家庭作業時間和成績表現之間的關係也並非那麼簡單直接。例如,有項針對五千名家庭所得水準與種族背景多元、十五至十六歲學生的研究指出,在各種族群體,花愈多時間寫數學作業的學生,數學成績愈差。無獨有偶,二○○二年有項研究也發現,儘管數學作業的頻率對初中生的數學成績有正向影響,家庭作業量與寫作業的時間卻對成績沒有影響。

我們所檢視的各項研究,結論通常都取決於學生的年級和成績評量方式(例如等第vs標準化測驗)、家庭作業對孩童是否為適當水準等因素。由於教師將家庭作業納入課程總成績的一部分,學生成績和完成家庭作業之間的關係因此變得更為複雜。有些學生的分數較優,只是因為完成家庭作業,不見得是因為習得教材內容,因此若說完成作業能提高成績,這個結論可能反生誤導。

家庭作業對學生有害嗎?

一如家庭作業之益最近成為媒體焦點,近來也有成篇累牘的書籍和文章,著墨於家庭作業之害。有些研究發現,一般而言,花太多時間在家庭作業和學校課業上,會導致健康問題,如壓力、心力耗竭和頭痛,還有學習上的鬆懈。此外,上學日的睡眠時間減少與家庭作業時間增加,兩者之間可能有所關聯;睡眠減少與焦慮、壓力和倦怠感增加,兩者之間也有關聯。

我們發現,家庭作業的品質似乎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如果學生不認為家庭作業有意義,或是教師不認為家庭作業有價值,可能會讓學生對上學和學習失去熱情。一項針對低收入家庭九年級和十年級生的研究顯示,如果學生有家庭作業,但是不完成家庭作業的後果無關痛癢,學生對學校會更鬆懈。

這項研究也發現,儘管成績各異,他們所訪談的學生都同意,如果一定要有家庭作業,他們偏好較有意義、切題的家庭作業;他們也希望教師能重視家庭作業,追蹤家庭作業的完成狀況。另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學生無法理解家庭作業,不覺得它有必要,或沒有適足的支援可以完成家庭作業,已經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可能會落入更不利的處境。對比之下,如果學生認為家庭作業的內容和要花的時間,不但可行,也是能力所及,他們身為學習者的信心和身分認同感也會增強。還有幾項研究顯示,若學生對家庭作業能夠有選擇權,如寫作主題或解哪幾道題,他們會更認真完成。 

寫作業的時間長是否會造成倦怠感,大部分研究都發現相當明顯的個別差異,也就是說,不管寫作業的時間長短,有些學生可能就是比較容易或不容易感到倦怠。因此,家庭作業量是否會導致投入程度低落和健康問題,研究尚無定論,但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研究,以及與學校、家庭的合作,我們發現寫作業的時間長短,是某些健康問題的關連因素,也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投入程度。

我們該怎麼做才好?各方說法莫衷一是,難怪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對於家庭作業的利弊如此迷惑。我們認為,對於家庭作業的概論應該更嚴謹看待。首先,家庭作業的效應難以單獨分析,因為我們無法確定,有多少成就可以歸因於家庭作業,有多少可以歸因於教室教學,又有多少可以歸因於先備知識。

再者,我們也無法確定家庭作業是如何完成的,是否有人協助學生做家庭作業,甚至捉刀代打。例如,我們曾聽聞有許多家長和子女一起做功課,或是請家教幫忙;然而,有人審閱超過五十項關於家長參與子女家庭作業的研究,卻找不到什麼證據,可證明家長的參與對子女有益。最後,家庭作業的相關研究,通常著眼於寫作業的時間,而不是作業本身;研究對象通常以一群學生或一班學生為單位,而不是個人。因此,家庭作業究竟有益或有害,真正的答案是:視情況而定。家庭作業是利是弊,取決於學生、教師、課程、作業的重要性、作業對發展的適性,最終取決於作業是否有意義,是否能吸引學生全心投入學習。

大部分教師都讓學生每晚做一定分量的功課,這種情況看來不會太快消失,這是現實。因此,我們將在此描述有意義的家庭作業所應具備的幾項特徵。我們相信,家庭作業如果能夠清楚明瞭、真實具體、差異化,並能寓於更廣博的單元目標,就能落實作業的意義,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尤其如此。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學習超載世代》,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親子天下Shopping博客來誠品金石堂讀冊生活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