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看見台灣》:也看見愛與希望

12月4日那天,我們全校師生一同進到電影院觀賞「看見台灣」。有一個學生問我為什麼要帶大家來看電影?這個提問的孩子說:她自己在看預告片時,就感動得哭了,所以她想知道我的想法。這樣的問題,讓我眼睛一亮,心想情感多麼細膩的孩子呀!我相信她也一定是用她的心、她...

12月4日那天,我們全校師生一同進到電影院觀賞「看見台灣」。有一個學生問我為什麼要帶大家來看電影?這個提問的孩子說:她自己在看預告片時,就感動得哭了,所以她想知道我的想法。這樣的問題,讓我眼睛一亮,心想情感多麼細膩的孩子呀!我相信她也一定是用她的心、她的眼去看這部片,才會有這樣深刻的感覺。我反問她,看完電影有何感想?她說:很震撼,因為台灣真的很美麗,卻也有很深的哀愁。聽到這樣答案,我其實有點震撼,因為孩子的感知超越了我的預期。事實上,在看過所有孩子的學習單後,我有著更大的歡喜和感動,因為凱旋的孩子真的很棒,在他們所寫的文字裡,我看到了他們的成熟和純真。

有孩子這麼寫著:「從影片中,我看見了一望無際的魚塭,填滿整片大地,這讓愛吃海鮮的我感到震驚!原來我們所吃一條魚、一盤海鮮,背後的代價竟是佈滿水管的海岸和地層下陷的後果。」是呀!就是這樣的覺察,會帶來改變和希望。而當孩子以齊柏林的身分說話時,更展現了高度的智慧,孩子說:「維護我們生長的土地,並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但是如果每天都1.1、1.1的累積,1.1的十次方,就會變為2.85,可見力量雖微小,但只要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不斷累積,就會有非常可觀的影響。」不是嗎?當我們大人都對台灣的哀愁感到無力和無奈時,孩子卻知道只要能單純的堅持與累積,就會給這片土地帶來有所不同。記得,在討論是否要帶孩子去看「看見台灣」時,有別校的校長擔心影片有點沉悶可能會引不起學生的共鳴,但我們的孩子證明了,他們其實知道用心的價值與力量,也能從「單純的看見」中,與這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產生更深的連結,所以,我們真的不能小看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台灣的希望。

除此之外,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在這次不一樣的影片欣賞中,看見一個動人的身影-齊柏林。想想看,當了二十幾年公務人員的他,因為在高空上看到台灣的全貌,從此在心中烙印上這片土地的美麗和傷痕,他說,台灣的美麗讓他無法自拔,但大地的傷痕讓他無法等待。所以齊柏林辭掉工作,放棄即將可得的穩定退休俸,典當家產,籌組影片公司,用鏡頭帶領大家從更高的視野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他希望大家能因為看見,更能珍惜與祝福這片土地。我想單是這樣熱血逐夢的豪氣,就已是我們孩子最佳的生命典範。更遑論在影片中,他不著文字、言語,卻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台灣濃濃的愛。所以玉里稻田的大腳印邁步向前,玉山之巔原民孩子的天籟之音,都因為這樣的心念,格外讓人動容。而教育的目的,不正是希望孩子傳承這樣的精神與價值嗎?

「人,一輩子只要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這是劇場大師李國修的名言,此刻,當我念著這句話時,心中卻浮現了齊柏林高空攝影的身影和滿滿的感謝,感謝他,讓我們看見台灣、看見希望、看見愛。

延伸閱讀

陳志勇 陳志勇

陳志勇

宜蘭縣宜蘭市凱旋國民中學行政人員

從事教育工作超過25年,深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也對教育現場上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深感困惑。直到翻轉學習,提出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成為學習專家的觀點後,讓人似乎看到了這樣困境的出口,正努力思考如何深化與落實中...。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