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跟亞斯兒一組⋯⋯」老師如何因應學生的質疑?

班上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分組時難免遇到同學不想和他們一組。心理師王意中指出,和亞斯伯格症孩子相處,確實沒有那麼容易。身為老師,要先想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分組?」不僅是為了說服孩子,也是堅定自己的立場。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老師,為什麼我一定要跟他一起玩?」「老師,我媽媽說不能跟他同一組,要你重新分組!」⋯⋯

若一個班級裡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有時老師要安排分組,可能會遇到學生拋出這類疑問,而不知該如何處理。

「為什麼我要跟他(亞斯伯格症孩子)玩在一起?」這是小朋友常見的質疑。確實,沒有人可以強迫誰一定要跟誰玩在一起,但若有人表示:「不能和×××同一組」,那麼老師應該讓他知道,要拒絕,得提出合理的理由。所謂合理的理由,可能是:「因為這位同學曾經打過我,令我心生恐懼。」

當然,我們也必須考慮一般孩子在和亞斯伯格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一個班級裡,總是要有人被安排和亞斯伯格症孩子同一組。只不過,受限於亞斯殊異的溝通方式或情緒波動表現,由老師所安排的小天使容易感到挫折,甚至因產生壓力而不想到學校。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被對方拒絕,心生委屈,或是因為亞斯伯格症同學的某些舉動,而產生厭惡、煩躁或畏懼等感受。

說服學生前,先想清自己立場

有時,當老師安排一般孩子和亞斯伯格症孩子同一組,希望他們玩在一起,卻會被反問:「老師,你能不能先玩一次給我看?」其實孩子也並非想挑釁,而是希望老師先示範給他看,或是想讓老師知道,要和亞斯同學相處,並沒有老師想的那麼容易。

我們都知道,要和亞斯伯格症孩子相處,確實沒有那麼容易。因此,身為老師,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我要這樣分組?」

想清楚理由,不僅是為了說服學生,也是在堅定自己的立場。

此外,老師也常常要面對一般生家長提出的質疑。有些家長可能因對特殊學生不了解,而持有明顯的偏見,認為班上有特殊學生,會使自己的孩子在行為上產生模仿、干擾或壓力等負面影響。

關於這類偏頗的想法,因關係到每個人對於特殊孩子的了解程度都不同,需要校內資源班或普通班的老師,給予觀念上的釐清。

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些家長因對特殊孩子有基本的認識與概念,態度上持有較為正面的看法,認為這些孩子有他們的特殊需求,也就很自然地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與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相處在一起。

創造學生之間的互動支持系統

分組之後,資源班老師或導師需提供一個支持系統,協助一般生和亞斯伯格症同學相處。對於當下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適時提供不同的解決策略。

最積極的做法,是在一般生與亞斯學生的相處過程中,創造好玩的情境。

事實上,如果彼此能夠玩在一起,好玩又有意思,多數孩子都可以跳脫一般大人的負面標籤與印象。因為,大家不僅是同學,還是好朋友、好玩伴。

分組過程中,也可以讓一般生有機會去展現他自己的優勢與特質。這裡指的,並不是要讓一般生展現出高傲的姿態,而是要讓他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讓他知道自己也有能力和不同特質的同學互動,並吸引對方的關注。

同時,也不妨引導孩子思考一件事情:也許有那麼一天,我也會需要別人的幫忙。至於與特殊生相處或同一組,是否要給予獎勵?這倒是其次。

我們希望看見的,是一般生能發自內心,願意與亞斯同學持續互動,而不是因為有積點、加分,產生一種外在的誘因,才讓他選擇跟特殊生互動。

獎勵也不是不能給,只是,如果要給予獎勵,建議事後再給予,而不是事前拿來當成分組的條件。

「只要你跟×××一起玩,我就給你⋯⋯」這樣的條件交換,容易扭曲一般生對於自己和亞斯伯格症同學的互動關係的看法。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是許多家長與老師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不讓你孤單》,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王意中 王意中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常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資訊。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