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閱讀論壇:國中生的課外書不該是違禁品

作者:程遠茜、熊君君 上週六(1月20日)於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台灣閱讀教育論壇-國中生閱讀了嗎?國中生不需閱讀嗎?」,由台灣閱讀學會主辦、臺師大教育學院、臺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合辦、教育部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協辦,邀集香港文化關懷慈善基金會主席梁偉明,...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閱讀是一生學習的根本能力,然而閱讀養成在國中校園總逃不出升學魔咒?「台灣閱讀教育論壇-國中生閱讀了嗎?國中生不需閱讀嗎?」邀來多個縣市國中教育者,一起分享國中閱讀教育的困境與解方。

作者:程遠茜、熊君君

上週六(1月20日)於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台灣閱讀教育論壇-國中生閱讀了嗎?國中生不需閱讀嗎?」,由台灣閱讀學會主辦、臺師大教育學院、臺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合辦、教育部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協辦,邀集香港文化關懷慈善基金會主席梁偉明,以及橫跨北北基、桃園、台中的學校教育者,共同分享、探討國中孩子閱讀養成的困境,以及教師透過課程設計讓閱讀進入國中生生活的解方。

雖然閱讀的重要性已經獲得多數家長老師的認同,但是國中生直接面對升學壓力,「課外書」仍舊是升學主義下的違禁品。「我們孩子的書都在學務處!」論壇現場一所國中老師道出,教學現場孩子不是不愛閱讀,而是不被鼓勵。閱讀仍舊被老師認為是一種與學習對立的活動,因此在學習期間閱讀,是會被管制和禁止。

但面對未來的學習趨勢,閱讀素養是各科學習的根本,更是孩子培養一輩子搜尋資訊、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升學為何會是培養閱讀的窒礙?到底什麼是「閱讀」?

閱讀不是一堂課,是能力

考不好的孩子,未必不會解題,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他放棄閱讀。過去選擇填空等破碎式知識的測驗,現今會考已改為需要短篇閱讀後解題的試題。以106學年度會考所有科目的試題為例,2天共375分鐘的作答時間內,考生必須讀完31745個字,無論是考數學、英語、自然,還是社會,孩子都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閱讀理解能力,從思辨、理解、歸納、比較、分析,到擁有自己的觀點,才能順利解開考題。

台中市立大墩國中生物兼圖書教師童師薇舉會考國文試題為例,當年度閱讀測驗六篇中的其中一篇,就採用自然科普書的文本,選自於《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第一章的內容,顯見多元文本、跨域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不是語文的教育,而是能力的教育。」基隆市立銘傳國民中學圖書教師林季儒認為,閱讀力就是學習力,是很實用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閱讀培養終生學習的續航力,能讓孩子扭轉人生的困境、面對人生的問題。

閱讀素養不限紙本,更是所有訊息的判讀能力

面對容易取得知識的數位時代,更重要的是懂得使用策略和科技,判讀正確有效的資訊,並能加以批判思考,創造新知識。

臺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陳昭珍教授指出,閱讀是結合資訊素養、數位學習、專題研究等以主題探索為主的學習;童師薇建議,國中生需要的閱讀教學,應為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進行「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課程」,並透過圖書教師與領域教師協作,辦理如主題書展、讀書會、走讀等整合性閱讀推廣活動,運用閱讀理解策略與教學法,搭配課程單元延伸閱讀多元文本,並將資訊素養融入主題式閱讀專題探究,進行浸潤式的跨域閱讀教學。

「閱讀」與學習脫鉤?

全台目前有100所國中設有閱讀教師,佔國中教育現場的13.6%,閱讀教師佔師生比為0.014%,這些數字代表的意義是,全台每500位國中老師,其中1位是圖書教師,每6874個學生,才能看到1位圖書教師。推動閱讀的教育現場,目前缺少相關閱讀教學配套、圖書教師人力比例失衡,加上學校圖書館沒有專屬行政人員,讓閱讀推動缺少系統性支持力量。

「政策領導考試、考試領導教學」,老師、學生和家長都被迫在閱讀與升學壓力中取捨,是教育現場推動閱讀教學遇到的困境。但是,「閱讀」與「升學」難道只能分道揚鑣嗎?

近年國際教育素養測驗PISA、ePIRLS,紛紛提出閱讀與學習的連結,即便回到國內會考題型,閱讀與學習、甚至紙筆測驗都環環相扣、相關聯。讓孩子具備多元閱讀素養的能力,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第一步,就是讓書和任何閱讀文本不再只是 「課外閱讀」!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